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0)
2023(11106)
2022(9874)
2021(9513)
2020(7970)
2019(18418)
2018(18233)
2017(35000)
2016(19734)
2015(22371)
2014(22732)
2013(21921)
2012(19902)
2011(17930)
2010(17801)
2009(15412)
2008(14713)
2007(12678)
2006(10720)
2005(9075)
作者
(55196)
(45557)
(45090)
(43279)
(29049)
(22005)
(20646)
(18002)
(17327)
(16450)
(15825)
(15278)
(14367)
(14219)
(14131)
(14022)
(14012)
(13532)
(12996)
(12947)
(11356)
(11225)
(10946)
(10412)
(10306)
(10286)
(10180)
(10051)
(9199)
(9186)
学科
(69606)
经济(69524)
管理(53046)
(49901)
(41989)
企业(41989)
方法(35075)
数学(30441)
数学方法(30020)
中国(18250)
(17871)
(17677)
(17075)
业经(15289)
理论(14944)
地方(14159)
教育(13750)
技术(13198)
农业(12116)
(11829)
(11779)
(11772)
财务(11770)
贸易(11767)
(11752)
财务管理(11751)
(11426)
企业财务(11205)
环境(10793)
教学(10382)
机构
学院(269714)
大学(265741)
管理(105283)
(97144)
经济(94820)
理学(92524)
理学院(91392)
管理学(89579)
管理学院(89108)
研究(86159)
中国(59944)
(56642)
科学(56560)
(43780)
(43152)
(42667)
业大(41553)
研究所(39858)
中心(38880)
(38360)
(37841)
师范(37482)
财经(36123)
北京(35426)
技术(34904)
农业(33695)
(32969)
(31971)
(31395)
师范大学(30286)
基金
项目(191219)
科学(150183)
研究(141619)
基金(136314)
(118642)
国家(117622)
科学基金(101075)
社会(85393)
社会科(80688)
社会科学(80668)
(77207)
基金项目(73420)
教育(68786)
自然(67344)
自然科(65802)
自然科学(65787)
(65097)
自然科学基金(64579)
编号(59900)
资助(56358)
成果(48087)
重点(43198)
课题(42325)
(41990)
(40082)
(39978)
创新(37030)
科研(36978)
项目编号(36522)
大学(36480)
期刊
(99646)
经济(99646)
研究(75144)
中国(51613)
教育(44772)
学报(44321)
科学(40183)
(37658)
管理(36728)
大学(33231)
(31747)
学学(31073)
农业(26899)
技术(26275)
(18354)
金融(18354)
财经(16895)
业经(16387)
经济研究(15723)
图书(14698)
职业(14658)
(14309)
(13622)
科技(13384)
理论(12958)
问题(12846)
(12286)
实践(12143)
(12143)
技术经济(11908)
共检索到373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利  
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如何有效地协调中职与高职的教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职生与中职生学习适应性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从"明确目标,衔接之本""找准内容,衔接之心""改革方法,衔接之路"三个方面对两个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有效衔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和平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要求。如何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兆信  李远煦  
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研究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适应性障碍。分别从高中和大学两个不同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高中与大学进行有效的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在高中阶段要加强对学生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要实行有效机制引导新生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旦  唐敏  余秀兰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围绕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以经历新高考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性分别作为“高中-大学教育衔接”的表征,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考察政策认同对教育衔接的直接影响、调节作用,用以评估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成效。通过对新高考试点省浙江的1 403名本科新生的样本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的认同度较高,且在个体、家庭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政策认同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政策认同在学生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的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促进了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新高考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文清  
实现高职与中职的有效衔接,应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拓宽衔接的内涵,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推行学分制,实现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的有效衔接;施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结合的招生制度,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高职的主观能动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雪怡  
中职学制与高职学制实行高效衔接,既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中高职学制衔接的关键在于课程标准的衔接,本文就其出口和入口问题,课程标准内涵、制定原则、弹性,教学组织及学习年限等问题提出若干意见与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雪梅  
建立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于中国中高职衔接起步较晚以及招生制度的缺陷,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中高职衔接都是非常初步和不完善的。综观有限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下一些欠缺:一是缺乏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二是缺乏研究体系和理论依据;三是研究缺乏对微观领域和具体专业的课程衔接研究。因此,关注中高职衔接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专业的课程衔接研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中高职衔接进行思考与设计,应是未来中高职衔接研究的重点所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静鏐  乔刚  
如何促进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教学衔接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对上海市中职、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中职、高职教学之间存在的不衔接、不协调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伟平  
目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分割,衔接不畅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实现涉及制度、管理及教学等多个环节。鉴于此,基于教育过程设计的视角,应从教育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四个方面,推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光伟  
目前,我国中职升高职以纸笔考试为主,缺乏直接升学的通道,制约了中高职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升学、中高职贯通培养、保送升学等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蒋剑云  张建民  
针对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各个阶段存在的过渡和衔接问题,对部分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大纲。结果表明:在高校英语专业新生中普遍存在着对英语学习的不适应;在有关英语专业课程的安排与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和吸引力。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高校英语专业中应开设与复合学科有关的专业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在采用高科技教学辅助手段的同时,正确认识教师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参5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新  林来寿  
中高职衔接对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是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抓住了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厘清了中高职课程的本质区别,减少了有关课程内容和难度的争论。中高职衔接"学习领域"课程对教师能力、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关键是中高职共同开发专业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维  杨兢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对高职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差异显著;在年级比较中,差异主要在新生和中年级学生;在性别比较中,高职大学男生和普通大学男生差异不显著,但女生在四个分量表上都有显著差异;并就两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育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骁象  赵哲  许俊峰  
本文在对部分中高职院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策划。把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起来的目的是打破目前职业教育间的屏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降低教育资源的消耗,提高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耿悦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