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1)
- 2023(11102)
- 2022(9342)
- 2021(8621)
- 2020(7057)
- 2019(15530)
- 2018(15051)
- 2017(28799)
- 2016(16008)
- 2015(17682)
- 2014(18006)
- 2013(17469)
- 2012(16447)
- 2011(15014)
- 2010(15666)
- 2009(14925)
- 2008(15075)
- 2007(13800)
- 2006(12685)
- 2005(12001)
- 学科
- 济(64453)
- 经济(64348)
- 管理(52556)
- 业(45413)
- 企(38457)
- 企业(38457)
- 方法(21711)
- 财(20579)
- 制(20260)
- 中国(19213)
- 农(18851)
- 数学(17697)
- 数学方法(17416)
- 地方(16312)
- 业经(15754)
- 学(13449)
- 银(13217)
- 银行(13204)
- 行(12666)
- 体(12420)
- 融(12286)
- 金融(12283)
- 策(12130)
- 理论(12026)
- 农业(12002)
- 教育(11457)
- 务(11386)
- 财务(11352)
- 财务管理(11320)
- 贸(11152)
- 机构
- 大学(233752)
- 学院(231963)
- 济(97822)
- 经济(95357)
- 管理(86720)
- 研究(82154)
- 理学(72856)
- 理学院(72001)
- 管理学(70914)
- 管理学院(70431)
- 中国(63328)
- 财(52294)
- 京(49339)
- 科学(45383)
- 所(40026)
- 江(39416)
- 财经(38982)
- 中心(37621)
- 研究所(35368)
- 经(35100)
- 农(32948)
- 范(32505)
- 师范(32265)
- 北京(31310)
- 州(30464)
- 经济学(30419)
- 院(30316)
- 财经大学(28551)
- 业大(28496)
- 经济学院(26996)
- 基金
- 项目(144678)
- 科学(115752)
- 研究(112421)
- 基金(104884)
- 家(89254)
- 国家(88459)
- 科学基金(76588)
- 社会(72670)
- 社会科(68813)
- 社会科学(68804)
- 省(56269)
- 基金项目(53581)
- 教育(53001)
- 划(47166)
- 编号(46863)
- 自然(46186)
- 自然科(45080)
- 自然科学(45065)
- 自然科学基金(44264)
- 资助(42567)
- 成果(40874)
- 课题(33855)
- 重点(33186)
- 部(33153)
- 制(32858)
- 发(31867)
- 创(30108)
- 国家社会(30068)
- 性(29987)
- 教育部(29033)
- 期刊
- 济(120708)
- 经济(120708)
- 研究(79955)
- 中国(53777)
- 财(41466)
- 管理(34441)
- 教育(34377)
- 农(31118)
- 学报(30334)
- 科学(29957)
- 融(27900)
- 金融(27900)
- 大学(24403)
- 学学(22432)
- 财经(20188)
- 农业(20177)
- 技术(19629)
- 业经(18301)
- 经济研究(18049)
- 经(17461)
- 问题(15053)
- 贸(12680)
- 理论(10898)
- 图书(10869)
- 国际(10727)
- 坛(10716)
- 论坛(10716)
- 版(10650)
- 现代(10563)
- 技术经济(10408)
共检索到375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禹薇 胡中锋
考试公平还是区域公平是高考招生政策公平性论争的关键。根据罗尔斯的正义论,考试公平的适用前提是教育公平,否则只能是形式上的公平。区域公平要求高考招生对西部进行倾斜,是机会均等原则的本来要求,也是补偿原则的现实体现。空间分化、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教育资源配置等事实表明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这是实施高考差别招生政策的根本原因。尽管高考扩招显著提高了所有省份的入学率,但东西部差距依然较大。不过,高考招生区域差异政策也取得了实质成效,在精英大学入学率方面,东中西部已不存在实质性差异,该政策在保证区域公平的同时也实现了优秀人才选拔的目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希伟
高考制度作为一项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考试制度,本身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目前,在浙、沪试点高考招生制度的创新价值在于赋予学生充分选择权、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激活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调整;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程度的应试主义、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基础的匹配问题、分数不等值、考试效度与区分度问题等。为此,建议浙江将选考时间减少至两次、推迟高考选考时间安排,并限制某选考科目第一次获得满分者不得再参加第二次考试;上海可以考虑扩大高考选考科目的分值区间;两地应加强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结构匹配问题研究。
关键词:
新高考制度 招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全愈
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一是"一流考生"等于"一流学生"吗;二是"学什么考什么"还是"考什么学什么";三是大学"追"学生还是学生"追"大学;四是考"开卷作文"还是考"闭卷作文"。
关键词:
高考 招生 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向明 张金福
本文认为,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只有解决好统一与多样的问题,才能满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需要。高考招生制度的多样化问题主要体现在选拔录取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尺度的多元化、考试机会的多次性等方面。
关键词:
高考招生制度 多样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金芳
高考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公正选拔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高考招生制度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事关教育全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我国未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实现"教、考、录"三者相对分离,逐步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是国家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高考招生制度广遭社会诟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趋强烈,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动因,是它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且其公平性亦受到严峻挑战。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入学机会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而且高校分层分类显著,将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唯一依据,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其次,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中小学校的教育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恢复高考40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体现在:选拔标准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重视全面发展;考试科目从零散、分科走向融合,强调能力立意;考试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注重综合评价;招生录取从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实施阳光工程;招生计划从质量优先走向综合考量,实施政策补偿。高考改革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呈现出注重科学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公平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宏观环境的变化,各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与分化的利益诉求,对高考招生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提出的变革需求,成
关键词:
高考改革 价值取向 政策文本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诗亚
在高考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的优惠政策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条件,为尊重民族差异、体现民族平等和教育公平原则而实施的,对于提高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反思问题症结之所在,本文提出的对策为:应采取国家统筹与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应采取入口不限、出口把关、诊断学习、经费包干的策略;应在综合性大学设置民族院系等。
关键词:
优惠政策 少数民族 高考招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景安磊
高校考试招生照顾政策是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考试招生照顾政策不断发展演变且具有明显的时代逻辑:照顾群体主要包括产业工人、工农干部、革命军人、少数民族学生和华侨学生;政策目的是保证政治力量,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基本特点是贯彻阶级路线,为工农开门,强调考生的政治成分;主要方式有从宽录取、优先录取、加分录取、降分录取、免试保送、内部推荐、"十六字"招生办法等。
关键词:
考试招生 照顾政策 历史逻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申培轩 李艺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一系列复杂的制度变迁活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本文力图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审视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变迁的路径,思考山东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高考招生制度 改革 路径分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乃祝 肖地楚
教育公平是教育系统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评价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要素。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若干年里,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转型期,作为体现教育公平核心范畴的高考招生制度成为了社会议论的焦点,其公平性问题被大家高度关注,如何解决高考招生改革中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为国家更好地选拔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虹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大学教育改革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大学必须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回应和制度安排:在招录体制上,以科学选择合适人才作为招录理念,并在招考目的、招考路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策略上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诸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华中
随着成人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变迁,如何规范和引导上海各成人高校招生计划编制的管理,统筹本市高校各类招生计划之间的关系,确保招生规模和办学条件的相适应,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定位清晰、协调发展的格局。以上海地区2010—2015年的招生计划编制与执行情况为研究范围,通过调研、分析、总结,最终进一步促进上海市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升高校成人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上海 成人高等教育 招生计划编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湖滨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考招生现状,指出当前我国高考招生模式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阐述了改革和深化现有高考招生模式的意义,并提出深化现有高考招生模式、探寻高考招生新模式,以及实现多种招生模式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考 招生模式 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