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8)
2023(8430)
2022(6564)
2021(6014)
2020(4603)
2019(10255)
2018(9928)
2017(17808)
2016(9948)
2015(11542)
2014(11921)
2013(11032)
2012(10032)
2011(9036)
2010(9104)
2009(8026)
2008(7894)
2007(7350)
2006(6600)
2005(5635)
作者
(28390)
(23576)
(23381)
(22314)
(14834)
(11142)
(10796)
(9192)
(9102)
(8698)
(8064)
(7993)
(7607)
(7547)
(7384)
(7237)
(6986)
(6947)
(6920)
(6685)
(6035)
(5935)
(5879)
(5456)
(5399)
(5361)
(5229)
(5196)
(4865)
(4793)
学科
(33607)
经济(33569)
管理(27298)
(21616)
(17651)
企业(17651)
中国(12904)
(11907)
地方(10759)
业经(9566)
(9342)
方法(9016)
理论(8631)
(8282)
(7753)
农业(7714)
(7599)
教育(7591)
数学(7089)
数学方法(6973)
教学(6940)
(6768)
银行(6749)
(6656)
金融(6649)
技术(6631)
(6570)
环境(6228)
(6031)
贸易(6026)
机构
学院(137096)
大学(127724)
(46808)
研究(46754)
管理(45580)
经济(45455)
理学(37915)
理学院(37477)
管理学(36681)
管理学院(36438)
中国(34712)
科学(28864)
(27981)
(24214)
技术(23800)
(23635)
(23472)
(23196)
职业(21973)
中心(21445)
研究所(21094)
业大(19728)
(19487)
师范(19234)
(18827)
财经(18114)
(18027)
农业(18003)
北京(17543)
技术学院(16489)
基金
项目(90074)
研究(72353)
科学(69768)
基金(59265)
(51672)
国家(51128)
科学基金(42994)
社会(42098)
(39786)
社会科(39552)
社会科学(39544)
教育(36399)
编号(32872)
(32588)
基金项目(30498)
成果(27272)
自然(25862)
课题(25704)
自然科(25204)
自然科学(25194)
自然科学基金(24697)
资助(23546)
(22051)
重点(21217)
(21044)
(19506)
项目编号(19139)
(18731)
规划(18499)
(18406)
期刊
(59025)
经济(59025)
研究(40236)
中国(38179)
教育(30431)
(22741)
学报(21967)
(18591)
科学(18333)
管理(18132)
技术(16883)
大学(16824)
学学(15439)
农业(15347)
职业(13807)
(12077)
金融(12077)
业经(11227)
经济研究(9237)
(8940)
论坛(8940)
技术教育(8829)
职业技术(8829)
职业技术教育(8829)
财经(8574)
图书(8405)
(7519)
问题(7472)
(7428)
(6993)
共检索到218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芬  
"双师双能"是高职教育对教师职业能力提出的从人员构成到人员素质、从专业知识到技术实践的双向度发展要求。随着当前高职师资引进与培养劣势的逐渐凸显,亟待高职院校进行师资建设体系的整体改革,把选择和培育师资的空间扩展到校外,借助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以构建深度合作的校企共同体为实现基础,以教育型企业牵头承担师资培训为支撑条件,以跨领域人才引进和完善评价激励制度为基本保障,以双岗双职、平台构建为协同方式,合理整合高职"双师双能"师资职业能力培养的多元因素和运行方式,实现高职师资的跨界共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全胜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创建是"双师"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的内涵及其在整个"双师"教师的能力素养中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理论,研究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协同培养的模式及其评价模型,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械制造专业群为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晶晶  
具有跨界发展能力的卓越师资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等多重视角下的职教师资培养具有跨界协同的应然内涵。有必要探索实施学科专业融合、中高本硕衔接、政企校院参与、课训赛研并举的职教师资职前培养路径,促进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办学主体和教育类型等多方位立体化跨界融合,并在落实理念、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打造教师教育队伍等方面提供管理保障,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继超  胡正胜  蔡媛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在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以及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下,积极开发"源头活水",保障"双师型"教师的稳定来源;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体系,协同推进系统培训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完善校企人才动态双向交流机制,极力满足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需求,开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筱瑜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文章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分为四类,结合每一类教师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四条培养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校企协同的理念与实践脱节,兼职教师队伍的使用与管理缺乏有效协调,教师队伍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协同、项目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等方面的努力来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  
高职院校师资管理模式决定着高职教师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师资,师资素质的提升靠管理。文章通过对高职师资管理架构的分析,认为提出了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是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聂爽爽  
目前,大力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进一步加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是电商行业仍存在着人才缺口大、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以"岗位"作为电商人才分类的依据,构建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下高职电商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可以对高职电商学生电子商务能力高低进行评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电子商务岗位胜任能力,同时让企业更好地发现、培养、使用、激励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经元  
"双师型"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要求,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和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训的可行性路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磊  刘欣  杜莉  
高校财务治理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治理结构科学化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结构及其运行对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剖析了高校"双一流"建设所面临的财务治理问题,着重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外部成因和内部成因,提出了解决路径建议,即政府应变过程管理为绩效管理、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回归总会计师制度、健全社会参与监督机制。高校应理顺校内财务治理关系、完善校内财务治理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琳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增长,职业教育改革广度及深度不断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实践教学既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对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需从理论层面把握其内涵与建设路径。其中,内涵建设应把握其完整性与实践性;路径建设从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团队及制度建设入手,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耀萍  
文章指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面临机制不健全、企业主体地位缺失、评审激励制度不完善等制约因素,既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也阻碍了育人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针对现实的发展困境,要从构建科学全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校企协同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优化"双师"资格认证制度三方面拓展"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从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三个角度入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多元化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斌  毛青松  
文章从"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的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按基本标准、专业标准和等级标准构建"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体系的设想,以期能对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所裨益。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卞咸杰  
档案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档案学专业"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本文认为档案学专业"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培训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从组织、政策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并从强化引育工作理念、构建培养培训体系、完善管理服务制度和提升职业素质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玉欢  黄宗伟  
教师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无疑是高职院校寻求自身突破的重要途径,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则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缺乏清晰的共同目标、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困境。为有效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治理提升,需重视制定共同目标、完善运行机制、健全保障机制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