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2)
- 2023(16690)
- 2022(14465)
- 2021(13555)
- 2020(11156)
- 2019(25543)
- 2018(25302)
- 2017(48224)
- 2016(26370)
- 2015(29983)
- 2014(30289)
- 2013(29678)
- 2012(27882)
- 2011(25264)
- 2010(25570)
- 2009(23044)
- 2008(22119)
- 2007(19513)
- 2006(17530)
- 2005(15676)
- 学科
- 济(122251)
- 经济(122066)
- 管理(69968)
- 业(64712)
- 企(51896)
- 企业(51896)
- 方法(45254)
- 数学(37745)
- 数学方法(37363)
- 中国(33761)
- 地方(32428)
- 农(31138)
- 业经(27076)
- 学(25292)
- 财(23157)
- 农业(21350)
- 理论(20872)
- 制(19266)
- 和(19005)
- 地方经济(18217)
- 环境(18136)
- 贸(18128)
- 贸易(18112)
- 易(17361)
- 技术(17188)
- 融(16872)
- 金融(16867)
- 银(16742)
- 银行(16702)
- 行(16108)
- 机构
- 学院(375724)
- 大学(370335)
- 济(151812)
- 经济(148397)
- 管理(141852)
- 研究(132389)
- 理学(121342)
- 理学院(119822)
- 管理学(117794)
- 管理学院(117112)
- 中国(97675)
- 科学(81198)
- 京(81136)
- 财(67387)
- 所(67177)
- 研究所(60871)
- 中心(58875)
- 农(58771)
- 江(56959)
- 范(53655)
- 财经(53298)
- 师范(53204)
- 业大(53105)
- 北京(52074)
- 经(48232)
- 院(47951)
- 州(46666)
- 经济学(45416)
- 农业(45380)
- 技术(43725)
- 基金
- 项目(249381)
- 科学(195534)
- 研究(188112)
- 基金(176456)
- 家(152755)
- 国家(151377)
- 科学基金(129341)
- 社会(117238)
- 社会科(110236)
- 社会科学(110204)
- 省(99371)
- 基金项目(94165)
- 教育(88053)
- 划(83324)
- 自然(81809)
- 自然科(79831)
- 自然科学(79817)
- 编号(79581)
- 自然科学基金(78348)
- 资助(71911)
- 成果(64984)
- 发(57335)
- 重点(56505)
- 课题(56178)
- 部(54476)
- 创(51264)
- 创新(47651)
- 项目编号(47345)
- 国家社会(47002)
- 教育部(46764)
- 期刊
- 济(179500)
- 经济(179500)
- 研究(116374)
- 中国(79649)
- 学报(55933)
- 农(54413)
- 教育(53770)
- 科学(53154)
- 管理(52940)
- 财(49481)
- 大学(42465)
- 学学(39436)
- 农业(37774)
- 技术(37147)
- 融(33122)
- 金融(33122)
- 业经(28599)
- 经济研究(28265)
- 财经(26225)
- 问题(23052)
- 经(22563)
- 图书(21491)
- 业(19036)
- 技术经济(18753)
- 资源(18095)
- 坛(17873)
- 论坛(17873)
- 职业(17634)
- 科技(17372)
- 理论(17294)
共检索到572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旭东 樊登柱
以南通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为依据,分析南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和地区支柱产业的匹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区域需求为依据,打造品牌专业群;以沿海发展战略需求为依据,建设骨干专业;以新兴产业建设为依据,培育新专业;以加强校企合作为契机,优化专业设置等发展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基纯
专业是连接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桥梁与纽带。目前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平衡状况还需进一步完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吻合度亟待提高。建议通过建立省-市-校三级专业调控预警机制、依据区域产业升级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坚持区域差异互补原则等措施,增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宏 陆英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面向市场、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研究发现,目前昆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专业设置数及招生数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不够吻合,三大产业结构对应的专业设置及招生数与其产值比重不够吻合,部分行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够同步,热门专业招生数与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脱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专业设置要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加快设置产业发展亟需专业,弱化过剩专业,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合理控制专业人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吻合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雁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杭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和18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对接,但对支柱性产业的适应性较弱,专业设置前瞻性不足,重复度较高。对此,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培育重点专业,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品牌专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树会 仲文婷 李红
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连接区域经济与高职院的一个重要枢纽,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教育是否相吻合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徐州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现状与徐州市产业结构现状的契合度研究,分析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行政职能;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专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包节
贵州省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支撑,全省高职院校必须服务于贵州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好专业布局,形成分工明确的专业体系,同时推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贵州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 贵州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清 易飚
高职专业设置反映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通过研究高职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并基于这一模型范式,构建吻合度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标准,以定量分析实现对高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吻合度的定性预测判断。
关键词:
高职专业设置 预测系统 吻合度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骊
文章以浙江丽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对专业整合与开发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现状,提出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开发高职专业,适应市场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地方性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三大专业群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春燕
专业是职业院校为经济社会有效服务的关键,亟待需要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通过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分析,建立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吻合度模型,经过测算与分析得出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的吻合度情况及调整方向,以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区域重点产业 吻合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玉平
构建适应江苏沿海经济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设置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必须引起当地高职院校的关注。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存在布点过多但专业规模偏小、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与支柱产业匹配性薄弱、专业申报缺乏严谨性等问题,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沿海发展及区域优势,给出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包红霞
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文章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情况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探讨了学院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结合学院背景、发展过程和专业特色,提出专业设置和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 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增军 张露颖 于志宏
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选择,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必要支撑。在从宏观统筹和微观实践两个方面剖析了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表征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路径:校园融合产业园,提升办学模式与区域发展的适应性;专业融合产业链,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课程融合岗位群,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度;推进科研融合企业需,提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契合度。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个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梅
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根据北京市及怀柔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状况,发现其专业设置与本区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应积极打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旅游特色专业群、舞台影视技术专业群,拓展汽车制造与装备技术专业群,同时加大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的更新和改造力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司福亭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否根据区域、行业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社会需求来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将直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龙
在高职教育各环节中,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是学院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点,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双特色"的首要因素。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专业设置与建设是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的契合点,把握发展趋势,在科学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对策,使高职教育灵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