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
- 2023(228)
- 2022(244)
- 2021(270)
- 2020(208)
- 2019(502)
- 2018(414)
- 2017(679)
- 2016(595)
- 2015(922)
- 2014(1059)
- 2013(805)
- 2012(615)
- 2011(521)
- 2010(530)
- 2009(307)
- 2008(247)
- 2007(152)
- 2006(107)
- 2005(100)
- 学科
- 教学(2129)
- 学法(1691)
- 教学法(1691)
- 理论(1586)
- 学理(1546)
- 学理论(1546)
- 学校(1236)
- 高等(777)
- 技术(758)
- 职业(742)
- 职业技术(737)
- 技术学校(725)
- 高等职业(722)
- 教育(595)
- 管理(572)
- 思想(424)
- 政治(423)
- 德育(422)
- 思想政治(422)
- 政治教育(422)
- 治教(422)
- 中国(393)
- 研究(200)
- 文教(190)
- 语文(178)
- 改革(167)
- 革(167)
- 教学研究(143)
- 机化(133)
- 算机(133)
- 机构
- 学院(7457)
- 职业(5605)
- 技术(4504)
- 职业技术(4176)
- 技术学院(4108)
- 大学(2829)
- 江(1459)
- 州(1322)
- 职业学院(1211)
- 研究(1119)
- 教育(1094)
- 科学(910)
- 京(844)
- 范(822)
- 师范(810)
- 工程(729)
- 管理(709)
- 所(672)
- 浙(663)
- 浙江(662)
- 业大(661)
- 农(657)
- 南(639)
- 科技(634)
- 研究所(596)
- 湖(576)
- 工业(563)
- 师范大学(541)
- 农业(511)
- 济(509)
共检索到8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祖华 丁泗
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章依据政策层面,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完善终身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四个维度探索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关键词:
高职 本科 “3+2”合作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静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核心,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解决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问题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纵向递进与横向拓展"的课程衔接思路,构建了"二层次、三类型、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与本科课程在垂直(继续性)与水平(整合性)的衔接,以达到培养"应用特色+本科底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吉奎 李从峰
高职与应用本科"3+2"衔接试点,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3+2"试点项目在人才培养理念、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衔接策略,具体包括:引导地方本科转型,促进人才培养理念贯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实现两阶段课程对接;加强省级政策统筹,调动本科院校的积极性;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加快发展现代高职本科教育。
关键词:
高职 本科 “3+2”分段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学军 王雷震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自2003年以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了"3+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包括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计划和内容、监督体系与制度的建立等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改革效果显著,极大地提升了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慧娟
分析会计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中课程设置的不同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课程衔接的起点,模块化、体系化是设计课程衔接的关键,合理的教学模式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课程衔接效果的保障。
关键词:
会计专业 3+2 高本衔接 课程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高芬
中高职衔接工作是通过促使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结构重组和教育资源整合,以有效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为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支持,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做出积极贡献。文章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需求特征变化趋势的问题入手,从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等角度剖析中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依据,给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学教法衔接及学习绩效评估衔接等中高等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敏 刘春艳
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3+2"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积极完善。为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探究并创新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转变山东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黎 梁长垠
基于对本地电子行业人才需求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与分析,按照能力递进规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层,将电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层,并将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贯穿其中,由此形成"3+2"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校企共同制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考核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广舒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现途径之一,对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及其社会适应性,拓展高职教育生源等具有实践意义。实现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关键在于培养方案的研究和设计,明确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的层次要求,构建高职、本科有效衔接的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协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平
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既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又要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基于此人才培养定位,以满足企业和学生需求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成效三方面确定"3+2"分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华 王志华 周杰 叶霞
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问题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课程衔接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课程衔接必须厘清研究起点和逻辑起点问题。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存在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时间关系混乱、课程内部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极端化等问题,可从建立多元参与的课程开发机构、构建时间与空间衔接的课程结构等方面寻求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云峰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特征,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模式。近年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源于企业的优势,针对铁路建设行业、施工企业特点,因企制宜,创新机制,优化模式,着力建立"五位一体、四级对接"的校企合作机制,在校企合作、互惠多赢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体制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艳 荆静 高丙云
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中国海洋大学产学合作实践的研究,总结成功实施这一模式的保障条件,并从组建校外专家委员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办学等方面论述实施产学合作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坤 王胜男 董毅
中高职和相关企业"双师型"人才匮乏,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难以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并进的目的。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合作开展"3+2"双专业职教师资一体化人才培养,立足"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需求,注重职教师资质量并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是基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要求的一次创新。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并通过问卷调查对"3+2"双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提出发挥地方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招生机制、质量监测评估体制;加快技能人才保障机制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强教资培训平台建设,实施1+X证书制度;促进"多元"育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学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