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1)
2023(4997)
2022(4199)
2021(3921)
2020(3220)
2019(6942)
2018(6730)
2017(11433)
2016(7080)
2015(8274)
2014(8064)
2013(7181)
2012(6623)
2011(5951)
2010(6446)
2009(5594)
2008(5532)
2007(5179)
2006(4827)
2005(4352)
作者
(18019)
(14963)
(14852)
(14263)
(9482)
(7176)
(6703)
(5721)
(5682)
(5607)
(5172)
(5047)
(5005)
(4870)
(4674)
(4649)
(4587)
(4479)
(4424)
(4415)
(4111)
(3751)
(3719)
(3608)
(3499)
(3490)
(3373)
(3357)
(3196)
(3081)
学科
管理(23690)
(21014)
(18902)
企业(18902)
(18167)
经济(18140)
技术(12521)
中国(8786)
技术管理(8622)
理论(8292)
教学(7977)
教育(7923)
(6387)
(6307)
业经(5788)
(5574)
学法(5567)
教学法(5567)
(5364)
银行(5349)
(5172)
学理(4910)
学理论(4910)
方法(4893)
地方(4798)
(4274)
金融(4274)
学校(4209)
(4204)
农业(3937)
机构
学院(90798)
大学(82369)
(30318)
管理(30049)
经济(29385)
研究(28854)
理学(24373)
理学院(24104)
管理学(23637)
管理学院(23462)
中国(21563)
职业(18951)
技术(18579)
(18143)
(17864)
科学(16405)
(16093)
(14360)
(14055)
中心(13913)
职业技术(13684)
技术学院(13636)
(13427)
师范(13317)
(12598)
研究所(12363)
财经(11687)
北京(11535)
教育(11507)
(11000)
基金
项目(53989)
研究(46771)
科学(42647)
基金(33850)
(28473)
国家(28123)
社会(26129)
(26052)
教育(26023)
社会科(24529)
社会科学(24522)
科学基金(24374)
编号(21856)
(20608)
成果(18220)
课题(17973)
基金项目(17197)
(15827)
(15217)
创新(14142)
自然(14014)
自然科(13740)
自然科学(13736)
自然科学基金(13475)
资助(13233)
重点(13228)
规划(13128)
项目编号(12458)
(12363)
(12111)
期刊
(38102)
经济(38102)
研究(29574)
中国(29494)
教育(29468)
技术(14625)
管理(14512)
职业(13166)
(13146)
(11886)
学报(11233)
科学(10254)
(10236)
金融(10236)
大学(9022)
技术教育(8498)
职业技术(8498)
职业技术教育(8498)
(8186)
论坛(8186)
学学(7812)
农业(7546)
图书(6398)
业经(6332)
财经(5943)
科技(5696)
经济研究(5457)
(5250)
书馆(5034)
图书馆(5034)
共检索到152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单一的精英型技能人才目标不仅不切实际,也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需要,应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人力资源开发。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高职应适当拓宽人才培养基础,加强学生的通识能力培养,并树立大市场观念,不仅考虑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还应考虑学生的需要,摒弃单一的技术理性思维,激发学生自我成才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随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作出相应调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宾恩林  
随着劳动观念解放、劳动价值凸显、工匠影响力外化,当今的工匠精神具有继承性与时瞻性的时代特征,公共性与经验性的多元内核,信仰性与功利性的社会矛盾结构。由此,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中,知识与素质目标从简单到复合改变,技术与技能目标从高等到专研升级,生产派生目标从适应到创造发展。所以,基于“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知识变通与素养精湛型、产品意识与技艺创新型和技能与技术专深型应用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恩剑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历了探索、定型和完善三个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人才,主要特征是职业道德高、专业技能高、知识水平较高、迁移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培养途径在于校企一体化的办学理念、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师与师傅分工合作的师资队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兴瑞  
我国法律高职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但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已从法院、检察、律师等传统的就业领域向农村、西部地区非传统就业领域转移。法律高职教育要定位在培养基层法律执行、法律辅助和司法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专业特点分别采取警学结合、教学练战,校所结合、服务与学习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金林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随着规模扩大其社会影响也日益广泛。但决定独立学院能否长久发展的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办学五年的经验,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从社会需求,生源状况来分析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复合型人才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邓传德  孙超  李进才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的行政资源与非财政性社会资本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应发挥自身"民、独、优"的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考虑自身特点、社会需求和生源状况的差异性,寻求区别于传统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专业口径适度、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劲、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教育体系自身建设与完善、满足中高职学生个体升学以及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能人才需求等多重压力和挑战下,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教育政策语境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而什么是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与传统大学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什么区别?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晓榕  岳方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为小型企业提供实战型会计,并提出了相关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  
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变革中凸现的一种文化景观。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高职教育逐渐构建了较具特点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但仍未摆脱传统教育中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从能力本位、人性提升、全面发展三个层面上认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义朝  魏体丽  
自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颁发以来,如何在新的政策背景下重构师范生教学模式,创新培养体制、机制,以及强化实践环节,从而使部属师范大学真正成为优秀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摇篮,成为部属师范大学面对的重要课题。本专栏作者所作的相关探索,或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盛健  唐林伟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衔接的前提。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长期以来犯了简单"二分法"的错误,但总体而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特征:既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又要培养合格公民。中高职衔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盲目进行衔接;高职"引领"中职发展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被弱化。克服这些问题的主要策略包括:对中高职衔接进行合理定位、科学设计和全面实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伟连  伍醒  许为民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层次趋高、类型模糊。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笔者在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依据,进而对如何确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进行了系统论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强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必须关注"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应当关注"全面",高等职业教育目的不可忽视"发展"。培养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的基本定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云飞  肖贻杰  徐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