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4)
2023(12017)
2022(10557)
2021(10129)
2020(8509)
2019(19782)
2018(19698)
2017(37537)
2016(21277)
2015(24378)
2014(24925)
2013(23689)
2012(21750)
2011(19426)
2010(19487)
2009(17150)
2008(16391)
2007(14306)
2006(12368)
2005(10709)
作者
(60583)
(49897)
(49418)
(47384)
(31683)
(23998)
(22677)
(19880)
(19192)
(17968)
(17226)
(16718)
(15926)
(15834)
(15458)
(15326)
(15223)
(14980)
(14322)
(14127)
(12556)
(12509)
(12088)
(11415)
(11296)
(11223)
(11151)
(10896)
(10118)
(10013)
学科
(75898)
经济(75807)
管理(57228)
(52908)
(44438)
企业(44438)
方法(35347)
数学(30349)
数学方法(29967)
中国(22451)
(20648)
(19268)
(19118)
业经(16916)
理论(16870)
地方(15984)
(15536)
教育(14722)
技术(13766)
农业(13519)
(12784)
(12700)
(12374)
贸易(12369)
(12224)
财务(12148)
财务管理(12127)
(11979)
企业财务(11527)
教学(11434)
机构
学院(292353)
大学(287459)
管理(112323)
(105927)
经济(103332)
理学(97701)
理学院(96521)
研究(95700)
管理学(94648)
管理学院(94137)
中国(67819)
科学(62321)
(62174)
(48598)
(48552)
(48127)
业大(45379)
研究所(44670)
(43171)
中心(42423)
(41025)
师范(40532)
北京(39160)
财经(38910)
技术(38488)
农业(38172)
(35389)
(35192)
(35190)
师范大学(32322)
基金
项目(203457)
科学(158705)
研究(151943)
基金(142879)
(124419)
国家(123288)
科学基金(105263)
社会(90455)
社会科(85357)
社会科学(85334)
(83013)
基金项目(76531)
教育(73558)
(69468)
自然(69326)
自然科(67690)
自然科学(67672)
自然科学基金(66432)
编号(64910)
资助(59112)
成果(53222)
课题(46466)
重点(46047)
(44240)
(43171)
(42589)
项目编号(39426)
创新(39395)
科研(38812)
大学(38661)
期刊
(114158)
经济(114158)
研究(83774)
中国(59596)
教育(49430)
学报(48681)
(43376)
科学(43249)
管理(40510)
大学(36409)
(35555)
学学(33933)
农业(30209)
技术(29307)
(20532)
金融(20532)
业经(19466)
财经(18432)
经济研究(17867)
职业(16735)
图书(16440)
(15712)
(14979)
问题(14854)
科技(14547)
理论(13731)
(13458)
(13195)
论坛(13195)
技术经济(12981)
共检索到417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艳  周强  
基于相关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了高职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旨在为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开展职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高职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由知识技能、个人能力、行动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会意识等6个维度构成。此外,针对性地对高职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宝丰  
目前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存在宽与窄的矛盾。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宽表现在:体育需求面宽、体育项目发展面宽、体育产业发展面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窄表现在:体育专业项目适用性窄、体育专业人才社会体育适应性窄、社会体育需要与体育专业对应性窄。为此,文章提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拓展的路径:宏观上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微观上鼓励体育专业学生积极创业;加强高校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需求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海利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由于思想观念滞后、专业发展定位模糊和运动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在择业过程中屡屡处于劣势。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需以转型发展为契机,明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师资队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建区域体育竞赛联盟,通过体育竞赛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配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奋山  解正伟  王利娥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形式对榆林学院体育系2006级、2007级、2008级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和心理状况。通过分析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从社会、学校、自身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贻杰  
问卷调查及因素分析表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由职业能力、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应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五个维度构成;对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的学校教育因素主要是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以及专业设置;职业能力、自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对学生影响较大且学生较为欠缺的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义  
文章在从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入手,分析出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诸多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帮助体育专业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为缓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难题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麻晓芒  陈淑玲  易娟  王士明  
2010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实行统一考试和考核以来,给高职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分析了影响高职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招聘成绩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为高职院校培养和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应聘能力、竞争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静华  
选择行业性高职院校这一对象,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以社团的发展过程为主线,分析了这一类院校中专业型社团的特点及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优化专业型社团管理,组建就业服务类机构;加强社团活动指导,凸显行业要素;创新社团活动模式和"浸"入能力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依托企业学院建立专业型社团的新模式,挖掘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途径等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春斌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肩负着未来体育教育的重要使命,他们体育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未来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提高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势在必行。本文认为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应从口头表达、组织教学和写作等方面出发经过长期系统的培养,可提高体教学生的教学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冰  
通过对吉林省七所高校现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归纳分析,就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调查、访谈和分析,总结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为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金晓阳  
通过对沈阳大学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需要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对体育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实践能力的具体内容,并建立培养目标,制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使学生实践能力在四年内得到有序、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庞映平  王丽娟  梁正席  岳文喜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高职大学生就业又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对就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花大力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强职业指导,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更多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宁  
近年来,高校体育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摆在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面前的严峻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体育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体系不完善、就业现状不乐观的现状,指出了开展体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意义,强调应从体育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权威部门、国家法律法规四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就业理念,加强改革创新,帮助体育大学生认清形势,实现有效就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利军  管静娟  
全面系统地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不仅是加强就业能力应用与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必要途径。本文提出求职者的就业能力结构由社会兼容度、就业人格和准职业形象三个维度构成。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框架下,进一步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估策略及其培养框架,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类培养,探索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良  刘燕  孙静华  
近年来,就业导向、能力发展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最强音,结合行业性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发展的特殊要求,专业建设过程中更加需要侧重的是学生就业岗位的针对性,注重的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能力的发展,包括岗位晋升的能力以及领域内转岗的能力。本文根据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还没有切实将学生的就业能力融入专业建设全过程这一现状,结合能力发展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契合点,从专业建设的目标、过程以及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可发挥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