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7)
- 2023(8060)
- 2022(6743)
- 2021(6491)
- 2020(5231)
- 2019(11844)
- 2018(11929)
- 2017(20663)
- 2016(12655)
- 2015(14999)
- 2014(15822)
- 2013(14077)
- 2012(13013)
- 2011(11735)
- 2010(12244)
- 2009(10974)
- 2008(10895)
- 2007(10131)
- 2006(8938)
- 2005(8344)
- 学科
- 管理(38519)
- 济(33946)
- 经济(33860)
- 业(30499)
- 企(28261)
- 企业(28261)
- 理论(14373)
- 财(14113)
- 制(13812)
- 教育(13774)
- 中国(13354)
- 教学(12201)
- 方法(11951)
- 业经(11690)
- 农(10764)
- 体(10102)
- 务(8856)
- 财务(8831)
- 财务管理(8797)
- 企业财务(8272)
- 和(7963)
- 学法(7940)
- 教学法(7940)
- 体制(7850)
- 银(7670)
- 数学(7658)
- 银行(7650)
- 学(7528)
- 技术(7518)
- 数学方法(7453)
- 机构
- 学院(167708)
- 大学(164513)
- 济(54946)
- 管理(53740)
- 经济(53128)
- 研究(52813)
- 理学(44281)
- 理学院(43635)
- 管理学(42574)
- 管理学院(42263)
- 中国(39128)
- 京(35787)
- 财(32392)
- 科学(30904)
- 江(30582)
- 范(26681)
- 技术(26525)
- 所(26472)
- 师范(26407)
- 职业(25461)
- 州(24380)
- 中心(24336)
- 财经(23845)
- 农(23537)
- 研究所(23031)
- 北京(22983)
- 教育(22211)
- 经(21286)
- 业大(21279)
- 师范大学(20574)
- 基金
- 项目(99837)
- 研究(84018)
- 科学(77089)
- 基金(64809)
- 家(53835)
- 国家(53194)
- 社会(47966)
- 教育(46146)
- 科学基金(45354)
- 社会科(44751)
- 社会科学(44742)
- 省(43671)
- 编号(39249)
- 划(35814)
- 成果(35129)
- 基金项目(33356)
- 课题(30737)
- 年(26848)
- 资助(26529)
- 自然(26520)
- 自然科(25846)
- 自然科学(25839)
- 自然科学基金(25349)
- 制(24798)
- 重点(23655)
- 项目编号(23426)
- 性(23309)
- 部(22506)
- 规划(22282)
- 大学(22100)
- 期刊
- 济(70513)
- 经济(70513)
- 研究(56573)
- 中国(50939)
- 教育(50630)
- 财(29447)
- 学报(24499)
- 管理(22829)
- 农(22718)
- 大学(20559)
- 技术(20237)
- 科学(19904)
- 职业(17628)
- 学学(17191)
- 融(15479)
- 金融(15479)
- 农业(14945)
- 财经(12624)
- 业经(11678)
- 图书(11677)
- 技术教育(10889)
- 职业技术(10889)
- 职业技术教育(10889)
- 经(10885)
- 坛(10444)
- 论坛(10444)
- 经济研究(9800)
- 书馆(8889)
- 图书馆(8889)
- 财会(8852)
共检索到278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燕萍
责任是道德伦理的重要规范,责任意识是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也是未来职业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构念和个体职业道德的规定性蕴含。结合高职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从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责任心理机制培育的要素构成,探索责任教育的实践路径,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责任心理机制 培育 实践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学 许广举
当前,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存在一定的问题,据此,文章提出了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培育体系构建:成立专门负责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工作的指导部门;建立专兼结合的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师资队伍;打造科技创新型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项目;开启行业学院"微创业"与地方企业互赢模式;建立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联盟;培育行业学院大学生"微创业"典型。
关键词:
行业学院 大学生 “微创业” 培育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社会最核心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理想,而且引领社会的思想观念发展。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共识和认同是决定国家、社会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探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认同机制,应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喻永均
文章采用自编《高职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问卷》,选取重庆市10所高职院校的1000名大学生,针对高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职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基本认知较积极主流、总体认同和传承民族精神的优秀因子、赋予民族精神新内涵、选择性认同外来文化成果、对民族精神培育途径认识多样化,发挥党政齐抓共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特色校园文化和发挥健康文明网络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民族精神 培育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崇云
如何将新入职大学生培养成为认同企业、融入企业,成长为企业有用之才,是企业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难题。KG公司通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三年期四步走"的新入职大学生培养思路和方案,对推进新入职大学生培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 大学生培养 新入职员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嘉雨 王冬冬
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依据其深刻认知、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内涵和生命力并立志传承和发扬光大,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所展现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心理动力机制主要包括需要是自信主体产生自信行为的基本动力;动机是自信主体产生自信行为的直接动力;兴趣是自信主体产生自信行为的间接动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通过"以文化人"的内修与外化,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走出文化焦虑篱笆、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夯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明莲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构建完整、系统的心理素质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曦 石新明 潘小俪 刘丹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重要教育方针之一,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各高校努力按照中央要求,积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从2005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开始了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冬伟
梳理学界关于我国中职学校人文底蕴培育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当前面临着人才培养定位有偏差、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手段不灵活、评价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对此,以"修匠心,炼匠技,铸匠品,育匠才"为核心理念,提出了"知、情、行"三个层次的育人原则,通过"课程+活动"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采用"引导+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手段,引入"色块管理"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工匠的"崛起"。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人文素养 校本课程 教学手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琴
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是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从职业精神的内涵和要素分析入手,探索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途径,并辅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准职业环境教育实践个案作为探索实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红刚
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培育,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学与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培育 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靖华
人文素养是文科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对"人"的关注,课程目标要实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培养,课程内容要追求经典、高雅和具有理想的文字作品。在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中,应凝练课程教育理念,丰富学生职业化的文化内涵;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契合时代形成共鸣;教师主导,深度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学生为主题,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
文科 高等职业教育 大学语文 人文素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蒋丽华
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和一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并就职业心理融入大学生心理训练课进行实践探索:把通用技能和职业价值观、职业心态等内容有机结合,并通过注重心理训练内容内在逻辑关系和突出职业情境体验活动的教学设计,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性质定位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
职业心理 大学生 心理训练课 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荣
大学生潜在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状态的外化经济效益延迟产生的特殊资本形态,它对主体行为的作用主要通过生理机制、动力机制、内外转化机制和交互作用机制而产生。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潜在心理资本水平居中,且作为潜在心理资本外化行为绩效参考变量的学生科研成绩偏低,因此,必须运用分层梯度开发的渐进积累方式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状态,并实现积极心理向学习实践和科研创新活动的有效迁移。
关键词:
大学生 潜在心理资本 心理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明全 田懿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