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6)
2023(4855)
2022(3791)
2021(3932)
2020(2768)
2019(6334)
2018(5969)
2017(9201)
2016(6410)
2015(7400)
2014(7651)
2013(6233)
2012(5601)
2011(5202)
2010(5393)
2009(4200)
2008(3784)
2007(3563)
2006(3259)
2005(2949)
作者
(13069)
(10774)
(10677)
(10537)
(6760)
(5128)
(5020)
(4352)
(4089)
(4024)
(3662)
(3611)
(3508)
(3494)
(3416)
(3304)
(3235)
(3182)
(3146)
(3069)
(2930)
(2753)
(2695)
(2571)
(2547)
(2474)
(2464)
(2369)
(2279)
(2231)
学科
教育(19779)
中国(11259)
(10014)
经济(10002)
管理(8446)
教学(8381)
理论(7958)
(7422)
(6813)
农业(4962)
(4855)
学校(4771)
学法(4658)
教学法(4658)
发展(4554)
(4447)
(4431)
(4257)
企业(4257)
高等(4230)
学理(4160)
学理论(4160)
思想(4143)
政治(4006)
技术(4004)
思想政治(3837)
政治教育(3837)
治教(3837)
德育(3798)
业经(3669)
机构
学院(74074)
大学(69103)
教育(28186)
研究(26660)
(21876)
师范(21803)
职业(21796)
技术(18609)
师范大学(17850)
(16748)
管理(16694)
(16386)
经济(15954)
职业技术(15494)
科学(14995)
技术学院(14253)
理学(13940)
理学院(13642)
(13219)
管理学(13182)
管理学院(13014)
中国(12598)
(12447)
研究所(11289)
北京(11192)
教育学(10980)
中心(10959)
(10921)
(9898)
(8757)
基金
研究(46079)
项目(44459)
科学(36278)
教育(31867)
基金(25160)
编号(24754)
社会(24311)
社会科(22512)
社会科学(22509)
成果(22485)
(21669)
课题(21613)
(20036)
(19906)
国家(19604)
(19529)
科学基金(15913)
规划(15065)
(14126)
项目编号(13766)
(13250)
研究成果(12551)
年度(12522)
重点(12154)
基金项目(12114)
(12025)
(11885)
(11840)
阶段(11809)
(11099)
期刊
教育(54110)
研究(31306)
中国(26947)
(21059)
经济(21059)
职业(17565)
技术(13629)
技术教育(11469)
职业技术(11469)
职业技术教育(11469)
(7943)
(7435)
论坛(7435)
学报(7210)
大学(7187)
科学(6490)
职教(6024)
成人(5968)
成人教育(5968)
(5810)
高等(5645)
农业(5569)
(5036)
高等教育(4873)
学学(4870)
管理(4789)
业经(4611)
发展(4327)
(4327)
(4034)
共检索到118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雁  
高职人文教育必须植根于人文教育的基础之上。然而,目前我国高职人文教育立足于人文内涵和高职教育需求的自我定位还不明确,高职人文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重构以职业理想为引领的高职人文教育,是解决高职人文教育现实困境的突破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杨  
基于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的适切性分析和对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反思,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材的开发为案例,以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向度,设计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课程模型,构建"三位一体"课程内容路径,实践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实施路径,探索协同式的课程评价路径,并研发出以新型任务驱动式为结构体例的配套教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妍  
研究生教育数字治理理念和价值诉求与“善治”高度契合,以实现“善治”作为研究生教育数字治理的逻辑起点,提出数字技术具有为研究生教育治理“赋智”“赋权”“赋能”“赋信”等“应然”效用。但“实然”状态下,研究生教育数字治理存在工具理性僭越下价值理性难彰显、数字治理过程中制度保障难到位、技术系统限制下协同效应难发挥、多元冲突影响下治理效能难释放等现实困境。从“实然”到“应然”,研究生教育数字治理应回归“价值理性”,强调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夯实“数字底座”,增强数字治理的内生动力;破解“碎片问题”,提升数字治理的整体效能;加强“双轨规制”,推进数字治理的体制改革,以此构建研究生教育数字治理的良好生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青  彭朝晖  徐宁  
专业建设特色化是高职教育形成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能需求的不确定性、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劳动力市场人才供求失衡的结构性矛盾,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专业建设滞后和人才供给不足的现实困境迫切要求专业建设特色化的实施过程从专业设置的区域化到专业建设过程的协同性再到专业建设机制的高效性等,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效率,满足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壮国桢  
当前高职教育主要存在类型体量大与社会认同度低、学生就业率高与专业满足度低、培养目标定位高与学生学习投入低等三方面的突出矛盾。"适合的高职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支点",实现路径包括重建高职院校"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制定适合生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行适合学生智能特点的学分互换教学制度、再造适合"做中学"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组织方式、探索适合高职学生个性成长的评价制度等。"适合的高职教育"要取得成功,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师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的配合支持,共同营造适合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海东  
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目标导向,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既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高职教育精准教学改革要精准定位专业教学目标、精准供给专业教学内容、精准构建专业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壮国桢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高与生源学业基础差、培养方案单一与学生诉求多样、培养方式"学问化"与学生智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外显"与学生优点"内隐"等错位现象。学生入学条件降低、政策举措执行不到位、培养质量缺乏社会认同等是造成错位的主要原因。办学理念与生源实际、培养方案与学生诉求、培养过程与学生智能特点、质量认同与学生发展的有效对接是实现突围的主要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迪  苏兆斌  蔡璇  
文章从政策推动、院校发展和成人教育发展三个角度,分析了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成人教育面临的学校资源、现实招生、分类培养和高质量就业等四大现实困境。对此,文章提出以下优化路径:成立资源共享的合作联盟,实现师资、物资、专业课程和市场信息的互通共享;开展宣教并举的招生动员,逐级宣传贯彻并融入社区教育服务;针对特殊人群设计分类培养、专项培养终身教育模式,推进提质培优;以教促业实现高质量就业,构建教育培养体系和就业体系,以期优化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忠  
文章在阐述教学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并从完善培养体系、提高实践能力、激发专业发展意识、建立保障体系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馨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转变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创新优化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金东  
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职院校团队建构进程中存在团队构成“陌路人”、团队教学“两张皮”、团队管理“平行线”等现实困境。为了能够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地到课堂教学一线,高职院校需从四个维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优化团队协作,建立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育人意识能力;完善教师管理,激发团队发展持久动力;健全考核机制,构建团队建设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正安  
中国高职教育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建设的转变之际,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虽经长期摸索,但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现实困境进行理性反思和追问,是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只有在嬗变中进行策略调整,以使命和战略目标为基点,无缝衔接教师的行动,在高绩效文化的引导与绩效结果的充分运用之下,方能实现高职院校绩效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突破和跃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玥  王曙东  瞿才新  
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现实困境。据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需明确应用型科研工作定位,系统构建“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团队建设、科研路径实施、科研项目运行、科研成果转化”等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科研实施路径,促进科研反哺教学,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书铭  
高职院校绩效工资的实施是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实施在考核机制、岗位设置和管理过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境。为促进高职院校绩效工资的有效实施,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体系,设定绩效工资的结构比例,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水平,实现单向透明公示,培育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注重结果运用和绩效改进,发挥奖励绩效的激励导向作用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玥  瞿才新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对接不够紧密、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健全等困境,建议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主线,从“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利益内循环运行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重构结构化课程体系,完善产教融合育人过程“”校企协同深化‘双师双能’建设,共建产业教授工作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