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1)
2023(5546)
2022(4708)
2021(4578)
2020(3519)
2019(8590)
2018(8626)
2017(14555)
2016(8810)
2015(10568)
2014(11292)
2013(10142)
2012(9505)
2011(8595)
2010(9096)
2009(7515)
2008(7533)
2007(6685)
2006(5980)
2005(5543)
作者
(22579)
(18459)
(18355)
(17664)
(11883)
(9056)
(8868)
(7278)
(7128)
(7057)
(6319)
(6150)
(6092)
(6054)
(6019)
(5788)
(5662)
(5572)
(5507)
(5450)
(4975)
(4711)
(4659)
(4517)
(4449)
(4304)
(4178)
(4072)
(3936)
(3841)
学科
(23389)
经济(23359)
管理(18012)
(17633)
贸易(17621)
(17117)
(14470)
(11593)
企业(11593)
理论(10986)
教学(10926)
教育(9498)
中国(8912)
方法(8242)
(7659)
学法(7467)
教学法(7467)
(6605)
关系(6477)
学理(6365)
学理论(6365)
(5840)
数学(5809)
业经(5776)
数学方法(5674)
地方(5635)
(5557)
(5552)
金融(5551)
出口(5542)
机构
学院(115250)
大学(106030)
(40044)
经济(38804)
研究(37159)
管理(33021)
中国(27631)
理学(26189)
理学院(25834)
管理学(25266)
管理学院(25048)
职业(23547)
(23351)
技术(22289)
(21191)
科学(20360)
(19463)
(18817)
(18527)
师范(18364)
(17635)
中心(16911)
职业技术(16828)
技术学院(16684)
研究所(16367)
(15231)
北京(15135)
教育(14773)
财经(14479)
师范大学(14139)
基金
项目(63700)
研究(57722)
科学(46758)
基金(37348)
教育(32775)
(30546)
国家(30167)
编号(29741)
社会(29185)
(29050)
社会科(27333)
社会科学(27328)
成果(25447)
科学基金(24294)
(23277)
课题(23036)
(21017)
基金项目(18705)
项目编号(16664)
资助(16374)
(16266)
重点(15630)
规划(15547)
(14626)
研究成果(14037)
(13982)
(13981)
(13964)
(13963)
(13941)
期刊
(49955)
经济(49955)
研究(37901)
教育(37204)
中国(33752)
技术(16942)
职业(15857)
(15748)
(14336)
学报(14092)
国际(13545)
(13286)
管理(13107)
大学(11297)
(10964)
金融(10964)
科学(10690)
技术教育(10455)
职业技术(10455)
职业技术教育(10455)
农业(9925)
学学(9567)
(9265)
论坛(9265)
图书(9186)
业经(8922)
经济研究(8394)
问题(7732)
书馆(6953)
图书馆(6953)
共检索到196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红燕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十几年建设的经验为基础,探索性提出了构建实践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到课程内容的选取,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及应用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介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群  阳淑  叶少平  熊丙全  
本文阐述了园艺技术专业"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背景、内涵和运行方式,同时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外创业小组、科研项目建立等方面介绍了如何保证"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珏  
本文结合广州地区日企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从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对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试图为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为了贯彻教育部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指导思想,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机制、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文章阐述了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安平  方华  
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如何践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积极创新发展路径,破解改革难题。笔者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探索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条件,剖析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并从政府、学校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实施"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阚丽  林桂花  
在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等专业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六个对接"为核心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为高职院校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益霖  高志宏  
本文介绍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企-校-企"三轴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找准需求定人才、校企合作建课程、工学结合育人才"等措施,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情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敬丽华  
"面向岗位,能力为本"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也是创新型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在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遵循教学与岗位技能相结台,一直是高职院校坚持的基本原则,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三战式"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这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这种培养模式对丰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金彬  赵蓓  曹明才  
通过档案研究与归纳分析,对成都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教育改革成果进行了凝练与总结。为实现会计教育服务于会计职业社会需求这一目标,成都大学开展了近十年会计教育改革,探索形成了"一中心、二平台、三维度、四核心"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其实践应用在提升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对成都大学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实践经验的介绍,为正在开展会计教育改革探索、完善会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高校与研究者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邢薇薇  卢苇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浪潮、软件产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以及软件工程专业自身的固有特性等诸多因素,使得培养国际化软件人才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高等学校的肩上。当今,世界软件业已经超越国界,只有遵循国际标准和规范的软件产品才能打入世界软件市场,只有能够开发出标准软件产品的企业才具有国际竞争力。软件工程作为一个专业,如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燕  
本文针对目前文科实训的难点,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介绍了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训的设计方案及实施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怀珍  杨桂染  刘立新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直接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构建医学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主动适应社会和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校院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规范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等原则,通过专业调研及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专家论证、最终确定等程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定清  
一、引言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教育部高教司开始研究制定"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是针对部分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而提出的,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差,产学结合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不足40万人,且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媛  黄玲  
高职音乐专业曾经是很多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但由于受到普通高等教育扩招、自身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文章从江西高职音乐专业教育培养模式、招生就业等方面出发,深度剖析其中原因,并结合成功示例,认为高职音乐专业只有面向未来音乐市场,以职业性、服务性为基础,从自身现状出发,建立企业、政府、高职院校三位一体的高职音乐特色"订单教育",才能走出困境,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