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6)
- 2023(11558)
- 2022(9702)
- 2021(8931)
- 2020(7075)
- 2019(15879)
- 2018(15389)
- 2017(28754)
- 2016(16200)
- 2015(18225)
- 2014(18941)
- 2013(18066)
- 2012(17276)
- 2011(15692)
- 2010(16022)
- 2009(14070)
- 2008(14009)
- 2007(12696)
- 2006(11334)
- 2005(10635)
- 学科
- 济(72469)
- 经济(72407)
- 管理(39880)
- 业(38625)
- 企(29234)
- 企业(29234)
- 地方(24789)
- 中国(23353)
- 方法(21859)
- 农(20175)
- 数学(18119)
- 数学方法(17920)
- 业经(17820)
- 地方经济(14681)
- 学(14320)
- 农业(14035)
- 财(13863)
- 制(13350)
- 理论(13135)
- 银(12897)
- 银行(12880)
- 融(12787)
- 金融(12785)
- 技术(12646)
- 行(12514)
- 产业(12242)
- 发(12113)
- 环境(11274)
- 贸(11146)
- 贸易(11134)
- 机构
- 学院(231588)
- 大学(219494)
- 济(90470)
- 经济(88271)
- 研究(82599)
- 管理(78364)
- 理学(65393)
- 理学院(64485)
- 管理学(63227)
- 管理学院(62789)
- 中国(62125)
- 科学(51165)
- 京(48523)
- 所(43034)
- 财(42259)
- 江(39092)
- 农(39044)
- 研究所(38559)
- 中心(37425)
- 范(34019)
- 师范(33670)
- 技术(32440)
- 财经(32418)
- 州(32031)
- 业大(31957)
- 北京(31030)
- 农业(30209)
- 院(30088)
- 经(29195)
- 职业(27692)
- 基金
- 项目(146198)
- 科学(114335)
- 研究(112994)
- 基金(99385)
- 家(86400)
- 国家(85566)
- 科学基金(72379)
- 社会(68379)
- 社会科(64771)
- 社会科学(64759)
- 省(62665)
- 教育(54020)
- 基金项目(52130)
- 划(51098)
- 编号(48637)
- 自然(44243)
- 自然科(43161)
- 自然科学(43151)
- 自然科学基金(42362)
- 资助(40294)
- 成果(39274)
- 发(38707)
- 课题(36733)
- 重点(34541)
- 发展(31338)
- 创(31196)
- 部(30808)
- 展(30799)
- 年(30387)
- 性(29976)
- 期刊
- 济(112486)
- 经济(112486)
- 研究(71293)
- 中国(57118)
- 教育(40185)
- 农(37311)
- 学报(34062)
- 财(32276)
- 科学(31801)
- 管理(30729)
- 大学(25600)
- 农业(25412)
- 技术(25245)
- 融(24461)
- 金融(24461)
- 学学(23774)
- 业经(20520)
- 经济研究(17356)
- 财经(15819)
- 职业(15792)
- 问题(14651)
- 经(13904)
- 业(13228)
- 坛(13155)
- 论坛(13155)
- 图书(11615)
- 商业(11259)
- 科技(10988)
- 技术经济(10834)
- 贸(10723)
共检索到367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永宏 王武林 黄兴海
专业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以苏中为例,重点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较苏中三市产业比重和发展差异;在讨论苏中高职专业按大类的结构分布、专业设置布局与区域产业的适应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专业、调优三次产业专业比例、院校间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增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产业发展 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包红霞
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文章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情况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探讨了学院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结合学院背景、发展过程和专业特色,提出专业设置和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 适应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邓光 杨晓燕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江苏省为例,分析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专业规模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适应区域经济结构与发展的高职教育专业发展,首先要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策略;其次,要重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规模的区域调研,形成差异化的区域性优势。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专业规模 区域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菊霞 任君庆
调查发现,宁波市高职院校基本形成了与宁波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布局,各级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行业性高职院校专业特色鲜明,但同时也存在专业设置与宁波重点产业发展不相适应、部分热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宁波市成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增设产业发展的亟需专业,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和专业设置预警退出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力俊 曹晔
文章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广西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较好地发挥高职高专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但高职高专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广西五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区域内部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一致。基于以上调查,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或结论。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适应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力俊 曹晔
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广西全自治区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较好的发挥高职高专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但广西五大经济区域的高职高专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等的不一致性,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或结论。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适应性 广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宗 杨月明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学生的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目前,杭州已形成杭州湾产业带,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根据杭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设置特色专业,培养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杭州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招晓菊 陈敏娜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注重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建专业"的办学思路,强调岗位能力的培养,并兼顾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目前,已为轨道交通企业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有效面向产业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璐
民办院校改革必须与产业发展相互适应。当前,一些民办院校改革缓慢,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为了推进产业发展,民办院校应在理念转变、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创业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政府引导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
关键词:
民办院校 产业发展 高校改革 适应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璐
民办院校改革必须与产业发展相互适应。当前,一些民办院校改革缓慢,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为了推进产业发展,民办院校应在理念转变、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创业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政府引导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
关键词:
民办院校 产业发展 高校改革 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树会 仲文婷 李红
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连接区域经济与高职院的一个重要枢纽,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教育是否相吻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徐州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现状与徐州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契合度研究,分析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行政职能;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专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蕾 李欢 王佩琳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和发展差异较大,对高职专业设置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异质性特征。因此,在推进地方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需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高职专业设置。以广东为例,基于客观数据和实际情况,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与高职专业布局的区域适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区域高职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规划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提出构建由省域统筹引导、市域匹配支撑、院校主动融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格局的框架,进一步探索广东省高职院校如何有效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以更好地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桃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应对自然与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减轻"公司+农户"型企业负担和促进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但部分涉农税收政策仍需作出适应性调整,如部分涉农减免税政策存在负效应、有些行业税收优惠政策仍显不足,等等。本文从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探究税收制度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适应性,提出加强统筹规划、推广核定扣除办法、加强税收管理等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骊
文章以浙江丽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对专业整合与开发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现状,提出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开发高职专业,适应市场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地方性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三大专业群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龙
在高职教育各环节中,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是学院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点,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双特色"的首要因素。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专业设置与建设是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的契合点,把握发展趋势,在科学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对策,使高职教育灵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