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3)
- 2023(10267)
- 2022(8789)
- 2021(8470)
- 2020(6916)
- 2019(16336)
- 2018(16359)
- 2017(28554)
- 2016(17083)
- 2015(19188)
- 2014(19354)
- 2013(18047)
- 2012(16851)
- 2011(15353)
- 2010(16074)
- 2009(14336)
- 2008(14189)
- 2007(13100)
- 2006(12244)
- 2005(11260)
- 学科
- 济(54199)
- 经济(54126)
- 管理(40905)
- 业(39643)
- 企(31680)
- 企业(31680)
- 中国(23459)
- 教育(21904)
- 方法(19706)
- 农(19691)
- 数学(16897)
- 数学方法(16536)
- 财(15923)
- 制(14968)
- 理论(14121)
- 学(13311)
- 业经(13147)
- 农业(13086)
- 策(12710)
- 地方(11731)
- 教学(11257)
- 贸(10599)
- 贸易(10593)
- 易(10360)
- 体(10048)
- 银(10027)
- 银行(9994)
- 技术(9856)
- 行(9662)
- 融(9051)
- 机构
- 学院(225864)
- 大学(223285)
- 研究(86746)
- 济(84498)
- 经济(82236)
- 管理(75911)
- 理学(63069)
- 理学院(62253)
- 管理学(60953)
- 中国(60793)
- 管理学院(60508)
- 科学(51197)
- 京(50415)
- 所(44933)
- 财(43127)
- 研究所(40399)
- 范(39173)
- 师范(38831)
- 江(38799)
- 农(38364)
- 中心(37362)
- 教育(36527)
- 北京(33247)
- 技术(33004)
- 院(31695)
- 财经(31572)
- 师范大学(31337)
- 业大(30876)
- 州(30188)
- 农业(29850)
- 基金
- 项目(138034)
- 研究(110217)
- 科学(107986)
- 基金(92531)
- 家(80763)
- 国家(79874)
- 科学基金(65911)
- 社会(63873)
- 社会科(60041)
- 社会科学(60022)
- 教育(59343)
- 省(57049)
- 划(49998)
- 编号(49134)
- 基金项目(46130)
- 成果(43749)
- 自然(40661)
- 自然科(39643)
- 自然科学(39622)
- 资助(39457)
- 课题(39271)
- 自然科学基金(38884)
- 重点(33418)
- 年(32742)
- 部(31856)
- 发(31721)
- 性(29646)
- 项目编号(28582)
- 规划(28572)
- 创(28450)
- 期刊
- 济(103250)
- 经济(103250)
- 研究(80964)
- 教育(64748)
- 中国(64673)
- 农(35275)
- 学报(32861)
- 财(32611)
- 科学(30503)
- 管理(30206)
- 大学(25997)
- 技术(25955)
- 农业(23709)
- 融(23118)
- 金融(23118)
- 学学(22745)
- 职业(19686)
- 业经(16040)
- 经济研究(16021)
- 财经(15786)
- 经(13774)
- 坛(13668)
- 论坛(13668)
- 业(12984)
- 技术教育(12799)
- 职业技术(12799)
- 职业技术教育(12799)
- 问题(12475)
- 贸(11030)
- 发(10505)
共检索到374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红
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评价关系到劳动教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改革,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际困境,应当客观分析劳动教育及劳动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破除固有教育评价的弊端,探索建立多元主体评价共同体,加强过程性评价,尝试增值性评价,改进结果性评价,运用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和实施路径,形成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评价 实施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文富 赵秦
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筑牢课堂教学阵地、增强劳动意识,创设多元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技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上述策略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切实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实施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杰 连晓庆
开展劳动教育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内生需求,对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从劳动内容、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三个方面解读了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涵养工匠精神和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责任感是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劳动教育为案例,构建了劳动教育的"4321"模型,并从课程、实践活动、文化、评价、师资队伍和特色化劳动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劳动教育的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盈盈 雷世平
劳动教育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当前,高职劳动教育存在着规训化、碎片化、娱乐化等倾向,与劳动教育的本质和使命相背而行,亟待转型。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消解高职劳动教育的发展困境,需要遵循创生幸福的目标指向及和谐平衡的设计原则,以价值张力强化积极引导,培育积极劳动认知;以美学观照创设积极条件,激发积极劳动体验;以联动融合构建积极生态,涵养积极劳动习惯;以多维标准开展积极评价,巩固积极劳动行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积极价值,引导高职学生成长为幸福劳动者、完满职业人。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积极心理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阳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应关注基本原则、内容及实施路径等基本问题。劳动教育评价应遵循体现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指向劳动教育的“双重育人性”、适应职业教育的学段特点以及立足学生的现实学情等基本原则。劳动教育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这四个方面也构成劳动教育评价的一级指标。劳动教育评价实施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多方主体联动机制、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机制、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评价 原则 内容 主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希彦 李云飞 田晓玲
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之需,是高校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现实中高职院校“专劳融合”育人工作存在理念更新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融合点契合不紧密、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对此,要以系统观念为引领,加强顶层研究、制定国家标准、培育“政校企”协同共育教育生态、完善“专劳融合”育人综合体系等,构建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育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孟
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面临着艰难转型。不断增强的技术变化要求劳动教育满足个体的多样化需求,以促进教育个体的全面发展;工作世界的技能迁移要求劳动教育为教育者进入工作世界做准备,以支持受教育者实现积极的劳动力市场结果;社会生活的变革要求劳动教育必须要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通过引入社会情感学习,可以推动自身成为满足教育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对劳动技能转变的重要手段、推动社会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促进劳动教育转型。为推动社会情感学习融入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扩展教育能力、打破教育边界,构建融合社会情感学习的劳动教育转型框架。劳动教育实施部门可以从战略层面、教学层面、平台层面、制度层面提供支持,为融入社会情感学习的劳动教育转型提供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青
21世纪的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水平,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职业型人才,基于此,加强劳动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内容。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精细化程度和教学力度,能够令劳动教育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具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密切联系,结合当下劳动教育现状,就“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培育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工匠精神 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见君
劳动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但目前高职劳动教育存在忽视劳动观养成教育、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缺失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学生不尊重劳动等现实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三维度四策略”劳动教育模式及具体的实施路径,并从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劳动教育实施评价两方面构建了劳动教育评价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实施策略 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邱国庆 侯培林
新时代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应嵌入中国式现代化之中,需要确保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强化政府预算制度的普惠性、公平性和安全性,更好地推动政府预算制度走向世界。目前,政府预算制度在保障人民主体地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兼具风险管控和治理效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因此,要持续推进和落实政府预算制度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践,多机制并举提升政府预算制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能力,以及全面深化政府预算制度兼具风险管控和治理效能的功能,以期形成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新格局。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预算制度 政府预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艳芳 刘志军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都是为推动职业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实施的基础性、通识性教育。从逻辑上看,两者理应能够发挥同构共生、协同育人的合力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是两者一致性教育目标、追求创造性劳动是两者融通性教育内容、开展实践育人是两者共同性教育方式。但具体实施起来,两者的有效协同也存在着育人目标分化、课程设置固化、实践过程虚化等现实困境与难题,对此可以通过设立进阶式的教育目标、构建呼应式的教育内容、实施贯通式的教育方式等加以解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劳家仁
劳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理念、融合职业素养培育要求。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惑是在认识层面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在实践层面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专业技能训练。据此,文章提出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理路:科学规划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打造特色校园劳动文化、发挥课程思政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突出工匠精神培育和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育人特色。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实践理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小刚
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目前面临着"三段式""模块化"的现实困境。为了实现强观念、增技能、促均衡的专业课程改革目标,文章从劳动教育出发,提出了将生产劳动贯穿专业课程重构过程、以生产劳动引领课程改革方向、加强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保障等改革举措,以期促进高职工科专业学生树立正确职业劳动观、提高职业劳动技能、适应职业劳动变化需求及新时代教育需求。
关键词:
高职工科 专业课程 劳动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蕾 胡宇 张慧波
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援助,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迫切呼唤职业技术教育援外项目的有效性研究。通过实施过程的效率、项目产出的有用性、客户的满意度与项目外部有效性的评价三维度来度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基地援外培训项目的有效性,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阻碍提高有效性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援外项目 有效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惕若 刘正伟
21世纪以来,丹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2013年取消了“家政学”“手工艺”与“针线活”课程,正式设立“食品科学”和“工艺与设计”两门课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观念以及创意开发与设计能力。丹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贯穿小学3年级至初中9年级,课程围绕着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共同目标,按照“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的方式展开,以未来家庭生活和职业需要为取向,为参与未来民生社会生活作准备。课程实施倡导真实情境学习、跨学科交叉主题学习和项目化学习;课程测试与评估提倡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不仅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产品制作中的创意与美学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