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7)
2023(14451)
2022(12093)
2021(11441)
2020(9631)
2019(22124)
2018(22161)
2017(41833)
2016(22597)
2015(25138)
2014(24944)
2013(23870)
2012(21593)
2011(19293)
2010(19295)
2009(17576)
2008(17191)
2007(14935)
2006(13086)
2005(11587)
作者
(58925)
(49177)
(48784)
(46622)
(31139)
(23167)
(22407)
(19052)
(18857)
(17387)
(16805)
(16711)
(15585)
(15246)
(15228)
(15200)
(14462)
(14389)
(14211)
(13986)
(12121)
(11851)
(11786)
(11396)
(11092)
(10939)
(10926)
(10832)
(9863)
(9572)
学科
(82649)
经济(82512)
管理(66959)
(59177)
(50681)
企业(50681)
方法(35072)
数学(30316)
数学方法(29798)
(25687)
中国(24909)
(23711)
(22846)
业经(20774)
地方(17042)
(15767)
(15697)
银行(15681)
农业(15338)
(15134)
金融(15131)
(15030)
(14980)
理论(14974)
(14962)
财务(14887)
财务管理(14848)
企业财务(14095)
(13852)
贸易(13842)
机构
大学(297678)
学院(296409)
(120560)
经济(117899)
管理(115969)
理学(99248)
理学院(98180)
管理学(96483)
研究(96438)
管理学院(95881)
中国(75409)
(62068)
(61723)
科学(55202)
财经(47198)
中心(47018)
(46162)
(45406)
(42932)
(42584)
研究所(40539)
(40251)
业大(39926)
师范(39866)
北京(38665)
经济学(37350)
(36236)
(35865)
财经大学(35188)
经济学院(33493)
基金
项目(199708)
科学(159429)
研究(152484)
基金(145197)
(124847)
国家(123761)
科学基金(108079)
社会(97506)
社会科(92285)
社会科学(92266)
(78076)
基金项目(76640)
教育(72723)
自然(67982)
自然科(66394)
自然科学(66377)
(65938)
自然科学基金(65168)
编号(62841)
资助(57691)
成果(52127)
重点(45420)
(45405)
课题(43801)
(42865)
(42812)
(42565)
国家社会(40521)
教育部(40077)
创新(40062)
期刊
(134433)
经济(134433)
研究(91088)
中国(65881)
(49674)
管理(45337)
教育(42868)
学报(39923)
(39093)
科学(37912)
大学(32815)
(31056)
金融(31056)
学学(29959)
技术(29214)
农业(26046)
财经(23201)
业经(21832)
经济研究(20549)
(19976)
问题(17343)
图书(16758)
理论(14191)
(13828)
职业(13686)
(13338)
财会(13145)
(13006)
论坛(13006)
(12999)
共检索到454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刘超  
普通高考与“职教高考”制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考生个人意愿、条件,将准备接受下一阶段教育的考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选拔分流到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2014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在选拔分流的依据、方式、理念三个方面深化改革,在满足考生对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与合理预期,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将高考综合改革成功经验融入“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中,推进技能考试体系建设,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入学途径,引导考生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适配衔接发展,对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分流的科学性、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全愈  
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一是"一流考生"等于"一流学生"吗;二是"学什么考什么"还是"考什么学什么";三是大学"追"学生还是学生"追"大学;四是考"开卷作文"还是考"闭卷作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林狮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无论考试的机制和内容,还是考试的方法、程序、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是:要确立适合自己国情的大学招生制度;淡化高考的竞争性,变应试教育为人格教育和能力教育;加强和改善升学指导;强调公平性,做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慧洁在《解放日报》4月11日撰文指出,从表面上看,高考是招收新生的一种考试。但高考不仅仅是教育考试,还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高考还具有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功能。实际上,现在高考的很多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在考场上的集中体现。因此,减少高考的负面影响,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教育、考试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也因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光华  吴维维  
通过对2017年浙江省新高考录取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一些选考科目组合选考人数偏少,学生选考较少考虑大学专业科目要求,1/4的学生并非出于兴趣选择选考科目,新高考在让学生进入理想专业方面仍不尽人意,没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学习基础。建议高校根据大类招生要求对选考适当限制科目的任意选择性;继续扩大三位一体招生规模;在报考方面采取大类专业报考,给予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根洲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不能仅停留在数量维度占据"半壁江山",而是要实现质量维度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齐头并进",构建职教高考制度则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职教高考适应性与选拔性的矛盾关系中,适应性居于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职教高考不需要选拔性。中等职业学校升学端口的完全开放会使职教高考的选拔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职教高考必须处理好适应性与选拔性之间的关系,寓选拔性于适应性,以适应性引领选拔性。具备适应性与选拔性双重特征的职教高考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招收到合适的优秀生源,从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地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面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构建考生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靖宇  
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秉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实践认识论,考察江苏样本,推进新高考“3+1+2”模式行稳致远,要构建科学选科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选考科目偏差的问题,推进国家选才要求、学生成才需求和社会公平追求有机统一;要完善多元综合的招生体系,强化高考综合改革目标性和公平性的统一,兼顾弱势人群的机会公平与较好资质禀赋特别是智力超强人群的结果公平;要发挥高考评价的导向效应,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着力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教学生态;要筑牢平安高考的底线思维,适应疫情常态化和新兴科技革命挑战,稳定社会预期,突出数字赋能,提升应急处置规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靖  刘超  柳桢  
职教高考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主要集中在完善考试功能、加强省域统筹和强化生源引导三个领域。完善功能通过对技能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深度构建,提升选拔分流效能、畅通升学通道,是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基础;省域统筹在职教高考建设中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职教资源合理配置,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源引导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潜在生源的特征分析及分类引导,帮助其明确发展方向和定位,以促进人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笙年  徐国庆  
台湾地区的职教高考制度理念先进、结构严谨,对于大陆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具有借鉴意义。台湾地区职教高考制度依据其专业群规划科目,其内容偏向考查基础性和迁移性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核心知识,其招考分离的特点赋予了学生和高校双向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技术学科建设为职教高考制度提供了便利。大陆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需要以宏观课程建设为前提,注重考查基础与核心知识,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三大教育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学铁  邢光军  
我国现行招生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其在教育性质、结构模式、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体制机制、质量效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阐述了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和存在的不利因素,分析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特点,并针对高等教育实际提出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实施多样化的招生宣传方式、完善多维度的招生工作机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茂波  孟新杭  高芳  
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必须明晰职教高考制度的价值属性、功能定位及实践样态。基于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职教高考制度具有促进类型发展的工具性、促进就业导向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性、保障职业潜能评估的科学性等价值属性。据此,促进职业教育直面社会的需求、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立交融合、保障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生源质量、保障职业教育升学路径的公平有效是职教高考制度的功能定位。实践中,职教高考制度应呈现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多样的招考录取路径、以能获取职业能力为考核标准、考试录取过程公开透明的样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博  
自2014年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来,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14个省份。新高考的制度结构为"两依据一参考",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增加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和选择带来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物理选考遇冷"等改革难点的出现。通过剖析影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发现,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势、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都有利于持续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增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以及选考科目之间的协同性;激励高校和学生发挥选择自主权,加强科目组合、评价标准、选择顺序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高学生和高校相互选择的契合性;重点加强省级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考试招生治理能力,推进新高考的制度结构和制度功能逐步成型成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广天  王珏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包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在内的多个省市都推出了"3+3"的高考改革方案,即除语数外三科外,学生可以在理化生、政史地等学科中任选三科计入高考总分。这种选修选考模式与美国的AP课程体系有相通之处,但正在进行改革的AP课程更为强调学习内容分层细化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程度更高。本文以AP物理课程为例介绍了本次AP课程改革的特点,并结合目前我国的高考选修选考模式提出了可供借鉴之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书成  张茂聪  
进入新世纪之后,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又迎来了新的改革热潮。斯腾伯格以其成功智力理论为基础对SAT进行了改进。他认为影响大学成功的不仅仅有分析推理技能.还有创造性技能扣实践性技能。为了对创造性技能和实践性技能进行测量。他在原有的SAT基础上增加了附加测试。使其更加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