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3)
- 2023(3304)
- 2022(2859)
- 2021(2793)
- 2020(2311)
- 2019(5506)
- 2018(5843)
- 2017(9106)
- 2016(5299)
- 2015(5727)
- 2014(5796)
- 2013(5486)
- 2012(5016)
- 2011(4665)
- 2010(5217)
- 2009(4903)
- 2008(4923)
- 2007(4307)
- 2006(4356)
- 2005(4258)
- 学科
- 济(17268)
- 经济(17230)
- 管理(13877)
- 业(11577)
- 企(10286)
- 企业(10286)
- 制(9353)
- 中国(7438)
- 体(6538)
- 财(6425)
- 农(5747)
- 体制(5682)
- 银(5453)
- 银行(5449)
- 教育(5414)
- 行(5287)
- 业经(5078)
- 税(4586)
- 融(4571)
- 金融(4571)
- 税收(4426)
- 收(4378)
- 制度(4237)
- 度(4237)
- 地方(4191)
- 理论(4075)
- 学(3867)
- 方法(3801)
- 教学(3684)
- 农业(3404)
- 机构
- 大学(68605)
- 学院(66880)
- 研究(26868)
- 济(26438)
- 经济(25708)
- 中国(22336)
- 管理(22336)
- 理学(17362)
- 理学院(17100)
- 财(17080)
- 管理学(16829)
- 管理学院(16652)
- 京(15781)
- 科学(14238)
- 江(13763)
- 所(13579)
- 中心(12520)
- 研究所(11684)
- 财经(11385)
- 范(11281)
- 师范(11200)
- 北京(10607)
- 省(10381)
- 州(10339)
- 农(10230)
- 经(10219)
- 院(9684)
- 教育(9484)
- 师范大学(9081)
- 银(8482)
共检索到13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志刚 张韦韦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布以来,"改革"成为社会各领域发展主基调。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中,高考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枢",高考集聚了最深层次的矛盾,最为错综复杂,也最为牵动人心。高考改革如何进行,考验着政府教育改革的决心,也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迈入扩招"后时代"的高考改革,已经积聚了足够的改革能量,正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许仁兰
阐述了 2 1世纪高等教育的特点 ,对高校扩招后高校图书馆如何深化改革 ,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培养新型人才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扩招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扬南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育的决心。落实《方案》要求,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新定位,明确改革总体目标和要求,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根本转变;需要在政策保障下,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实现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发展,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育人机制创新,通过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办学新格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70年的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近年来也面临着显著的生源危机与百万扩招生源压力。随之催生了"职教高考"制度构建的现实价值逻辑:化解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供需矛盾、克服扩招生源压力与生源危机主客矛盾、消除晋升需求与封闭办学内外矛盾。"职教高考"制度构建面临着"自主"招生与招生"自主"相冲突、"文化+技能"与"技能+文化"相矛盾以及"传统生源"与"非传统生源"相差异等现实困境。百万扩招下的"职教高考"制度构建,需要对标"高考",建立"职教高考"统一考核机制;正视生源差异,合理制定"文化+技能"考核比例;分层组织培养、分层教学、分层考核、分层管理,从而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现代"职教高考"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春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发布,这是中央审议通过的首个关于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新要求。《意见》提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标志着预算绩效管理从探索试点阶段向全面实施阶段的转变。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对于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好预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 全面实施 全覆盖 预算编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第一个春天,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于2019年3月1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正式表决通过,并定于2020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外商投资法》的出台表明了我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体现出我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对外开放、推动全球化互利共赢的新姿态,标志着我国已迈向全面开放、制度型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
关键词:
外商投资法 制度型开放 内资企业 便利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轩仪
教学质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的生命线。对网络教育学院而言,教育质量同样是生存之本。影响网络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网络课程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不难理解,网络课程的优劣往往也成为各网院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的“试金石”。从长远发展看,哪个网院的资源建设搞得好,网络课程受好评,甚至成为品牌,这个网院的生命力就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就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啸
碳足迹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双碳”目标实现,我国于2024年6月出台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国气候事业进入了碳足迹管理的新时代。该实施方案提出了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两阶段目标,并具体部署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碳足迹工作体系、推动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互信、持续加强产品碳足迹能力建设。碳足迹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当前我国碳足迹管理仍面临着标准化建设、数据准确性、基础支撑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及国际交流对话等方面的挑战,未来我国应加强碳足迹管理制度建设,弥补上述缺陷和不足,不断完善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报告还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表明我国将开启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新时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啸
碳足迹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双碳”目标实现,我国于2024年6月出台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国气候事业进入了碳足迹管理的新时代。该实施方案提出了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两阶段目标,并具体部署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碳足迹工作体系、推动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互信、持续加强产品碳足迹能力建设。碳足迹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当前我国碳足迹管理仍面临着标准化建设、数据准确性、基础支撑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及国际交流对话等方面的挑战,未来我国应加强碳足迹管理制度建设,弥补上述缺陷和不足,不断完善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如前
一 上世纪90年代初,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关注。1998年,政府将实现大众化正式列为高等教育的近期发展目标。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政府又作出了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的重要决定。这一决定所产生的实际后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斐然
10月22日,"2019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国际会议"在上海开幕,本次会议以"增强数据价值·商业报告的未来"(Data Amplified·the future of business reporting)为主题,在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支持下,由XBRL国际组织主办,上海财经大学承办。来自各国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全球知名企业、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近300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才成
百万扩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怎么教"是当前高职院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深化"三教"改革是破解该问题的"关键一招"。"三教"改革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符合成人学习特征和需要,在实践中要注重扩招学生生源类型、学习动机、学历基础的分析、"双师三能型"教学团队打造、新型教材建设和行动导向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等的改革与综合运用。
关键词:
百万扩招 “三教”改革 学生中心 赋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