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7)
- 2023(16719)
- 2022(14293)
- 2021(13498)
- 2020(11198)
- 2019(26047)
- 2018(26007)
- 2017(49816)
- 2016(27593)
- 2015(31361)
- 2014(31808)
- 2013(30910)
- 2012(28705)
- 2011(26101)
- 2010(26785)
- 2009(24024)
- 2008(23524)
- 2007(20991)
- 2006(18821)
- 2005(16929)
- 学科
- 济(111201)
- 经济(111026)
- 管理(77133)
- 业(74260)
- 企(60842)
- 企业(60842)
- 方法(46753)
- 数学(40248)
- 数学方法(39500)
- 中国(33480)
- 农(31890)
- 地方(27110)
- 业经(25590)
- 财(25381)
- 学(22645)
- 理论(21351)
- 农业(21049)
- 制(20149)
- 贸(19938)
- 贸易(19923)
- 易(19281)
- 技术(18610)
- 银(18042)
- 银行(17996)
- 策(17837)
- 和(17671)
- 行(17322)
- 融(17014)
- 金融(17012)
- 环境(16812)
- 机构
- 学院(389125)
- 大学(383176)
- 济(150868)
- 管理(150653)
- 经济(147244)
- 研究(132100)
- 理学(129005)
- 理学院(127516)
- 管理学(125034)
- 管理学院(124320)
- 中国(98831)
- 京(83687)
- 科学(81400)
- 财(70147)
- 所(66965)
- 农(61573)
- 研究所(60524)
- 江(59936)
- 中心(59461)
- 业大(55853)
- 财经(54678)
- 范(54190)
- 北京(53777)
- 师范(53710)
- 经(49502)
- 州(49107)
- 院(48204)
- 农业(47632)
- 技术(47129)
- 经济学(43318)
- 基金
- 项目(255383)
- 科学(200025)
- 研究(192047)
- 基金(180172)
- 家(155698)
- 国家(154292)
- 科学基金(132315)
- 社会(116537)
- 社会科(110197)
- 社会科学(110168)
- 省(102609)
- 基金项目(94393)
- 教育(91629)
- 划(85823)
- 自然(85588)
- 自然科(83591)
- 自然科学(83575)
- 自然科学基金(82013)
- 编号(81922)
- 资助(76045)
- 成果(67725)
- 课题(58450)
- 重点(57617)
- 发(57311)
- 部(55730)
- 创(52966)
- 项目编号(49392)
- 创新(49100)
- 科研(47884)
- 教育部(47820)
- 期刊
- 济(174068)
- 经济(174068)
- 研究(117686)
- 中国(84196)
- 教育(59281)
- 管理(58362)
- 学报(57128)
- 农(57007)
- 科学(53759)
- 财(51480)
- 大学(43833)
- 学学(40672)
- 农业(39653)
- 技术(39430)
- 融(36563)
- 金融(36563)
- 业经(29935)
- 经济研究(27175)
- 财经(25835)
- 图书(22250)
- 经(22054)
- 问题(22032)
- 业(20711)
- 职业(19106)
- 技术经济(18962)
- 坛(18726)
- 论坛(18726)
- 科技(18441)
- 理论(18243)
- 现代(17689)
共检索到592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烈强 张志霞 金传伟 唐新宇
"订单式"培养是中国式"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并已成为目前比较活跃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是,由于人才市场趋于饱和与合作各方利益明显不均衡,该模式不具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以人才培养实践为例,分析该模式的利弊,强调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将"订单班"办成教育与职业共融体的三大发展策略:学校通过提高为企业服务水平,填实"订单班"的载体;以地区或地域性行业或产业为合作对象,做大合作联合体;由有较强实力的本科大学、企业和高职学院共同组建的股份制利益共同体举办"订单班"。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班” 高职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欣 丁爱萍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新举措,是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策略。文章针对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突出素质订单、强化职业素养,对订单企业开展全方位调研,拓展订单式教育的深度与广度等对策。
关键词:
高职 订单式人才培养 现状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海涛
目前,各高职院校大都实行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完善这种模式,使高职教育更好地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高职 “订单式培养” 问题 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惠贞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保证。因此,探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将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全过程、全方位改革,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此职业技术院校应结合自己实际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慧明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深化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创造并不断完善"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琳 孔维强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与当地的经济增长方式、劳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保障体系、教育资质认定等诸多环节密切相关,因此,完善相关环节的法律保障体系非常重要。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订单式培养 法律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管友桥
"订单式"培养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步履艰难。为此,应从转变职教办学理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等方面寻求走出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
订单培养 困境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静 刘冬梅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实训基地的利用率。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依托,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全过程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走一条服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办学之路,逐渐进入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就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贤
本文结合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办学点轴承班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对这一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市场背景、培养模式的内容,并着重探讨了"订单式"培养的利弊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永良 张学琴
从“订单式”培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探讨了订单式培养有效机制的建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晓春 李明惠 胡昌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根据学生的高质量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实施订单人才培养,形成并不断完善了"能力核心+订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鸫根 陈侃贞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基础上,创造了"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延伸出校企合作联办专业社团人才培养模式。前种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协议商谈、学生选拔、联合培养、质量监管、教学研讨等;后种模式则以校企共建的专业社团为载体,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订单+联合 人才培养 专业社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晓宇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MJTO)是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本文以高职院校金融证券专业为例,在分析专业的自身特点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当前证券行业发展的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幼菲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与发展方向,此特性决定了作为高职院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必须摒弃传统的办馆理念与发展策略,确立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策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尤其是馆藏建设、信息服务建设,必须注重"工学结合"的内涵,突出"工学结合"的特点,彰显高职院校图书馆有异于普通高校图书馆的独特定位和鲜明特色,主动担当、完成历史赋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责和义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馆 工学结合 核心理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金晓严
以实例研究的方法对"订单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开展持续跟踪调研,依据第三方调研机构提供的相关数据,详细分析了高职学生在此种模式下的就业现状及原因,并从校方、企业、政府、学生等四方提出可行性建设措施,以期能够切实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
订单驱动 就业稳定性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