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9)
2023(9012)
2022(7124)
2021(6790)
2020(5375)
2019(12536)
2018(13115)
2017(23222)
2016(13811)
2015(15649)
2014(16194)
2013(14853)
2012(13352)
2011(11768)
2010(12145)
2009(10892)
2008(10662)
2007(9291)
2006(8608)
2005(8151)
作者
(36023)
(29769)
(29523)
(28766)
(18883)
(14409)
(13808)
(11734)
(11589)
(10974)
(10291)
(10085)
(9792)
(9573)
(9306)
(9254)
(9135)
(8780)
(8731)
(8722)
(7970)
(7330)
(7270)
(7070)
(7018)
(6764)
(6755)
(6727)
(6238)
(6083)
学科
(45985)
经济(45918)
管理(31837)
(27860)
(22485)
企业(22485)
中国(16699)
(16294)
(13525)
地方(13371)
方法(13301)
业经(13164)
教学(11484)
理论(11405)
数学(11061)
(10953)
(10805)
农业(10783)
数学方法(10768)
教育(10456)
(9213)
(8342)
银行(8332)
(8149)
(7969)
体制(7875)
技术(7679)
(7432)
金融(7430)
学法(7407)
机构
学院(174357)
大学(168446)
研究(60782)
(59900)
管理(58989)
经济(58087)
理学(48397)
理学院(47751)
管理学(46689)
中国(46672)
管理学院(46366)
(38264)
科学(37401)
(31689)
(31285)
(30415)
(29312)
师范(29062)
中心(28767)
(28457)
研究所(27170)
技术(26656)
(25213)
职业(24849)
北京(24486)
业大(23994)
师范大学(23325)
财经(22600)
(22506)
农业(21578)
基金
项目(109619)
研究(88743)
科学(84855)
基金(71897)
(61292)
国家(60616)
科学基金(51593)
社会(50861)
社会科(47696)
社会科学(47681)
(47532)
教育(45330)
编号(40942)
(38926)
基金项目(37647)
成果(34777)
自然(31201)
课题(30928)
自然科(30393)
自然科学(30385)
自然科学基金(29776)
资助(28497)
(26799)
重点(25689)
(24920)
项目编号(23290)
(23015)
规划(22874)
(22752)
(22731)
期刊
(77679)
经济(77679)
研究(57636)
中国(48636)
教育(43234)
(27054)
(25780)
学报(23836)
管理(23085)
科学(22227)
技术(21998)
大学(18810)
(18151)
金融(18151)
农业(17582)
学学(16405)
职业(16019)
业经(13262)
图书(12551)
经济研究(10756)
财经(10710)
技术教育(10675)
职业技术(10675)
职业技术教育(10675)
(10645)
论坛(10645)
问题(10468)
(9845)
(9447)
(9371)
共检索到287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翟秀军  
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传统考核存在的共性问题,基于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企业反馈,基于国际化教育理念,改革传统考核模式,建立多元评价主体,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为入口,经过3年试点班实验,相对普通班,在职业素养培养、课堂组织与面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职业技能掌握、企业满意度等方面均取得好的效果。实现了考核促进教学的目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占百春  
本文提出要以就业为导向,改变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职业活动相脱离、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问题;并按照"三调整、四结合"的具体原则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综合课程为基础,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五年制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向东  
专业课程改革的成效对于中职学校的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从课程改革之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改革秉持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岗位需求重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角色分工和参照典型工作任务等六个方面思考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文  
本文简述了高职专业课程考核的功能及意义,在此基础上,以高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分析了高职专业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高职专业课程的特点及高职专业课程考核的实际,提出了改进高职专业课程考核的若干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秀英  
本文从课程内容构建、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师资队伍和教学环境的构建等方面对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照军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高职汽车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基本思路、运作过程和基本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俊霞  
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动漫人才的培养步伐远远滞后于人才需求,致使高职动漫专业毕业生与动漫企业之间不能有效对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文章详尽阐释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动漫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成效,为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月  翟晓棠  何勇  牛茂  许在俊  朱雷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探索基于产教融合和职业实践的专业课程改革为例,针对该新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核心要素不够清晰、能力结构不够合理、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内容不适应职业岗位要求、课程实施和评价方式不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难题,剖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推动了专业实践教学及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代表的相关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实现了生物类相关医学教学体系与物理类相关医学教学体系的结合。对全国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等相关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辉  
借鉴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结合海淀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校企合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构建出全新的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用多样;精选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改变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改革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加强教材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晓兰  
本文从评价主体、方式、内容、场所等角度,对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了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经验,以期多元化评价体系的顺利构建和推广。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闫海英  龚声蓉  应文豪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出发,以常熟理工学院"网络互联技术"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为例,在分析其目前教学考核方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期末结果性考核方法与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考核方法的激励、导向作用。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前军  周金玉  邓总纲  欧阳章东  
基于对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历程的归纳和现状分析,提出"模块案例一体化+MathCAD软件实现+三自主"的高等数学课程模式,即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实现数学模块与专业案例的一体化,数学与专业相融合;通过Math-CAD软件处理复杂计算,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以"自主选择学习模块,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的"三自主"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颢善  罗晓菊  李春暖  
技能竞赛反映了最新的职业理念和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根据技能大赛的内容及要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推动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动校企深层合作、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提升技能、提高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雪雪  杨志鹏  
在新时代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的背景下,以“物流学概论”课程为例,明确物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目标、学情分析和方法,提出“物流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框架和融入策略,凝练课程思政建设特色,进而保障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秀维  顾艳阳  
课程是任何类型教育的呈现形式,课程开发理念取向、课程的目标取向、课程内容取向直接影响课程的有效性。以职业能力为取向,以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内容的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有效性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