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8)
- 2023(8278)
- 2022(7059)
- 2021(7015)
- 2020(5901)
- 2019(13354)
- 2018(12970)
- 2017(23122)
- 2016(13808)
- 2015(16263)
- 2014(16695)
- 2013(15844)
- 2012(14740)
- 2011(12677)
- 2010(12920)
- 2009(11014)
- 2008(11451)
- 2007(9894)
- 2006(8629)
- 2005(7445)
- 学科
- 管理(42217)
- 济(40750)
- 经济(40604)
- 业(38114)
- 企(32249)
- 企业(32249)
- 财(27112)
- 中国(17420)
- 方法(16375)
- 农(15601)
- 技术(15290)
- 务(13786)
- 财务(13771)
- 财务管理(13725)
- 理论(13164)
- 企业财务(12838)
- 地方(12800)
- 数学(12403)
- 财政(12386)
- 数学方法(12262)
- 业经(11030)
- 教育(10067)
- 农业(9993)
- 学(9993)
- 政(9911)
- 教学(9819)
- 制(9779)
- 和(8295)
- 技术管理(6933)
- 体(6892)
- 机构
- 学院(179142)
- 大学(166858)
- 管理(60490)
- 济(60282)
- 研究(59471)
- 经济(58454)
- 理学(51015)
- 理学院(50313)
- 管理学(49321)
- 管理学院(48994)
- 中国(42593)
- 财(39482)
- 科学(37669)
- 京(36419)
- 所(31855)
- 江(31120)
- 技术(30729)
- 职业(28916)
- 农(28253)
- 研究所(27824)
- 中心(27414)
- 范(27358)
- 师范(27129)
- 财经(26050)
- 业大(25074)
- 州(23952)
- 经(23171)
- 北京(22873)
- 省(22449)
- 农业(22066)
- 基金
- 项目(113257)
- 研究(91892)
- 科学(87812)
- 基金(74372)
- 家(63522)
- 国家(62793)
- 社会(53231)
- 科学基金(53027)
- 省(50680)
- 社会科(49025)
- 社会科学(49006)
- 教育(48431)
- 编号(42664)
- 划(40970)
- 基金项目(40285)
- 成果(34810)
- 自然(32723)
- 课题(32286)
- 自然科(31931)
- 自然科学(31926)
- 自然科学基金(31333)
- 资助(29581)
- 年(27506)
- 重点(26901)
- 部(25346)
- 发(25293)
- 创(24720)
- 项目编号(24705)
- 性(24469)
- 规划(23895)
- 期刊
- 济(72746)
- 经济(72746)
- 研究(53834)
- 中国(51175)
- 教育(41675)
- 财(40376)
- 学报(25930)
- 技术(25806)
- 农(25299)
- 科学(22434)
- 管理(21363)
- 职业(20412)
- 大学(19746)
- 学学(18023)
- 农业(17993)
- 会计(15905)
- 技术教育(14140)
- 职业技术(14140)
- 职业技术教育(14140)
- 财经(13208)
- 财会(13094)
- 坛(12454)
- 论坛(12454)
- 经(11290)
- 业经(10920)
- 融(10639)
- 金融(10639)
- 经济研究(10436)
- 业(10141)
- 版(9747)
共检索到287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萍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时代下的社会环境中,引发了企业经营的改变,同时也给会计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为给社会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会计人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应根据社会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策略,实现会计专业的转型与提升。因此,文章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
会计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彰燕
随着各高职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强,高校统一的英语教材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引导地方建设国家规划教材领域以外的区域特色教材,在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鼓励职业学校编写反映自身特色的校本专业教材。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肩负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的载体,然而,很多学生对于当地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更无法用英语将其正确表达出来。因此,高职院校急需将地方传统文化编入校本教材,从而将英语教学和地方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地方传统文化 校本教材 实践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云波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在高职院校的基层党建工作中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使红色传统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立德树人精神高地,有助于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不断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
红色 高职 主题教育 党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国珍
辅导员是高校育人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学生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文章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财工院)为例,分析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作用和意义,剖析当下辅导员素质能力现存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论述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
辅导员 素质能力 提升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打造实训基地以突显工学结合的高职本科教育特色。
关键词:
高职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国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着眼于校企双主体深度融合路径的实践探索,提出"双主体、四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即学校在育人过程中促进企业主体的介入,在办学体制中努力达成管理融合、产教融合、科技融合、文化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文章就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情况进行了阐述,以供兄弟院校参考。
关键词:
高职本科 自动化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阳卫文
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一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目前高职学校在学生幸福观教育方面存在对学生的幸福观现状及问题掌握不多,课程缺乏系统性,育人环境缺少合力等问题。文章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为例,对高职学生幸福观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为构建高职学生幸福观教育系统环境、探索高职学生幸福观的教育对策奠定基础。
关键词:
幸福观教育 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德艾
在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的矛盾",致使学生面临"结构性失业"的现象,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例,从专业群人才培养供给则的视角,思考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供给与制度供给的方法与对策,探讨高职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德艾
在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的矛盾",致使学生面临"结构性失业"的现象,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例,从专业群人才培养供给则的视角,思考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供给与制度供给的方法与对策,探讨高职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斌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培养以三年制为主的全日制高职生。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类为主,机械、电子、建工、经管、人文社科类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办学诚心,以质量提升为建设核心,以教育教学为工作中心,以石油化工类专业为发展重心的办学思路。学校以化工类专业建设为引领,构建"五化"式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三位一体"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创新之路,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与欢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永进 徐建平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点、线、面、体"人才培养机制、分析,研究高职院校"政行企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构建。高职院校要在准确自我定位的基础上,完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动态调节机制;平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同步性"和"未来性";将高职院校、政府、行业和企业有效对接并融为一体,形成知识领域、行政领域和产业领域的多力合一和有效同步,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安顺 糜湘丽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主要包括顶岗实习、双挂牌基地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模式,校企合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缺少稳定性和长期性、合作动机有偏差、合作的衔接方式不完善等。调查表明,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分析校企合作问题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树立长远合作意识、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等多项对策推进保险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现状与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长平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一)调查目的2007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发布,我国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我院各专业教学改革正式启动。我院信用管理专业是从会计专业转化而来的,对于我院来说要想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盛秋生 周萍
借助于滚动计划的原理和方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修订进行探索研究,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内容适应和引领职业岗位的技术设备、工艺过程、手段方法等不断进步和更新的要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方案 滚动计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