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1)
- 2023(3837)
- 2022(3132)
- 2021(3081)
- 2020(2502)
- 2019(5697)
- 2018(5434)
- 2017(9315)
- 2016(6012)
- 2015(7452)
- 2014(7817)
- 2013(7128)
- 2012(6825)
- 2011(5938)
- 2010(6409)
- 2009(5328)
- 2008(5262)
- 2007(5008)
- 2006(4599)
- 2005(4129)
- 学科
- 济(15619)
- 经济(15595)
- 管理(13545)
- 财(11724)
- 财政(10019)
- 中国(9079)
- 教学(8450)
- 政(8320)
- 业(7980)
- 教育(7679)
- 理论(7544)
- 农(6808)
- 地方(6719)
- 企(6044)
- 企业(6044)
- 制(5985)
- 学法(5713)
- 教学法(5713)
- 学理(4946)
- 学理论(4946)
- 体(4919)
- 学校(4422)
- 制度(4253)
- 度(4253)
- 策(4125)
- 业经(4098)
- 农业(3934)
- 及其(3637)
- 政治(3629)
- 学(3568)
- 机构
- 学院(73816)
- 大学(66635)
- 研究(23893)
- 济(21843)
- 经济(20961)
- 管理(19893)
- 职业(18674)
- 中国(18228)
- 财(17811)
- 技术(16592)
- 江(15696)
- 京(15209)
- 理学(15139)
- 理学院(14914)
- 管理学(14510)
- 管理学院(14361)
- 科学(13624)
- 范(13602)
- 职业技术(13522)
- 师范(13508)
- 技术学院(13183)
- 州(12654)
- 教育(12481)
- 中心(12013)
- 所(11821)
- 省(10607)
- 师范大学(10424)
- 财经(10320)
- 北京(10011)
- 研究所(9979)
共检索到136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燕 江岚 方福如 吴俊
在专业课中合理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成为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高职医学生毕业后服务对象是人,因此,要特别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然而医学类专业课学习任务本来已足够繁重,思想政治课课时量无法保证,课程思政的融入解决了这一难题。文章在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基础上,结合既往研究,对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重要性及实践路径进行思考探索。
关键词:
高职 医学 课程思政 实施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孟庆瑜 黄博涵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完成“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任务的必经之路,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教育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近两年的时间里,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果颇丰。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转变不彻底、忽视对于教师队伍思政能力的培养、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失能、课堂讲授内容轻视思政元素等问题限制了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发展。在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深化思政元素、关注教师思政能力培养、优化课程思政考核标准、调整课堂讲授内容,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课程思政建设 法学教育 法治人才培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孟庆瑜 黄博涵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完成“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任务的必经之路,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培养法治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教育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近两年的时间里,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果颇丰。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转变不彻底、忽视对于教师队伍思政能力的培养、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失能、课堂讲授内容轻视思政元素等问题限制了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发展。在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深化思政元素、关注教师思政能力培养、优化课程思政考核标准、调整课堂讲授内容,是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课程思政建设 法学教育 法治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欣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房地产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房地产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课程思政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消费心理学”课程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房地产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策略和路径,并提出了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史梅 白冰 宋岩静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5所医学类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实地调查以及综合分析万方数据库近四年有关"互联网+""医学类"和"创新创业"的61篇研究文献,从课程普及度、课程与专业衔接度、实践实训占课时比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医学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从打造"123"课程体系和保障措施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 医学类 创新创业 课程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万哲 孙继国 翟向和
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等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以及行业、教育教学发展现状与需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资源上,建成电子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与省级精品课程,构建了课程立体式教学资源库。在教学方式上,结合课程特点,开展创新能力训练,提出了"选择主题—实施项目—展示交流—评价完善"的"四步"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上,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培养"创新型"教师,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怀珍 杨桂染 李旭 刘颖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医学类高职院校而言,提高办学质量的核心是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是进行课程建设的前提,理清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是进行课程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医学类 高职院校 课程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书林 张忠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力量,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开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保障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文章提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对策:构建课程思政保障机制,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依托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建立课程思政资源整合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思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雯 周通 杜建国 赵广凤
以管理类专业践行课程思政为研究起点,以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管理类专业课“ERP原理与实施”融入思政元素为实践对象,强化企业和行业精英在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探讨多主体协同育人视角下践行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丽亚 杨晓东 甄国红
新闻传播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天然地具有思政价值。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育人目标的同一性和实现方式的同一性。不同类型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主要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亦不相同;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应实现价值目标对知识目标的引领和统一,思政素材与专业内容的渗透整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用体验式教学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鑫 饶君华 权小妍
课程思政是我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十年的"商"科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在以市场营销基础课程为代表的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经验。针对课程思政的难点和痛点,深入挖掘融入式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潜入式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拓展出一条可操作、可复制的实现路径,有效推进了课程思政金课建设,力图实现人才培养中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玲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康复与护理学院根据医学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以学生技能的培养为主线,积极开展实验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实验实训室的服务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肖明明
对MBA专业课程组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具体操作模式进行了讨论,并就专业课程组建设问题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MBA教育 专业课程组 教学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交笋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实现路径当中,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是基础;专业课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树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思维,寻找专业课程与德育知识的"触点"是关键;将育德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监测点是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裔斌 白景永
以行业标准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就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基于职业技能培养、面向行业岗位需求的、开放的、动态的课程体系。依照应用性、关联性、区域性和前瞻性等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网络化、公开化,满足学生个体需求和职业成长需求;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项目驱动、顶岗实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缩短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距离;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考核方式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