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7)
- 2023(14858)
- 2022(12277)
- 2021(11677)
- 2020(9974)
- 2019(23350)
- 2018(23281)
- 2017(44061)
- 2016(24478)
- 2015(28055)
- 2014(28757)
- 2013(27815)
- 2012(25334)
- 2011(22633)
- 2010(22755)
- 2009(20447)
- 2008(20684)
- 2007(18447)
- 2006(15451)
- 2005(13705)
- 学科
- 济(92552)
- 经济(92456)
- 管理(70669)
- 业(67293)
- 企(56526)
- 企业(56526)
- 方法(48416)
- 数学(42914)
- 数学方法(42140)
- 财(27480)
- 农(24812)
- 中国(23695)
- 学(20402)
- 业经(19544)
- 理论(19363)
- 务(19245)
- 财务(19176)
- 财务管理(19122)
- 企业财务(17970)
- 制(17111)
- 贸(16589)
- 贸易(16581)
- 农业(16257)
- 地方(16226)
- 易(16119)
- 技术(15658)
- 银(14304)
- 银行(14267)
- 和(14205)
- 教学(13521)
- 机构
- 学院(345826)
- 大学(338639)
- 管理(130839)
- 济(130114)
- 经济(127017)
- 理学(113133)
- 理学院(111892)
- 管理学(109425)
- 管理学院(108794)
- 研究(105786)
- 中国(79585)
- 京(70694)
- 科学(67185)
- 财(63889)
- 农(57165)
- 所(53862)
- 江(53544)
- 业大(52260)
- 中心(50826)
- 财经(50472)
- 研究所(48548)
- 经(45571)
- 农业(45051)
- 范(44871)
- 师范(44362)
- 技术(43969)
- 北京(43712)
- 州(42704)
- 经济学(39505)
- 院(38374)
- 基金
- 项目(230043)
- 科学(179840)
- 研究(168496)
- 基金(163385)
- 家(142277)
- 国家(141058)
- 科学基金(121361)
- 社会(101799)
- 社会科(96345)
- 社会科学(96319)
- 省(93807)
- 基金项目(85989)
- 教育(83452)
- 自然(80814)
- 自然科(78993)
- 自然科学(78970)
- 划(78290)
- 自然科学基金(77531)
- 编号(71446)
- 资助(69075)
- 成果(57455)
- 重点(52508)
- 部(50713)
- 课题(50321)
- 创(48439)
- 发(48323)
- 创新(45068)
- 科研(44920)
- 大学(43843)
- 教育部(43582)
- 期刊
- 济(135835)
- 经济(135835)
- 研究(93566)
- 中国(69528)
- 财(55135)
- 学报(54782)
- 农(50188)
- 教育(49460)
- 科学(48102)
- 管理(46902)
- 大学(41666)
- 学学(39114)
- 技术(37213)
- 农业(33949)
- 融(26911)
- 金融(26911)
- 财经(24820)
- 业经(23212)
- 经济研究(21811)
- 经(21212)
- 业(18834)
- 会计(18596)
- 财会(18142)
- 统计(18093)
- 职业(18090)
- 版(17885)
- 问题(17743)
- 技术经济(17139)
- 图书(16429)
- 策(16409)
共检索到497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菁 游春晖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单一化与行业需求多样化、刚性供给与培养对象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了"双能"目标导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柔性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根据能力需求层次将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划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开发建设、教学组织管理、实践环节"五个柔性"共同作用,最终实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双能"目标。
关键词:
“双能”目标 高职 会计专业 柔性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宣国萍
高职教育必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正因如此,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经济犯罪率高居不下,尤其以财务会计舞弊为手段的经济犯罪案件较为突出,公、检、法、司迫切需要能够胜任财务会计资料核查、鉴定的专业人才。司法会计鉴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也需要大量的既懂会计又熟悉法律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对司法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要注重模式的创新,提高培养出的人才与现实需要的切合度,使培养出的司法会计类专业人才更加合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群 阳淑 叶少平 熊丙全
本文阐述了园艺技术专业"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背景、内涵和运行方式,同时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外创业小组、科研项目建立等方面介绍了如何保证"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光英 马玉林
许多高职院校经过外延快速扩张后认识到工学结合的重要性,既要做到工学结合发展产业经济,同时也要注重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并把内涵发展作为学校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意见强调各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带动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静
当前,我国高职法学教育过多注重课堂上法律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进展甚微。文章阐述了高职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产生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行的改革措施。高职院校应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国家对法律人才的各项要求,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高职 法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漱清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由于会计工作具有较强技术性与保密性的特点,使得会计类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异常艰难。本文针对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建设改革,提出政行校企共建"会计一站式服务中心",作为"会计孵化器",构建"4444工学结合"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慧
为了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职业技能竞赛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会计技能竞赛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多方入手,实现"课赛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 会计专业 课赛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俊 汤泉 倪爱东 顾瑞鹏
会计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和热点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直为高职院校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首要阵地。苏州市职业大学会计专业依托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省重点专业群建设,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等平台,初步构建颇具特色的"实境耦合式"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界定"实境耦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总结其实践并凝练未来探索的方向,不仅有利于该模式的完善,而且有助于会计专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
实境耦合式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实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晓丽 敬采云
一、引言"人才培养模式"首次被提出是在文育林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一文中,其后,众多学者开始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各类研究。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正式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刘玉 张涛
本文以2014年上海市高职院校420名会计专业应届就业的毕业生为样本,实证考察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与职业能力证书、就业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以会计上岗证为核心,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实施"分层、分类、分批"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铁峰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培养出合格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推行实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职业能力群、教学循环、"双证书"课程体系、职业素质教育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红波
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要求,产生了多种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HOTEL"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增加人才培养模式的适用性和社会服务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和从业延续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宜松
根据造价员岗位能力标准和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按照本专业的特点,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为指导,探索出"过程导向、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依据"识图—工艺—计量—计价"这一主线重构工程造价学习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