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5)
- 2023(3564)
- 2022(3160)
- 2021(3107)
- 2020(2520)
- 2019(5813)
- 2018(5862)
- 2017(9457)
- 2016(6137)
- 2015(7524)
- 2014(8376)
- 2013(7318)
- 2012(6642)
- 2011(6003)
- 2010(6255)
- 2009(5159)
- 2008(5120)
- 2007(4983)
- 2006(4452)
- 2005(3970)
- 学科
- 管理(15192)
- 济(12551)
- 经济(12535)
- 业(11560)
- 企(9676)
- 企业(9676)
- 教学(9038)
- 理论(8491)
- 教育(7383)
- 中国(6296)
- 学法(6238)
- 教学法(6238)
- 学理(5449)
- 学理论(5449)
- 农(5204)
- 技术(4372)
- 学(4352)
- 学校(4234)
- 财(4119)
- 方法(4066)
- 业经(3841)
- 制(3754)
- 研究(3425)
- 农业(3364)
- 银(3268)
- 银行(3254)
- 地方(3208)
- 行(3050)
- 务(2915)
- 和(2904)
- 机构
- 学院(81867)
- 大学(72670)
- 研究(23937)
- 管理(23830)
- 职业(20077)
- 技术(19988)
- 济(19391)
- 经济(18365)
- 理学(18326)
- 中国(18112)
- 理学院(18068)
- 京(17540)
- 管理学(17449)
- 管理学院(17317)
- 江(16392)
- 科学(16289)
- 技术学院(14855)
- 职业技术(14593)
- 州(13647)
- 范(12887)
- 所(12819)
- 师范(12702)
- 农(12300)
- 中心(11582)
- 业大(11477)
- 北京(11435)
- 研究所(11209)
- 财(11041)
- 教育(10769)
- 省(9887)
- 基金
- 项目(46124)
- 研究(39829)
- 科学(33645)
- 基金(25639)
- 教育(23808)
- 省(23021)
- 家(21709)
- 国家(21409)
- 编号(21283)
- 划(18322)
- 社会(17835)
- 成果(17581)
- 科学基金(17497)
- 课题(17083)
- 社会科(16477)
- 社会科学(16473)
- 年(15496)
- 基金项目(13264)
- 项目编号(11738)
- 重点(11533)
- 资助(11480)
- 自然(11312)
- 规划(11196)
- 自然科(10994)
- 自然科学(10991)
- 自然科学基金(10761)
- 性(10548)
- 研究成果(10350)
- 创(10065)
- 度(10012)
共检索到136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丽能
高职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才需求是高职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外在要素,人才培养是整个系统中的内在要素,人才评价是中介要素,学生个体是条件要素。整个高职人才培养系统以人才评价要素为动力机制,通过能力本位课程改革,最终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高职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系统工程 要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华 樊伟伟 吴正茂 马广岭
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对新常态下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高职 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智林
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建立和创新。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根基。创新型人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使创新观念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环境。首先,创新人才成长与生存需要全社会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形成重视创新活动、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成果、宽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邢薇薇 卢苇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浪潮、软件产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以及软件工程专业自身的固有特性等诸多因素,使得培养国际化软件人才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高等学校的肩上。当今,世界软件业已经超越国界,只有遵循国际标准和规范的软件产品才能打入世界软件市场,只有能够开发出标准软件产品的企业才具有国际竞争力。软件工程作为一个专业,如今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孔繁森
在吉林大学实践了工业工程专业的2种不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种叫市场驱动模式,另一种则称为大学精神导向模式。前者,课程教学主要以团队形式的大作业为主,而后者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结果表明,前者在满足社会对工业工程师的需求来说是成功的。后者,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
工业工程教育 创新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国繁 曾永卫
"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工程"是指与管理、教育等并列的专业类领域,"应用型人才"指人才的类型,是相对于研究型(科学型、理论型)而言的,面向"一线",倾向于能力培养,是对"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贵成 卢章平 刘会霞
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和腾飞的必然选择,更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历史重任。江苏大学是以工科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近几年来,学校以大工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进一步明晰了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新思路和新理念为指导,深入探索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洁 徐明华 徐守坤
在"教育链、产业链及创新链"三链融合背景下,行业背景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需要实现行业发展需求与地方发展需求的融合与满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牵引与响应,创新型工程人才核心能力的意义再造与构建,产学融创协同育人平台的边界突破与协同共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车美娟
阐述了"工学四合"的提出以及产生过程,并对"工学四合"提出以后在校内和校外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证明"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工学四合 人才培养 教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虹 苏益南 桂德怀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普遍将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焦点转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新的国际竞争指标。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仍偏重于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培育,限制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步伐。对此,应树立"学做创"联贯的新型人才培养观,建立起双重驱动、评价激励等有效机制,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秀敏 黄子辉 李显宁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工学结合突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2+1"教育教学设计。"2+1"教育教学设计更加强调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引领顶岗实习的真正落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义华 陈利荣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条件还不能令人满意,大学生创业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提供创业条件,促进大学生创业,从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风险投资和构建创业援助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条件 改善路径 创业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婷
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育人模式,是在新形势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探索实践。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对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育人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导师制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冬
本文通过对服务外包这一新兴行业的岗位需求特点分析,指出服务外包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并探讨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
关键词:
服务外包 技能复合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再前 张红
本文认为,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实践教学,同时也要强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 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