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1)
- 2023(13236)
- 2022(11736)
- 2021(10954)
- 2020(9319)
- 2019(21397)
- 2018(21296)
- 2017(40903)
- 2016(22681)
- 2015(25578)
- 2014(25602)
- 2013(25321)
- 2012(23258)
- 2011(21030)
- 2010(21094)
- 2009(19712)
- 2008(19194)
- 2007(17002)
- 2006(15188)
- 2005(13777)
- 学科
- 济(85009)
- 经济(84868)
- 管理(69259)
- 业(63008)
- 企(53631)
- 企业(53631)
- 方法(37870)
- 数学(32174)
- 数学方法(31752)
- 财(25034)
- 农(23396)
- 中国(22984)
- 制(21434)
- 学(20686)
- 业经(20046)
- 地方(17021)
- 务(15387)
- 理论(15367)
- 财务(15313)
- 财务管理(15276)
- 农业(15274)
- 贸(14736)
- 贸易(14726)
- 银(14685)
- 银行(14629)
- 企业财务(14493)
- 体(14491)
- 和(14415)
- 易(14296)
- 环境(14031)
- 机构
- 大学(323240)
- 学院(318678)
- 管理(125181)
- 济(122541)
- 经济(119610)
- 研究(108792)
- 理学(107622)
- 理学院(106401)
- 管理学(104515)
- 管理学院(103946)
- 中国(81311)
- 京(70004)
- 科学(68381)
- 财(60290)
- 所(55273)
- 农(54486)
- 研究所(50089)
- 中心(49491)
- 业大(49481)
- 江(49033)
- 财经(46992)
- 北京(44382)
- 农业(42802)
- 经(42516)
- 范(42107)
- 师范(41633)
- 院(39570)
- 州(39190)
- 经济学(36048)
- 财经大学(34865)
- 基金
- 项目(216724)
- 科学(169312)
- 研究(157778)
- 基金(156649)
- 家(137162)
- 国家(136004)
- 科学基金(115982)
- 社会(97545)
- 社会科(92217)
- 社会科学(92192)
- 省(84665)
- 基金项目(83032)
- 自然(76614)
- 自然科(74761)
- 自然科学(74740)
- 自然科学基金(73405)
- 教育(72460)
- 划(71818)
- 资助(64894)
- 编号(64483)
- 成果(53829)
- 重点(48597)
- 部(47690)
- 发(45364)
- 课题(44905)
- 创(44851)
- 创新(41889)
- 科研(41624)
- 制(41447)
- 教育部(40694)
- 期刊
- 济(139195)
- 经济(139195)
- 研究(97853)
- 中国(65356)
- 学报(54326)
- 农(49787)
- 科学(48680)
- 管理(47468)
- 财(46908)
- 大学(40933)
- 教育(38650)
- 学学(38174)
- 农业(33761)
- 融(29059)
- 金融(29059)
- 技术(26928)
- 财经(23228)
- 业经(22050)
- 经济研究(20965)
- 经(19681)
- 图书(19100)
- 问题(17981)
- 业(16812)
- 理论(16469)
- 科技(15723)
- 版(15703)
- 实践(15164)
- 践(15164)
- 技术经济(14653)
- 现代(14313)
共检索到480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凤 甘犁 杨小玲
关于填报志愿的时间,从考生总录取率考虑,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估分填报优于考前填报,但知分填报和估分填报的"高分低录"或"高分落榜"现象比考前填报更严重。从高校招生质量来说,考前填报优于知分填报,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随着分数信息的增多,考生总体录取率在不同录取机制下的差异愈加明显,完全平行志愿优于不完全平行志愿,不完全平行志愿优于梯度志愿,并且"高分低录"或"高分落榜"现象会随着平行志愿的引入有所改善。但在完全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下,考生的第一志愿录取率比不完全平行志愿和梯度志愿更低。考生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的概率在知分填报时最高,在考前填报时最低。改变志愿填报时间比改变录取机制的政策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高考 志愿填报 录取机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康乐 哈巍
中国高考的志愿填报方式近年来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变革。本文利用来自搜学网的高考录取分数数据,结合2005—2011年间各省志愿填报方式改革的自然实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不同志愿填报方式下考生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匹配质量。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从"考前填报"到"估分填报",再到"知分填报",从"顺序志愿"到"平行志愿"的改革,使得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范围显著变"窄",这意味着志愿填报方式的改革带来录取分数范围的收敛。加之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并未出现集体性错配,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一轮改革提高了中国高考的匹配质量。
关键词:
高考志愿填报 匹配 政策评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大红 张彩虹 骆耀峰
在我国现行高考志愿填报中,存在着偏好和公平性方面的扭曲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现行志愿填报制度和模式存在重要缺陷,本文以尊重偏好、体现公平为立论,在分析和研究现行志愿填报制度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选择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全志愿填报模式。
关键词:
高考志愿 偏好 公平 全志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斌珍 钟笑寒
本文关注高考志愿填报机制对优质大学学生质量的影响。我们首先论证由考前报改为考后报并引入平行志愿的改革模式可以带来事后的效率与公平("高分高就"),但未必增加事前的效率与公平("高能高就"或"高偏好高就")。基于某顶级学院的学生数据,利用各省历年志愿填报机制的变化,我们从实证上验证了这一假说:相对于考前无平行志愿的制度,该学院在考后填报制度下招收的学生高考成绩更高,但以大学学业衡量的学习能力或兴趣并没有更高。
关键词:
高考 择校机制 匹配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在丽 秦玉学
2014年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核心内容之一是实行"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这种模式与以往录取模式最大的区别是凸显专业优先的理念,以一个专业(类)加一个学校为投档单位,考生志愿录取时按专业投档。作者在山东省济南市和潍坊市选取了4所高中学校,以其2017级高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从选报学校和专业时的关注重点、选择专业及学校的决定因素等方面探索"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的影响因素。在文章的最后,提出改革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凤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比较分析了梯度志愿、平行志愿与实时动态志愿之间的优劣,然后基于经济学理论为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提出了一种改革方向。基本结论如下:(1)不完全信息的梯度志愿应该在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中逐步淘汰。(2)平行志愿推进了公平与效率,但还存在继续改进的空间。(3)实时动态志愿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更重要的是,当赋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时,它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填报模式。因此,实时动态志愿可能将成为我国志愿填报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小娟 孙绍荣
文章基于传统志愿和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依据考生填报志愿的真实偏好和考生分数名次号,分别建立了传统志愿填报概率模型和平行志愿填报概率模型,考生在信息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计算出被高等学校录取的概率,提高考生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高考录取的可能性。与传统志愿填报模式相比,平行志愿模式增加了被投档的机会和录取几率、提高了考生报考志愿的满意度。
关键词:
志愿选择 录取模式 决策分析 概率模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颖
在高考录取中,公平与效率是必须兼顾的两个原则。长期实行的"志愿优先"录取机制则在公平和效率上都有所缺失。新推行的"平行志愿"机制则能够弥补该不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向改进。为保证新机制发挥实效,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
关键词:
平行志愿 高考录取 公平 效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处辉 余晓静
受诸多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高考考生/家长常出现志愿选择上的失误。为了解和改变这一现状,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组织了对2003年应届考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考考生/家长由于缺乏对大学,尤其是对专业的了解,相当一部分考生得不到科学的升学指导;从亲子比较来看,子女对个人事务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道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被大多数家长所忽视,这直接影响到子女价值观的形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厉浩
高考平行志愿是一种志愿设置模式,更是一种招生录取机制。江苏等省市通过平行志愿的改革实践,完善了高校招生工作。但目前的平行志愿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应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起"一档多投"、自主选择的招生制度,赋予高校和考生更多的选择权。
关键词:
高考 平行志愿 一档多投 招生自主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晋
近年来,高职招生竞争日趋激烈,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招生宣传的信息渠道和考生填报高职志愿的取向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为做好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职招生 宣传渠道 填报志愿 调查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宇川 丁延庆
本轮高考录取机制改革,主要表现为投档方式从院校平行志愿改革为专业组平行志愿或专业平行志愿。基于2019、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重庆、河南五省(直辖市)高考录取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专业组和专业平行志愿改革的平均效应均是提升考生与本科高校之间的录取匹配质量;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更有利于考生与“双一流”建设高校之间的匹配,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更有利于考生与双非高校之间的匹配;大多数情况下,专业组平行志愿改革对录取匹配质量的影响程度小于专业平行志愿改革。
关键词:
新高考 录取机制 匹配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教育最关民生,高考尤甚。高考改革太过被舆论关注,给教育带来的是难以承受之重。有人就说,现实中,没有比高考更牵动国人的神经,高考之折磨人,不仅在于考试本身,还在于叫人愁肠百结的填报志愿,在于制度设计和执行中的公平公正能否达到至善。尤其是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上大学难的问题基本解决,人们对上好大学的期待更加迫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科岩 刘岩
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弘扬大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新时期,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应从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及相关保障机制、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和项目建设等途径来推动。
关键词:
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大学生 高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侯定凯 张美娇 李小娜
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法,分析2008年平行志愿录取政策对上海考生和学校的影响,同时针对平行志愿政策下如何扩大考生利益、如何保证高校之间的有序竞争,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平行志愿 考生满意度 高校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