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0)
2023(2112)
2022(1871)
2021(1984)
2020(1610)
2019(4013)
2018(4024)
2017(6797)
2016(4399)
2015(5163)
2014(5763)
2013(4829)
2012(4367)
2011(3787)
2010(4023)
2009(3329)
2008(3320)
2007(2658)
2006(2533)
2005(2468)
作者
(9309)
(7549)
(7457)
(7435)
(4881)
(3683)
(3626)
(3108)
(2983)
(2866)
(2704)
(2605)
(2539)
(2531)
(2508)
(2395)
(2337)
(2294)
(2230)
(2225)
(2215)
(1909)
(1900)
(1852)
(1848)
(1843)
(1785)
(1647)
(1605)
(1589)
学科
(8627)
经济(8604)
教学(6802)
管理(6776)
理论(6365)
教育(6323)
(5827)
(5223)
企业(5223)
中国(5136)
(4897)
学法(4528)
教学法(4528)
体制(4286)
(4085)
学校(3934)
学理(3885)
学理论(3885)
业经(3694)
文化(3681)
(2965)
政治(2789)
思想(2729)
(2726)
企业经济(2703)
税收(2679)
(2653)
思想政治(2637)
政治教育(2637)
治教(2637)
机构
学院(51317)
大学(43806)
研究(17908)
职业(16224)
(13856)
技术(13635)
经济(13355)
管理(12288)
职业技术(11850)
教育(11784)
中国(11688)
(11410)
师范(11352)
技术学院(11344)
(10637)
科学(9935)
(9901)
(9485)
理学(9448)
(9237)
理学院(9235)
师范大学(9200)
管理学(8977)
管理学院(8844)
研究所(8084)
(8002)
北京(7240)
中心(7218)
(6167)
财经(6152)
基金
研究(27640)
项目(26909)
科学(20581)
教育(17862)
编号(15289)
基金(14193)
成果(13615)
(13596)
社会(13442)
课题(12964)
社会科(12426)
社会科学(12423)
(12078)
(11188)
(11106)
国家(10951)
科学基金(8895)
规划(8667)
项目编号(8307)
(8294)
(8048)
研究成果(7649)
重点(7211)
(7143)
(7139)
阶段(7107)
年度(7088)
基金项目(6963)
(6599)
阶段性(6572)
期刊
教育(28074)
(20844)
经济(20844)
研究(20421)
中国(18975)
职业(11959)
技术(9835)
技术教育(8050)
职业技术(8050)
职业技术教育(8050)
(7855)
管理(5774)
(5483)
论坛(5483)
学报(5147)
(4941)
金融(4941)
(4821)
大学(4703)
科学(4563)
职教(4052)
学学(3673)
财经(3549)
(3191)
高等(3178)
图书(3171)
(3045)
业经(2985)
经济研究(2941)
农业(2827)
共检索到90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俊  胡怀雯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合格的高职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高职教育的定位逐渐清晰,校园文化的流失和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高职校园文化重建和课程改革是办好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搞好高职教育,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就需要我们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建立健全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方能彰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优秀的,掌握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延伟  马云鹏  
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文化是制约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系统的课程改革就是学校文化的变革,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蕴涵全新的学校文化要素。作者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对一所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小学进行了课程改革和学校文化关系的个案研究,结果表明:作为文化变革的课程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引起学校文化的自觉与重建的努力;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校长是优秀文化的塑造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志伟  
课程改革重建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新时代的教师文化范式必须从控制型文化走向对话型文化,这种文化是学习型文化,是教师不断反思的研修文化,是基于课程愿景的教师团队文化,是教师不断开拓的创新文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秦玉友  张广斌  
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结构重组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重建的过程,结构和文化是分析课程改革的两个重要路途。在课程改革研究中,单一结构路径分析课程改革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文化路径对课程改革的解释力越来受到重视。一个基本认识逐渐形成:课程改革需要通过结构重组与文化重建两个路径来完成,并且这两个路径又相互依赖,需要进行有效整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爱程  
文章根据当前学校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社会文化方面的根源,并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课程内容改革问题,以及学校课程在继承和传递文化遗产方面的责任和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凡丰  
我国高校远程教育是一项开放的事业,应该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远程教育可定位于为在职成人服务的学历教育,并可考虑推出本科层次的专业(学士)学位。目前急需从成人学习者特征和社会需求出发,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同时应引入行业资格认证考试。开放的教育应有严格的课程审核体系。高校远程教育应基于实践性问题设计课程和组织教学,增加面向实践的教学内容,适当减少纯学术性的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佳琼  
高职公共文化课程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与创新能力等综合的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文化课课程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较多的处于边缘化。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兴起,"能力本位"必须迈向"人格本位"。所以高职公共文化课必须充分挖掘人文素质底蕴加以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鑫  
产业文化育人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旨在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文章主要围绕高职人文课程融入产业文化的方式、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昌  
参照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课程实施的现实,本文提出学校文化重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分别从学校文化的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提出了重建的目标:在精神层面上,首先要使全校教师具有对使命和抱负的共同承担,有明确的方向感、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专业自主意识;其次,倡导和建设宽容、信任和坦诚与相互学习的氛围。在制度层面上,从传统的科层架构模式走向同事共享权力构架模式;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钢  
课程及知识体系是特殊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产物,其中蕴涵了这一特殊历史文化所期望的教育价值取向,并因此可以区别于其他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课程知识体系。在西方知识日益推广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本土知识与西方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无疑是课程变革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工具理性"的处理方式当然可以消除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但是,其代价却是遗忘本土知识的历史文化处境与教育价值取向,进而迷失本土知识的文化优势,而这种文化优势恰恰就是国际教育对话中借以显示自身知识价值的根本资源。从这一点出发,课程变革就需要一种"课程文化的视野",其理论旨趣在于理解不同课程知识体系背后的历史文化处境及其教育价值取向,从而在与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建桥  
结合当前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和课程改革的目标,论述几种典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并结合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自2012年5月以来,法国政府开始着手基础教育改革,提出要重建共和国学校,基本目标是建设公正的、高水平的和包容的学校,提高所有学生的水平和减少不平等。主要改革措施是设置师资与教育高等学校,调整学校作息时间,让学校进入数字时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孟良  
分析高职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更新高职课程思想、优化高职课程目标、改革高职课程内容、设立高职课程评价新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思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亚军  祝怀新  
变革文化是学校组织内在的精神力量或意义体系,是学校变革能够发生与维持的基础。学校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承担主体之一,然而部分学校参与教育改革的态度并不积极,缺乏变革文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学校变革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其核心内涵是进取、创新。学校变革文化的形成,需要经历"发现变化——适应变化——主动变革——管理变革"几个阶段,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应承担各自的职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效亮  黄福军  
基于高职学生基础和学习现状,对接高职专业和学生未来职业岗位,满足学生信息化素质提升需求和社会对计算机相关操作技能的需要,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公共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项目案例,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彰显学生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