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0)
- 2023(4023)
- 2022(3322)
- 2021(3382)
- 2020(2656)
- 2019(6198)
- 2018(6414)
- 2017(10827)
- 2016(6707)
- 2015(7664)
- 2014(7982)
- 2013(7101)
- 2012(6561)
- 2011(5860)
- 2010(6474)
- 2009(5663)
- 2008(5693)
- 2007(4838)
- 2006(4700)
- 2005(4633)
- 学科
- 济(17166)
- 经济(17123)
- 管理(15346)
- 业(9912)
- 制(9503)
- 企(8743)
- 企业(8743)
- 中国(8668)
- 教学(7964)
- 教育(7412)
- 理论(7145)
- 财(6929)
- 体(6719)
- 农(6469)
- 体制(5682)
- 学法(5464)
- 教学法(5464)
- 业经(5275)
- 银(5138)
- 银行(5138)
- 行(4987)
- 财政(4644)
- 制度(4580)
- 度(4580)
- 学理(4552)
- 学理论(4552)
- 地方(4526)
- 税(4408)
- 融(4407)
- 金融(4407)
- 机构
- 学院(79784)
- 大学(73853)
- 研究(28540)
- 济(26438)
- 经济(25506)
- 管理(24171)
- 中国(22918)
- 理学(18370)
- 财(18211)
- 理学院(18117)
- 职业(17853)
- 管理学(17792)
- 管理学院(17606)
- 京(17150)
- 江(16725)
- 技术(15983)
- 科学(15225)
- 所(14120)
- 中心(13602)
- 范(13562)
- 师范(13450)
- 州(13318)
- 职业技术(12887)
- 技术学院(12567)
- 教育(12169)
- 研究所(12058)
- 财经(11787)
- 北京(11658)
- 省(10904)
- 师范大学(10708)
- 基金
- 项目(42571)
- 研究(40190)
- 科学(32411)
- 基金(25543)
- 教育(22930)
- 社会(21496)
- 家(20836)
- 编号(20709)
- 国家(20540)
- 社会科(19970)
- 社会科学(19968)
- 省(19065)
- 成果(19060)
- 科学基金(16997)
- 课题(16356)
- 划(15448)
- 年(15133)
- 基金项目(12153)
- 项目编号(11698)
- 性(11539)
- 规划(11086)
- 度(10761)
- 研究成果(10638)
- 重点(10470)
- 资助(10428)
- 阶(10074)
- 段(10056)
- 阶段(10026)
- 制(9833)
- 一(9580)
共检索到149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家颐
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积极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应构建具有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教学改革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职 节约型 公共基础课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小明 李作为 吴寒 汪清明 黄国荣 韩光道 程时用 朱雪梅
针对高职公共基础课脱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问题,以优化基础能力培养和促进后续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为改革对象,构建了"职业普适—专业融合—素质拓展"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系统。成果优化和完善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典型范例。
关键词:
公共基础课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蓉 胡丽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社会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充分发挥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深入调研、查阅资料、对比研究等方式,基于公共基础课程实际状况,以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文章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取向提出六点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淑萍 胡秋宏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据"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以用定学"的原则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进行改革,各门公共基础课程均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形成系统的基础知识体系,突出专业关联度,形成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玉芬
在当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挑战的大背景下,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在课程改革中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博弈,运用多次重复模型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博弈。结果表明:学校只有用一定的课时量以必修的方式来开设公共基础课才能获得期望收益;在教师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要监督和激励并重才能促使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师和学生的博弈中,教师教改的程度和教学管理的力度是遏制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不努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改革这个永恒的课题里,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利益均衡,才能使整个教育体系实现帕累托最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陶本一
高校公共基础课改革构想●陶本一高等学校的基础课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一般情况下,公共基础课(除个别课程外)受重视的程度,远不如专业基础课。这中间有课程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认识到课程体系的重新架构是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炯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首要教学方式是实践教学。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效用、职业素质养成的内涵及构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等,从课程优化、课堂实施、课外实践、教材重构及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以职业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建华 李莉 于万海 耿鹏
本文结合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提出了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电力工程基础 课程改革与实践 教学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加鹏飞 张国勋 马烁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依据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文章首先分析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然后指出了新形势下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差距大;教学改革被忽视;教学模式僵化,教学缺乏有效性。最后提出了高职公共基础课分层教学改革应坚持“实用为主、应用为本、够用为度”的高职教学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不同的层次划分,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统筹教学活动安排,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不同人才层次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公共基础课 分层教学 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新英
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是当前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积极推进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建设是当务之急。深化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在理念、思路和路径上有应对之策。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实践反思 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琳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本文以江苏省内5所综合类高校中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为研究对象,从共同体的整体设计入手,深度分析个人调研、校本专题学习、国际研修等主要教师共同体的学习活动对促进公共基础课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成效,探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模式。
关键词:
教师学习 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静茹 陈嵩
教材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教材在教材规模、制度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虽成效显著,但在育人方面仍存在时代性需增强、教材体系衔接有待加强、网络资源作用有待提升等问题。由此建议加强思想教育在教材中的渗透与融入、编制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课程标准、构建以人为本衔接顺畅的公共基础课教材体系、推进公共基础课教材网络资源建设等。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公共基础课教材 育人功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晓慧
许多高职院校组建了专业群,并且在专业群的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办学定位、学校资源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并未对专业群内公共基础课进行改革。公共基础课既是专业群内的基础课程,又是职业教育精神性的重要保障。专业群应该抛弃现有的模仿本科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传统模式,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
专业群 专业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建平 常从淼 王洪林
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重专业课、实训技能课而轻基础课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高职基础课教育教学不受重视,淡化了基础课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高职教育不是职业培训,应该向教育教学过程要质量,应该将高职教育的基础课教学建设置于与专业课、实训技能课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高职 基础课 教学改革 教材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向平
从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向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必须融入工学结合的理念,既要发挥好公共基础课的基础性功能,又要立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赋予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工学结合的全新内涵,按照实践导向,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及课堂教学形式,构建以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为目标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并使之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