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218)
2022(1097)
2021(984)
2020(889)
2019(1903)
2018(1939)
2017(3359)
2016(2149)
2015(2436)
2014(2508)
2013(2487)
2012(2389)
2011(2179)
2010(2470)
2009(2429)
2008(2436)
2007(2337)
2006(2286)
2005(2332)
2004(2020)
作者
(6130)
(5026)
(5021)
(5014)
(3303)
(2502)
(2323)
(1990)
(1966)
(1882)
(1777)
(1729)
(1709)
(1689)
(1667)
(1651)
(1573)
(1541)
(1512)
(1470)
(1470)
(1276)
(1261)
(1239)
(1232)
(1223)
(1173)
(1157)
(1100)
(1063)
学科
(6995)
经济(6972)
管理(6441)
(5395)
(4566)
企业(4566)
(3242)
中国(2927)
(2786)
教育(2627)
(2485)
(2389)
银行(2386)
(2292)
(2229)
地方(2117)
业经(1943)
制度(1907)
(1907)
(1787)
(1750)
金融(1750)
农业(1713)
理论(1686)
方法(1685)
(1654)
税收(1558)
(1535)
体制(1389)
(1300)
机构
大学(29534)
学院(28331)
(10423)
研究(10348)
经济(10052)
管理(9631)
中国(9303)
理学(7316)
理学院(7218)
管理学(7077)
管理学院(7007)
(6939)
(6891)
(6755)
中心(5821)
科学(5587)
(5272)
(5228)
(5193)
(4981)
师范(4940)
财经(4738)
(4707)
(4604)
北京(4478)
银行(4454)
研究所(4396)
(4215)
人民(4198)
(4146)
基金
项目(14289)
研究(11768)
科学(11076)
基金(9846)
(8250)
国家(8139)
社会(7086)
科学基金(6882)
社会科(6633)
社会科学(6633)
教育(6039)
(5547)
成果(5461)
编号(5126)
(4748)
基金项目(4479)
资助(4456)
课题(4057)
自然(3974)
自然科(3893)
自然科学(3892)
自然科学基金(3821)
(3560)
(3339)
重点(3255)
(3247)
项目编号(3124)
(2962)
(2952)
阶段(2951)
期刊
(15629)
经济(15629)
研究(12107)
中国(9613)
教育(7241)
(6002)
(5688)
金融(5688)
(4710)
学报(4414)
管理(4410)
科学(3588)
图书(3575)
大学(3530)
书馆(3028)
图书馆(3028)
学学(2921)
财经(2627)
农业(2608)
技术(2584)
业经(2326)
(2285)
问题(2072)
(1932)
论坛(1932)
经济研究(1909)
农村(1773)
(1773)
职业(1768)
(1759)
共检索到57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淑婷  喻聪舟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是高考改革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从传统经验与现实情况两方面看,实现以德选才的诉求容易给教育公平带来挑战。这种困难的产生在于对高考功能与道德理念的双重误读。即重视高考的选才功能而忽视了引导基础教育和促进道德认知的功能。以及将道德简单的等同与道德行为,忽视了道德认知的重要性。从对高考和道德的全面理解出发,当前高考对道德的考察可以采取如下方式:以统一笔试为主,测试并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其他方式为辅,考察考生道德行为的方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桂华  
按文体选择阅读材料、确定测试点,以及命制测试题,成为国内外阅读理解测试的惯例。本文对2013至2015年国内各省市全部51份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作了实证考察后认为,国内高考试卷已经全部按文体来建构现代文的阅读理解部分,不过在文体分布上,存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新闻类文本偏少、以及在现代传媒中大量出现的非连续文本过少等情况;在测试点的选择上,一些社科文的测试点与文本的相关性不高,尤其是缺少指向文章逻辑思路的测试点;在测试题的命制上,不少题目没有找准文体知识与具体文本的结合点,反映较高级别阅读能力、阅读策略的能力也不够。这些偏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文高考尤其是阅读理解测试的效度和信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靖宇  
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秉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实践认识论,考察江苏样本,推进新高考“3+1+2”模式行稳致远,要构建科学选科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选考科目偏差的问题,推进国家选才要求、学生成才需求和社会公平追求有机统一;要完善多元综合的招生体系,强化高考综合改革目标性和公平性的统一,兼顾弱势人群的机会公平与较好资质禀赋特别是智力超强人群的结果公平;要发挥高考评价的导向效应,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着力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教学生态;要筑牢平安高考的底线思维,适应疫情常态化和新兴科技革命挑战,稳定社会预期,突出数字赋能,提升应急处置规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姗  张文彬  
文章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效率的影响,认为FDI既对生态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也会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环境技术进步对生态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其影响的净效应取决于两种影响的方向与大小。随后,文章构建由经济增长方程、环境技术进步方程和生态效率方程共同组成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2000~2012年我国省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直接提高生态效率,还能够提高经济增长和环境技术进步间接提高生态效率,后者的效应大于前者,并且各区域的影响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莉  
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关怀伦理学为基础,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现代社会深受传统儒家伦理的影响,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与儒家伦理相契,但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需求,受儒家伦理影响的中国现代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恰恰缺失的是以正义伦理为基础的道德理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贤超  
欧美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史考察魏贤超一在12世纪前,整个西方还没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但是,从事高等教育的学者与机构早在古希腊就有了,如苏格拉底、伊索克拉底(Isocrates)及其创办于公元前392年的教授雄辩术的学校,柏拉图及其阿卡的米学园(Acad...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志伟  
倪德卫在其孟子思想的探究中,提出“意志无力”的问题以切入孟子心性哲学的内在机理,从而以一种普遍性的问题意识重构了孟子以具体事例呈现的一系列道德哲学问题。意志无力是在道德认知的前提之下出现的一种较为特殊的道德行为模式,道德认知是确定是否陷入意志无力状态的一个先决条件,同时古希腊哲人认为充分的道德认知可以消解意志软弱,而中国先秦儒家尤其是孟子却明确意识到仅有道德认知并不能完全解决意志无力的问题,还必须考虑情感、意愿和欲望与道德认知的综合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晶  
通过对情感体察善恶的内在过程、情感体察善恶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强大的道德行动能力形成对情感特性的内在要求依次进行现象学分析发现,情感可以本质直观到先天价值和价值秩序,而情感体察善恶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价值的正负属性和价值等价的高低进行判断的过程。情感善恶体察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建立在情感之“正”“中”“诚”的基础上,而强大的道德行动能力需要情感之“坚”来加以保障。学校可以通过呵护并继续发展个体基础性的正向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诚心正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合理表达情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味,来培养学生的正向情感、真诚情感、中和情感、坚定情感,以此来保障情感德育的有效施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叶烽   王嘉瑞   丁预立   潘意文   吴湘华  
市场是否挤出了信任是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的经验品模型模拟了“有市场”环境,同时运用组内设计和数据平移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博弈结构完全相同的模型来刻画“无市场”环境,并设置了七个实验局分别剥离了市场中的语言描述、消费者选择权、商家定价权三个要素,从而全面对比了“有市场”与“无市场”时信任水平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首先,市场能够有效提升信任水平,市场与信任可形成正反馈,这进一步凸显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消费者选择权与商家定价权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对称,其中消费者选择权是关键因素,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于构建一个良性有效率的市场尤为重要;再次,声誉是消费者选择权促进信任水平提升的重要渠道。本文加深了我们对市场自由竞争本质以及市场机制运行的理解,并为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要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保障消费者权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启欢  杨朝军  
指数流动性噪声是影响指数是否适合充当标的物的重要因素 ,指数流动性噪声越大 ,则衍生品对其进行复制和套利的误差就越大 ,因此一个好的标的指数应该具有很低的流动性噪声水平。本文实证了上证 1 80指数流动性噪声水平 ,发现 :① 1 80指数的整体流动性噪声水平很低 ,适合充当标的指数 ;② 1 80指数中的成分股权重越大 ,产生的噪声成分越少 ,建议上交所对上证 1 80成分股的权重比例进行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邵军  
本文借助动态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了中国引资规模的扩大对东亚主要经济体外资流入规模的影响。对全体样本的考察显示,中国确实对东亚主要经济体的外资流入总量产生了转移效应,但若是剔除香港地区,中国因素则转变为积极影响。我们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与香港地区流入外资的"过境投资"的特殊性质有关。深入的分析表明,由于地区异质性的存在,中国因素对于各经济体的具体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为民  杨行昌  
对于学位授予中道德素质要不要考察、考察什么和怎么考察的三种观点进行了辨析,认为:学位授予与道德素质考察不是“完全无关”而是现实相关;不是“单一相关”而是多因素相关;不是“简单相关”而是复杂相关,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贾玉超  
在道德教育领域,伦理和道德经常被人们视为可互换的同义词。然而,它们之间的差异或许远远超出传统的看法。作为一个古典概念,伦理指向风俗或习惯。古典伦理主要聚焦于人的品格,回答“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是对主体的评价性解释。基于古典伦理概念的伦理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好人或高贵的人。与伦理相对应,道德则是一个现代概念,它指向行动的原则或规范。现代道德主要关注人们彼此负有的道德义务,回答“一个人应该如何行动”,是对行动的规范性解释。基于现代道德概念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人们认识那些约束行动的道德原则,从而遵守道德原则。一个行动是否正当,取决于这一行动所依据的最终原则。区分伦理和道德概念是区分道德教育的美德进路和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进路的关键。如果说,美德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主体评价行动,那么现代道德理论则是根据行动来评价道德主体。在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尤其是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未来一代对于“道德何为”、“什么是秩序良好的社会”等问题的思考,从而助力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完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于泽元  王丹艺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森  
拉美模式考察彭森1995年年中,笔者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代表团考察了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三国。我们在考察访问中深切地感受到,拉美三国在发展和改革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一、拉美各国的经济发展步入稳定增长轨道拉美国家在70年代大多经历过一个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