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8)
- 2023(2473)
- 2022(2117)
- 2021(1919)
- 2020(1550)
- 2019(3532)
- 2018(3169)
- 2017(5767)
- 2016(3362)
- 2015(4229)
- 2014(4495)
- 2013(3987)
- 2012(3676)
- 2011(3285)
- 2010(3388)
- 2009(2693)
- 2008(2533)
- 2007(2186)
- 2006(1861)
- 2005(1738)
- 学科
- 济(12366)
- 经济(12357)
- 管理(7919)
- 业(6299)
- 企(5295)
- 企业(5295)
- 中国(4415)
- 地方(4189)
- 理论(3937)
- 方法(3829)
- 教学(3677)
- 技术(3468)
- 学校(3188)
- 贸(3055)
- 贸易(3054)
- 数学(3006)
- 数学方法(2973)
- 易(2944)
- 教育(2919)
- 业经(2799)
- 农(2776)
- 地方经济(2705)
- 学法(2699)
- 教学法(2699)
- 学理(2475)
- 学理论(2475)
- 融(2179)
- 金融(2179)
- 制(2109)
- 银(2052)
- 机构
- 学院(47938)
- 大学(38125)
- 济(17430)
- 经济(17021)
- 研究(15691)
- 管理(14648)
- 职业(14169)
- 技术(12524)
- 理学(12201)
- 理学院(12080)
- 管理学(11880)
- 管理学院(11810)
- 中国(11015)
- 职业技术(10516)
- 技术学院(10409)
- 科学(8497)
- 京(8470)
- 所(8087)
- 江(7917)
- 研究所(7156)
- 财(7012)
- 中心(6738)
- 州(6711)
- 范(6133)
- 师范(6095)
- 院(5826)
- 财经(5507)
- 北京(5374)
- 农(5247)
- 经(5010)
共检索到72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桂文龙 胡新岗 苏治国
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深入挖掘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内涵及意义基础上,可以总结归纳我国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进而探索高职产学研协同育人路径,组建产学研共同体,实现从优势互补到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助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育人模式 产学研协同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蒋浒
校企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是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要。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还存在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不够、企业参与育人积极性不高、相关制度机制适应性不强的现实困境,需要职业教育各参与主体汇聚合作共识,凝聚价值目标、找准角色定位、服务学生成长;共促资源融通,促进师资互融、聚焦教学共融、推动文化交融;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共建协同平台、形成共评机制,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协同育人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湛年远 谭永平
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通道。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时期,要从招生考试、课程改革、联合培养以及考核评价、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和建立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系统化育人模式。
关键词:
中高职 衔接贯通 产学研用 协同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怀勇 马琴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探索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服务区域发展;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提高服务意识,突出企业与院校的"双主体"地位:重视平台建设,以项目促合作,改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条件:加强内涵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学研协同育人 双主体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邰杨芳 王丽霞 陈新国
[目的/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全方位描述和揭示我国知识协同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方向和参考。[方法/过程]对国内知识协同研究相关域的445篇中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特征分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和筛选代表性文献的方法探析该领域的研究主题;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确定每个研究主题与核心研究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战略坐标分析的方法对研究主题的内外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与结论]国内知识协同研究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可分为9个主要主题,各主题的受关注程度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春胜
协同共赢是指大学治理过程中为了共同的目标,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合作协商等方式协同共治,形成合作、共享、互动、互利的有效运行机制。我国大学实行协同共赢治理不仅是国内外大学治理大势所趋,也有其独特优势。协同共赢的大学治理可以通过协调政府大学关系、顶层设计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等路径得以实现。
关键词:
协同共赢 现代大学治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乃余 王鑫 张德生 张鸿 徐红 杨海莹 王家敏 王树庆
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实践育人和服务产业能力不足等问题,经7年探索,提出了项目导向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教学理论和实施方案,在电子商务、制冷与空调等5个专业试行,建立了18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实行"一岗双聘"、"科教"双向考核,打造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一体化团队,吸纳政府、企业研发和服务项目并将其重构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参与真实项目中完成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形成了"MBE-CDIO"、"教学做一体化"、"工作室化"等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成效显著,在全校推广并被众多同类院校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高职教育与家庭、学校、企业以及社会之间的关联程度不够深入。鉴于此,文章从“三全育人”的困境与模式、工作顶层设计、协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高职院校“双区协同、三全育人”协同管理机制,通过将学区与舍区联动等方式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静波 肖艳
大数据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产业整体的优化与效率的提升,而社会协同趋势的发展促使物流企业间逐步联结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而协同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物流产业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数据分析,从而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提高用户物流体验。本文以电商"双11"与"6.18"购物节为例,分析在社会协同趋势过程中,物流企业在面对大型购物节物流订单数量剧烈增长情况下,大数据的运用以及协同物流的发展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大数据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能对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社会协同 电商物流 大数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伟
近年来"协同创新"成为多频词汇,多半与"2011计划"有关,但此议题所含有的开放、汇聚、融通等理念具有普适价值。协同创新虽然直接源于应对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焦虑,响应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供给侧变革要求,但却对"双一流"政策背景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协同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可以促进各创新主体发挥各自的创新要素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员共通、协作共赢。协同创新提出之本意,是为了回应国家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伟艳 魏安奇 赵志尚 张安录 宋彦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农地多功能供需错位与协同作用的研究文献,揭示其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研究结果:现有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1)从单一生产功能的研究转向农地多功能研究,从间接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的关系转向直接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线性关系转向对多重性、非线性关系的探讨;(2)从孤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到关联性研究,如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民福利的影响、土地利用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特征—功能—服务—福利—价值链条关系探讨;(3)特别强调对农地多功能供给、需求(消费)、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形成机制以及供需失配、权衡与协同分析。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农地多功能价值评估较多,形成机制研究较少;农地多功能本身整体性的研究较多,功能之间的关系、权衡与协同研究较少;农地多功能供给研究较多,需求研究较少。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为:农地多功能供需双边匹配的研究,农地多功能的形成机制、多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权衡与协同机制研究以及农地多功能尺度效应研究。研究结论:该研究成果对加强农地从物质资产到生态资产的完备性研究,实现中国农地多功能供需对接,寻求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本文基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使用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的方法检验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基于此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经济增长的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进而针对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分别设定非线性因子模型,以此刻画国际共同冲击、国别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包括趋势与周期的协同。近期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趋势成分都处于下降通道中,周期成分虽有一定反弹但幅度较小。这一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且具有恶化的趋势。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既有外国冲击对中国的溢出效应,也有国际共同冲击的作用。当前的国际共同冲击、外国冲击和本国冲击的综合作用,使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伟艳 魏安奇 赵志尚 张安录 宋彦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农地多功能供需错位与协同作用的研究文献,揭示其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研究结果:现有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1)从单一生产功能的研究转向农地多功能研究,从间接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的关系转向直接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研究农地多功能之间线性关系转向对多重性、非线性关系的探讨;(2)从孤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到关联性研究,如土地利用变化对农民福利的影响、土地利用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特征—功能—服务—福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献晖 涂凯迪
职业院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力量分散、形式单一、部门分立等状况,应立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实施“线场思政”改革,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通过“一格局、三体系、三结合”,构建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以思政专员为引领的思政队伍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抓手的思政课程体系、以校企协同为导向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思政课与思政工作相结合、学校思政教育与企业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一会议三平台三创新”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将培养德技双强的新时代高职生落在实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红艳
跨区域合作办学有助于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间的教育发展平衡。但是,我国跨区域合作办学还存在行政指令导向明显、协同主体缺乏长效联动机制、合作办学层次浅以及合作内容较为单一等问题。为了提升跨区域合作育人质量,高职院校与企业应联合构建"校校企"育人平台,积极尝试混合所有制办学,构建深度的合作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关键词:
跨区域 协同育人 校校企 混合所有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