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4)
2023(8630)
2022(7548)
2021(6965)
2020(5897)
2019(13868)
2018(13668)
2017(25843)
2016(14723)
2015(17497)
2014(18397)
2013(17821)
2012(17008)
2011(15406)
2010(15785)
2009(14138)
2008(14397)
2007(13610)
2006(11681)
2005(10209)
作者
(43446)
(36347)
(36080)
(34779)
(22773)
(17278)
(16781)
(14135)
(13642)
(13478)
(12194)
(12176)
(11694)
(11640)
(11439)
(11375)
(11306)
(10629)
(10572)
(10465)
(9256)
(9162)
(9023)
(8526)
(8255)
(8250)
(8198)
(8181)
(7543)
(7437)
学科
(62543)
经济(62491)
管理(37783)
(35452)
(27869)
企业(27869)
方法(26892)
数学(23285)
数学方法(23019)
(18556)
中国(17254)
地方(16376)
(14274)
业经(14219)
(12261)
理论(12164)
农业(12041)
(11189)
(10743)
贸易(10738)
技术(10429)
产业(10384)
(10352)
(9958)
教学(9370)
教育(8986)
环境(8684)
(8665)
银行(8642)
地方经济(8483)
机构
学院(216273)
大学(206891)
(83243)
经济(81145)
管理(75848)
研究(69996)
理学(63720)
理学院(62943)
管理学(61707)
管理学院(61303)
中国(51788)
(44885)
科学(43924)
(38254)
(36885)
(36556)
(36407)
中心(33247)
研究所(32732)
业大(31405)
技术(31126)
(30458)
师范(30159)
财经(29682)
(29447)
农业(28942)
北京(28448)
职业(26740)
(26563)
经济学(25518)
基金
项目(133139)
研究(103832)
科学(102037)
基金(88754)
(75837)
国家(75114)
科学基金(63153)
社会(60216)
(57248)
社会科(56834)
社会科学(56815)
教育(51258)
基金项目(47353)
编号(47059)
(46547)
自然(38921)
成果(38404)
自然科(37899)
自然科学(37887)
自然科学基金(37195)
资助(36714)
课题(34518)
重点(30977)
(30965)
(28806)
(28589)
(28005)
项目编号(26836)
(26512)
创新(25949)
期刊
(98113)
经济(98113)
研究(62312)
中国(49254)
教育(38099)
(33682)
(31467)
学报(31279)
科学(27582)
管理(26410)
技术(25504)
大学(23327)
农业(22588)
学学(21241)
业经(17743)
(17278)
金融(17278)
职业(15235)
经济研究(14870)
财经(14640)
问题(13491)
图书(13197)
(12811)
(12407)
(12006)
论坛(12006)
技术经济(11346)
商业(10594)
技术教育(10165)
职业技术(10165)
共检索到329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君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立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表现。当前,产业学院课程群协同地方产业发展面临尚未建立常态化课程设计讨论机制、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困境。据此,文章提出产业学院课程群协同地方产业发展的建议:课程群建设目标要体现产教融合,凸显岗位适配性;课程群教学模式要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产教融合育人优势;课程群体系建设要做到"过程规范化、内容系统化、调整动态化";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策略,校企联合打造精品教学团队;教学过程"以生为本",构建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桂霞  
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合理构建专业群,凸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自身特点,是避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同构化,实现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明确专业群内涵,分析了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和专业群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个案,提出了专业群建设的设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金铃  
为深化产教融合,将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以人才培养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职院校长远发展,必须积极培育高职产业学院。高职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区域产业,与企业、产业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同程学院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产业学院未来的发展对策:国家法律层面: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形成激励保障协同支持;政府、行业协会层面:发挥统筹协同作用,促进产业和教育联动发展;学校、企业层面:改革人才培养机制,降低成本,完善校企共同治理模式;学生层面:进行产业学院内创业孵化器建设,减少人才流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徐润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由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个独立并互相密切关联的主体协同组建的有机体,是一种非传统模式的校企合作新形态。其是落实国家政策、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体现学生中心理念的重要载体,并在“合作新机制、培养新模式、专业新标准、课程新体系、实践新基地、师资新队伍和服务新平台”等内涵要素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践中在治理结构、合作模式、建设动力等方面仍存在困难。对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要通过合作各方协同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基地建设、团队建设、技术服务等实践路径,构建发展新格局,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文光  许志平  
专业群建设要以产业群和职业岗位群的变动为导向,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对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以课程体系构建、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适应社会经济和相关行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洪志  
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建设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泽华  
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形态,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人才服务的落脚点;专业群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切入点,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关键点,加强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专业群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优先选择。本文从探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价值入手,剖析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敦华  刘增辉  张文涛  
"1核心—2骨干—3特色"架构的自控与电气专业群,构建了融企业用人标准、技能大赛标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和学校教育标准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与规划,坚持"专业建设成就个人发展,个人发展推动专业建设"的理念,成立专业教学团队,谋划、落实和推动各项工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华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是课程建设。在分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的理论,并通过探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自主开发《创业实务》课程的实施情况,提出解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连会斌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其价值属性上体现出国家认同教育的政治属性、责任教育的教育属性、国民素质教育的社会属性、新时代教育的历史属性。运用项群理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关注到高职院校自身所具备的特性,即专业体系的复杂性、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性、学历体系的连贯性。以当前高职院校常开设的专业类别为例,依据项群理论,尝试归纳、总结不同专业大类之间所具备的思政元素,据此构建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践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推进路径:加强课程思政基础设计,推进项群理论全面融入;筑牢课程思政实践环节,支撑课程思政有序建设;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保障课程思政稳步推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勇  
"2+1"教学模式成为挤占"思政课"学时的隐形推手;"以就业为导向"的认识误差任意冲击、打乱教学计划,削弱"思政课"教学;"项目教学法"的泛用让"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难以适从。为此提出不片面夸大实践教学的作用,不把"就业为导向"和"市场为导向"混为一谈,避免"项目教学法"的功利倾向等破解之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新  李玉龙  
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就是根据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不同学习层次和终身专业发展需要,构建横向统整、纵向统合的课程体系框架。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是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具有特殊地位。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需体现职业性、持续性、融合性及主体多元性特点,从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改进评价机制及加强学法指导等几方面入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鑫  
产业文化育人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旨在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文章主要围绕高职人文课程融入产业文化的方式、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谌莉  麻克栋  王廷举  
从能源电力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探讨能源发电类专业快速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机制建设、以核心专业为基础的专业资源聚集建设和以专业群为单元的教学管理机制建设等专业群建设策略。通过对接产业升级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改革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以及虚实结合的教学资源、结构化双师团队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举措,实现专业群建设对接电力产业升级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关尚杰  
网络课程是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网络环境之和。网络课程建设应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和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的设计与构成要解决教育教学的无形性、难以触知性、难以储存性和师生难以分离性的问题,以规范的手段和程序解决教学质量的差异问题,解决"做中学,做中教"的问题,还应注重网络课程的监控、应用及实践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