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7)
2023(10090)
2022(7860)
2021(7343)
2020(5534)
2019(12230)
2018(11687)
2017(21443)
2016(11801)
2015(13417)
2014(13509)
2013(12446)
2012(11206)
2011(10005)
2010(10324)
2009(9482)
2008(8097)
2007(7393)
2006(6422)
2005(5902)
作者
(31046)
(25522)
(24984)
(24311)
(15856)
(11952)
(11632)
(9902)
(9691)
(9243)
(8646)
(8567)
(8109)
(8062)
(8030)
(7917)
(7590)
(7370)
(7334)
(7116)
(6454)
(6189)
(6149)
(5904)
(5789)
(5784)
(5655)
(5576)
(5278)
(5140)
学科
(35434)
经济(35386)
管理(30652)
(27864)
(25413)
金融(25406)
(23422)
企业(23422)
(22950)
银行(22936)
(22300)
中国(20724)
(13592)
(13492)
(12687)
业经(11415)
理论(11376)
中国金融(11022)
地方(10829)
方法(10098)
(9839)
(9072)
财务(9041)
财务管理(9029)
农业(8887)
企业财务(8637)
教育(8531)
教学(8240)
(8198)
数学(8018)
机构
学院(151255)
大学(140803)
(53890)
经济(52340)
研究(50133)
管理(48599)
中国(44771)
理学(40135)
理学院(39697)
管理学(38933)
管理学院(38673)
(29914)
(29712)
科学(29006)
中心(25487)
(25337)
技术(24376)
(24241)
(23944)
职业(23363)
财经(22099)
研究所(21775)
(21095)
(20954)
师范(20665)
(19989)
业大(19552)
(18997)
北京(18955)
(18686)
基金
项目(97136)
研究(80047)
科学(75113)
基金(64551)
(55090)
国家(54463)
社会(47493)
科学基金(45950)
社会科(44733)
社会科学(44726)
(42148)
教育(39594)
编号(36379)
(34138)
基金项目(32780)
成果(30679)
课题(27571)
自然(25853)
资助(25357)
自然科(25171)
自然科学(25164)
自然科学基金(24693)
(24448)
重点(23017)
(22661)
项目编号(21826)
(21708)
(21664)
(20300)
规划(20053)
期刊
(63550)
经济(63550)
研究(46454)
中国(40475)
教育(32612)
(30629)
金融(30629)
(24669)
(23519)
学报(22309)
管理(18828)
科学(18777)
大学(17503)
技术(17355)
学学(16351)
农业(14955)
职业(14616)
业经(11439)
财经(11167)
经济研究(10397)
(9606)
技术教育(9475)
职业技术(9475)
职业技术教育(9475)
(9075)
论坛(9075)
(7642)
问题(7538)
(7167)
图书(7101)
共检索到244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琳佳   宋志平  
产教融合共同体能够有效促进政行企校协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构建高职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的内在需要、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落实高职教育科教融汇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构建高职产教融合共同体面临的主体因素阻碍、运行机制不完善、治理体系滞后、组织文化融合困难等现实难点,高职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路径是:强化主体建设,推动共同体参与主体同向同行;重视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优化共同体生态,多主体联合搭建共同体有效治理体系;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包容开放的共同体组织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波   严洪广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融合产业界、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组织形式,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建逻辑是:战略引导与教育体系构建的统筹逻辑、产业升级与校企融合发展的共赢逻辑、行业需求与技能人才供给的匹配逻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实践中面临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等现实困境,应将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策支持体系、组织网络、治理结构和价值体系等方面作为突破路径,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强化行业引领和需求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华   卢浩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跨区域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促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型产教融合型组织,其在助推新质生产力涌现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新质生产力的“新”“质”和“生产力”三要素出发,可将技术突破、要素创新和产业升级视为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前提条件、核心环节和现实表征。从实现策略上看,企业主导创新、场景驱动应用、知识协同治理和资源高效配置是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的主要路径,它们分别构成了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基本理念、主要范式、关键机制和根本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碧珠   江定涛  
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快速融合,重塑职业教育新形态,表现出互补性、智能性、融合性及共生性等技术—职业教育特性。其可通过形成多模态生成效应、多主体协同效应、市场化运作效应、扁平化治理效应,提升产教融合智能化水平。因此,在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条件、应用场景及支持路径的基础上,可通过推动人机共生、赋能资源供给、统筹多元协作,重塑体现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新形态,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有效运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文忠  
职业院校联合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各主体体制不同,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打造在诉求和运行等层面还存在诸多困境。通过对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索出“双主体治理、一体化培养、同频率发展、战略性布局”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慧芹   周斌  
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组织形态演进历程发现,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态从初级阶段的项目合作式向着未来阶段的生态圈型共同体演进。针对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加强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政策供给和财政支持、鼓励和引导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织变革、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实体化运行和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积极行动,促进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实现建设职教强国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建峰  陈凯  戎成  
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价值差异突显、主体权责不清、利益分配错位、人才供需矛盾”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人才共育”的战略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育人共同体的路径选择。政行企校联合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有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促进产教要素全方位融合,实现产教多元主体多方共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陈姝伊  
长期以来,产教融合各主体在多元化价值、分散式治理和浅层性合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情感倦怠、认知受限和行为隐没等非积极性现象,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旨在消解不利现象,以创新行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构的行动哲学是职业教育在产业升级迭代中创新产教融合发展的行动法则,遵循情感联结到理念认同和行动外化的演变规律,促使其从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转变。在行动方法论的引导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须从主体重塑、决策共识和平台构建上着手,推动共同体成员充分行使合作育人权利,承担合作育人职责,构筑稳定和谐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共同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祥泽   徐冰   徐坚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产教融合动态演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形态、助推科技产业化的新平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载体。目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各主体缺乏协同、发展动力不足、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等问题。为此,需要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创新实体化运行模式,提高各主体协同性;以互利共赢为核心,健全共同体运行机制,增强融合发展驱动力;以产教科融合为主线,创新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陈玉红   唐小艳   谢露静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承载着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任,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举措,也为产教共涉领域的责任体系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责任与共同体具有共生逻辑,它在共同体的构建和维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业产教融合责任共同体具有“供需对接、资源聚集、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教学改革”的五位一体内涵,以及“机制健全、多元投入、模式多样、问题导向”等鲜明特点。但在实践中,履责工作推进还有待加强,特色仍没有充分彰显。因而,有必要聚焦共同体责任,撬动行业龙头企业主动担责,给予责任主体平等话语权,处理好责任主体的疏离风险,追寻主体成长与共同体建设的和谐共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世平  
<正>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见》指出,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机制设计,若要实现其既定的功能和作用,达成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关键在于扎实推进其“实体化”运作。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杰   崔发周   张帅  
为深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于2023年5月9日—10日在成都召开“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作研讨推进会”,与会代表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深入研讨、形成共识。基于会议内容,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出发阐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背景,从不同主体出发分析产教融合实践的关键问题,提出共同体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詹华山  
与过往浅层次、项目式、短期性的工学结合相比,新时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层次、长期性、一体化的产教融合模式,具有全新的内涵和特征。文章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逻辑主线,提出要以产教两端的身份认同从供需分离走向战略伙伴、价值追求从项目合作走向持续发展为实践引向。针对当前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所面临的生态体系不完善、职教端与产业端的供需不匹配和资源不对等、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可以从加快产教融合的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产教两端的资源建设和对接、构建开放性的育人架构等方面进行纾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绍勇  周伟  
城市和乡村天然地存在着普遍的依存和互动关系,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是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打造城乡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从学理层面来看,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是系统统筹城乡经济互促共生的理念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扎实推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深刻理解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的逻辑向度,需要整体把握城乡经济发展变革脉络演进的历史逻辑、城乡发展不平衡积重难题的现实逻辑,以及推动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战略目标的实践逻辑。在其实践进路上,要进一步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打造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的引擎;统一城乡要素市场,提升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的效能;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激发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的活力;均衡城乡资源配置,增强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的动力。在互构互促、互融互补的城乡经济共同体建构发展中,推进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城乡共同富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伟弟   潘翔   白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法治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形式之一,也是开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题中之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基因、政治与法理的理论依循、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考量构成融入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一般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可以发挥稳定、调适和认知功能。管理机制功能偏差、课程建设供需失衡、实践活动协同乏力、网络环境创设不足构成了不同程度的融入困境。由此,通过制度规范与法治理念协调统一、课程思政与法治教育协同并行、教育场域与法治实践有机联动、网络媒介与法治话语融通共建,积极推动管理机制汇合、教学体系融合、实践活动聚合、网络空间嵌合,最终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这一进程的实效性、全面性和规范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