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4)
2023(11970)
2022(10276)
2021(9795)
2020(8103)
2019(19029)
2018(19088)
2017(34032)
2016(19812)
2015(22771)
2014(23860)
2013(22480)
2012(21020)
2011(19083)
2010(19808)
2009(17765)
2008(17813)
2007(16905)
2006(14499)
2005(13038)
作者
(56487)
(46882)
(46862)
(44831)
(29653)
(22672)
(21717)
(18399)
(17756)
(17222)
(15906)
(15739)
(15061)
(14989)
(14880)
(14710)
(14611)
(13939)
(13852)
(13446)
(12110)
(11780)
(11463)
(11161)
(10807)
(10612)
(10526)
(10445)
(9834)
(9639)
学科
(65798)
经济(65722)
管理(56041)
(52011)
(43725)
企业(43725)
方法(29179)
中国(24778)
数学(24738)
数学方法(24410)
教育(23434)
(19899)
技术(19854)
(19015)
理论(18196)
(17705)
(15645)
业经(15017)
地方(14071)
教学(14048)
农业(12696)
(12289)
技术管理(12273)
银行(12251)
(11923)
贸易(11915)
(11685)
(11512)
(11456)
(11193)
机构
学院(276118)
大学(273985)
(98271)
管理(96994)
经济(95568)
研究(93516)
理学(82137)
理学院(81093)
管理学(79438)
管理学院(78880)
中国(65503)
(60219)
科学(58384)
(48306)
(47920)
(46805)
(46157)
(46130)
师范(45706)
研究所(43609)
中心(43136)
技术(40193)
业大(40081)
教育(39523)
北京(38668)
(37160)
财经(36975)
师范大学(36578)
农业(36237)
职业(33611)
基金
项目(173934)
研究(136804)
科学(135782)
基金(116955)
(100934)
国家(99847)
科学基金(83961)
社会(79627)
社会科(74931)
社会科学(74908)
(74171)
教育(72162)
(62731)
基金项目(61540)
编号(61409)
成果(52827)
自然(52082)
自然科(50848)
自然科学(50831)
自然科学基金(49928)
资助(46963)
课题(46563)
重点(40806)
(40689)
(38901)
(38792)
(38531)
创新(37055)
项目编号(36635)
(35051)
期刊
(112719)
经济(112719)
研究(88613)
教育(71681)
中国(70371)
学报(42541)
(41416)
(39894)
科学(37088)
管理(35515)
技术(32556)
大学(32466)
学学(28648)
农业(27489)
(22260)
金融(22260)
职业(21598)
业经(19717)
财经(18041)
经济研究(17260)
(16076)
论坛(16076)
图书(15765)
(15626)
(15521)
问题(14426)
科技(14344)
技术教育(14152)
职业技术(14152)
职业技术教育(14152)
共检索到428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强伟纲  战学秋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但高职教育现有的课程体系尚未与创新教育有效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教育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从创新教育自身出发,构建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开发面向学生全体的创新教育课程,实施全方位的创新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清  易飚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基于校企融合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并从确定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置等五个方面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素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钟建珍  
从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来看,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明确其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并掌握以下原则: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开放性和个性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宗  郭欲丹  
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质量,必须要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认识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实践课程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体来说,以培养创业素质为目标,以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为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实施课程,结合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力量保障课程开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钰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形成了注重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高职"本科+技师"与专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学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梳理出高职教育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现状及特点,进而对黄河水院"教·学·练·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特点进行探索,以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提供操作性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景旺  
高校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培养有开创个性的高等人才的教育,它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为基本目标。创业教育课程可以设置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创业教育的评价是对创业教育目标完成的程度、水平、状况所做出的价值判断。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启国  罗剑  郑建伟  
本文认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培养学生终身自学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计划性安排,科学地实施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在会计本科教育中大力加强适应市场经济开展业务和进行交流综合能力的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宜康  吴倩  
课程决策是所有类型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设计所需要的,高职教育决策不仅仅是方法与手段问题,更重要的是依据和原理问题。高职教育的课程决策取决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的二元性、技术课程的专业性、课程学习绩效的非线性、课程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昆益  
文章借鉴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理念,通过分析创业过程中每个创业环节的典型活动,归纳创业核心能力,提炼创业必备知识,融合创业者的综合素质,依据"创业素质——创业过程——课程类型"三维课程构建模型,构建了适合中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昆益  
基于创业过程理论,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确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应选择创业者个人角度思考创业过程,其创业过程分为创业意愿形成、机会识别与评价、创业策划、创业启动、企业成长等5个阶段。对创业者在各阶段创业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析,依据"创业素质-创业过程-课程类型"三维课程模型,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全方位、全过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滕智源  
随着"双创"环境的创造日趋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因地制宜"地进行了诸多尝试。本文主要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以及"单一个体与团体融合"的思想为指导,从基础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兴趣通识教育三个方面着手,将创新创业课程全面融入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适合学校原有特色和社会现有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艳  吴宝  
职业素质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是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只有通过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且规定学分,同时建立组织实施及保障系统,才能达到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越琪  吴念香  孟国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来,特别是在随后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中,相关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导向课程"、"任务导向课程"等多种课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兴富  张小军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始终是推进高职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通识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高职学生先进的课程计划应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坚持通识教育课程的构建要树立全人教育观、彰显文化功能、以学生为根本、评价开放多元、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原则;汲取国内外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建立认知结构合理、文理渗透融合、公共基础奠基、体现职业素养、适应社会生活、人化校园环境的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光余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构建高等职业课程体系提出一些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