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2)
2023(18241)
2022(15195)
2021(14113)
2020(11931)
2019(27205)
2018(26463)
2017(51094)
2016(27685)
2015(31375)
2014(31121)
2013(30268)
2012(28067)
2011(24887)
2010(25203)
2009(23254)
2008(22261)
2007(20097)
2006(17604)
2005(15754)
作者
(76835)
(63503)
(63478)
(60275)
(40835)
(30467)
(28870)
(24608)
(24514)
(23136)
(21700)
(21676)
(20396)
(20158)
(20047)
(19994)
(18959)
(18901)
(18487)
(18403)
(15868)
(15857)
(15798)
(14817)
(14416)
(14358)
(14313)
(14280)
(12981)
(12810)
学科
(114115)
经济(114003)
(99198)
管理(90025)
(88145)
企业(88145)
方法(52772)
数学(43915)
数学方法(43370)
(35986)
(35137)
中国(34358)
业经(34063)
(29465)
金融(29463)
(28393)
银行(28363)
(27337)
(26135)
(25323)
财务(25264)
财务管理(25222)
农业(24723)
企业财务(23969)
地方(23431)
理论(23150)
技术(21640)
(20510)
(20504)
贸易(20488)
机构
学院(386256)
大学(374819)
(159292)
经济(156023)
管理(151567)
理学(129419)
理学院(128199)
管理学(126129)
管理学院(125437)
研究(121633)
中国(100559)
(77840)
(77599)
科学(70686)
(62997)
财经(60635)
(60581)
(59838)
中心(58984)
(55158)
业大(53729)
研究所(53618)
农业(49313)
经济学(48561)
北京(48504)
(48341)
(47225)
师范(46671)
技术(44911)
财经大学(44759)
基金
项目(251633)
科学(199618)
研究(189518)
基金(180979)
(155621)
国家(154195)
科学基金(134826)
社会(119117)
社会科(113033)
社会科学(113004)
(101852)
基金项目(94793)
教育(90643)
自然(86455)
自然科(84523)
自然科学(84499)
(83851)
自然科学基金(83059)
编号(78555)
资助(75288)
成果(62981)
重点(56947)
(56259)
课题(55721)
(55185)
(54992)
创新(50918)
教育部(48995)
国家社会(48656)
科研(48048)
期刊
(176338)
经济(176338)
研究(113304)
中国(80381)
(63399)
管理(61249)
(57785)
学报(52539)
(50317)
金融(50317)
科学(49994)
教育(49642)
大学(41698)
技术(40945)
学学(39256)
农业(39067)
财经(30844)
业经(30420)
经济研究(27734)
(26580)
(22663)
问题(22508)
技术经济(20179)
职业(18865)
(18513)
统计(17923)
现代(17781)
财会(17564)
商业(17212)
理论(17189)
共检索到588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桃珍  杨洋  周蔡敏  董娟娟  
高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是高职传媒类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当前高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在课程建设中已逐步铺开,但在人才培养、开发模式和对接程度上仍存在问题。因而,高职传媒类专业群课程建设应抓好教学设计,把握顶层设计;重视教学组织,完善课堂构建;革新教学考评,引入企业情境,促进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纵深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群泌   梁称福   李欢玉  
阐述了产教融合视域下的专业群建设现状,对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和专业群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基于产教融合提出了以“四个创新”为纽带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对策,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双元”育人机制;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教练型”教师;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做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真正培养一流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晓敏  葛丹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力培养创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加强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本文从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创业实训、师资队伍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深化产教融合,以期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高层次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淑燕  何树贵  吴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主要存在专业与产业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与就业企业的相关度有待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不适应产业升级、技术发展的要求,基地建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寻求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结合点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建立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联合审批新专业或专业调整机制,瞄准区域产业链上延伸的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和人才紧缺产业设置专业,以产业群打造专业群;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把产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过程、文化等元素融入培养方案;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混合式师资团队;建立"服务换资源,资源促发展"基地建设的"双赢"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立红  邓瑾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与行业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协作育人,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师资来源单一、教师培训体系有待优化、教师队伍规模不足、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认定标准不统一、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据此,应拓宽人才引进路径,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建立校企共研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探索"内外共驱"方式,健全"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政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如兵  陈鹏  蒋凤昌  杜国平  
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成开放共享、辐射影响范围广、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训平台,是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共管共享能够集教学、研发、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土建类专业实训平台,既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推动建筑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适应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对加快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媛  
深化产教融合对于促进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转变、解决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来看校企合作之间仍存在诸多困难,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应加强劳动教育、完善校企治理体系、建立反映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以促进校企融合、培养各方认同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明誉  
浙江省高职院校区域布局基本合理,专业设置与产业基本匹配,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结合紧密,但开展技术服务规模偏小,社会培训数量偏少。同时,深化产教融合的合力不够,动力不足,创新力不强,红利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增强政府、学校、企业的"粘度",加强高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强化产教融合的引导激励,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峰  
经济转型的加速引发了人才需求的变革,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更具时代气息和包容优势的教育模式,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并为社会所认可。产教融合模式作为一种兼具市场元素与校园特色的模式,既秉承普通高校教学的发展核心,同时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实用特色,具备独特的研究价值。由黎鲲编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评价机制》正是研究成果之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虹  张忠  曹国  
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有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消除传统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弊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目前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存在的合作平台不力、协调统筹不够、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体系,提高经管类毕业生职业胜任力;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打造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合作平台;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协调统筹产教融合发展;打造产教融合团队,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明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的产物,是全新的教育方式,具有多主体、多类型、多层次和体系化等特征。企业需要明确在产教融合中的定位,发挥主体作用,在技术路径、融合模式上加以创新,打造产教融合型企业,为进一步做好产教融合工作、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敬丽华  
校企联盟合作育人是职业院校和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课程建设是校企合作育人的落脚点和抓手。在明确合作双方职责的基础上,分析校企联盟合作育人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校企联盟合作育人的基本框架,并依据贸易行业特点,提出与企业联盟合作育人是高职国贸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凤华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并对进入目录的企业给予组合式激励。这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的重大制度创新,是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激励机制,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5年,通过国家层面的试点和引导,带动地方和行业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需要科学研究与逐步推进相伴随,真正推动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命运共同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玲  
以武汉市7所高职院校和53家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目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和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推动和加强校企合作的对策: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指导作用,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加强校企文化"融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服务企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伟平  
中山职院基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本校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与专业镇(区)政府、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在专业镇(区)产业园区创建多所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镇校企行"多元投资体制,构建镇校企行协同育人机制(包括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推、共同创新机制)。这种新型合作办学模式是提高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的有益尝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