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7)
- 2023(7544)
- 2022(5708)
- 2021(5047)
- 2020(4364)
- 2019(9559)
- 2018(9557)
- 2017(18184)
- 2016(10020)
- 2015(10775)
- 2014(10892)
- 2013(10463)
- 2012(9440)
- 2011(8425)
- 2010(8687)
- 2009(8062)
- 2008(8183)
- 2007(7516)
- 2006(6872)
- 2005(6786)
- 学科
- 济(40120)
- 经济(40065)
- 业(26544)
- 管理(26504)
- 企(21064)
- 企业(21064)
- 中国(14045)
- 方法(13542)
- 农(12386)
- 数学(11214)
- 数学方法(11000)
- 财(10439)
- 业经(10168)
- 制(9934)
- 学(9627)
- 地方(8507)
- 农业(8186)
- 银(8168)
- 银行(8155)
- 行(7820)
- 融(7343)
- 金融(7343)
- 理论(6996)
- 体(6980)
- 发(6388)
- 贸(6250)
- 贸易(6242)
- 务(6234)
- 财务(6206)
- 财务管理(6193)
- 机构
- 大学(138375)
- 学院(135993)
- 济(54674)
- 经济(53422)
- 研究(50440)
- 管理(47735)
- 理学(40068)
- 理学院(39577)
- 中国(38853)
- 管理学(38662)
- 管理学院(38395)
- 科学(30387)
- 京(30096)
- 财(28284)
- 所(25729)
- 农(25285)
- 中心(23385)
- 江(23310)
- 研究所(23152)
- 财经(21672)
- 业大(19967)
- 经(19673)
- 农业(19581)
- 范(19312)
- 师范(19091)
- 北京(19044)
- 州(18477)
- 院(18229)
- 经济学(17339)
- 省(16952)
- 基金
- 项目(88239)
- 科学(69604)
- 基金(64700)
- 研究(63807)
- 家(57319)
- 国家(56837)
- 科学基金(48177)
- 社会(41358)
- 社会科(39190)
- 社会科学(39180)
- 省(33871)
- 基金项目(32995)
- 自然(30516)
- 自然科(29902)
- 自然科学(29891)
- 教育(29667)
- 自然科学基金(29369)
- 划(28699)
- 资助(26141)
- 编号(24996)
- 成果(21944)
- 重点(20448)
- 部(19316)
- 发(18966)
- 性(18446)
- 课题(18263)
- 国家社会(17878)
- 创(17864)
- 科研(16842)
- 创新(16752)
共检索到221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建荣
高考形式的改革涉及许多方面。现已开始的一年二次高考应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完善。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更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应将高职高专的招生考试从统一高考中分离出来。今后大学入学考试应在全国统一高考的基础上 ,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给大学多一些自主权
关键词:
高考 形式 统一性 多样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华
日本现行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是由全国统一学力考试"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和各高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两个阶段组成。这种考试制度作为紧密联系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决了考生共性与个性、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以及中学教学的基础性和高校选拔的专业性等矛盾,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希伟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自2014年正式启动以来,在科目设置上经历了从增强选择性到收紧选择性的发展轨迹。选择性与统一性是高考科目改革的内在矛盾,不应过度推崇选择性、过度批判统一性。当前新高考增强科目选择性引发的大学理工类人才培养困境表明,物理、化学理应成为理工类招生专业的统一考试科目。生物纳入理工类招生专业统一考试科目为一种“不坏”的制度设计。学考科目纳入高校招生评价,具有了类似高考的选拔属性。传统高考文理分科模式,最根本的优势在于保障理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素养,此为其根本合理性与合法性所在。
关键词:
选择性 统一性 高考 学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克勇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 ,但多样化不是随意化 ,不能没有基本的质量标准。实现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改革的主导方向应是打破“大一统”,发展“多样性”,引导和鼓励高等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质量观 多样性 统一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中源 陈蒙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在属性决定了统一性的主导地位。把握统一性,尊重多样性,在二者协同发展中追求教学价值目标的同一性,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统一性 多样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向明 张金福
本文认为,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只有解决好统一与多样的问题,才能满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需要。高考招生制度的多样化问题主要体现在选拔录取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尺度的多元化、考试机会的多次性等方面。
关键词:
高考招生制度 多样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谁赢得高中,谁就赢得人才!本书从理论基础、全球比较、本土现状三重视角出发,提出了有别于文理分科、文理合科、文理不分的高中专业分化选修选考制度。作者以翔实的事实资料和深入的理论分析解答了一系列问题:如何看待美国、英
关键词:
高中课程 高考改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清华
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长期实行,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有难以克服的消极影响,寻找一种弥补的办法势在必行。分省考试与命题制度的形成,正是改革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产物,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但这种制度依然没有克服全国统一高考对学生素质发展不能全面导向的缺陷。作为辅助手段的高校自主招考,是高考体制的深层触动,有利于弥补高校教育个性缺乏的弊病。调查显示,统一与多样结合的制度,有利于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寻求弥补文化考试不足的办法,达到对教育的全面与个性导向,仍然是高考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考体制 多样化 教育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陈文娇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多样性的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而统一性的质量标准又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两种标准的和谐统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标准 高等教育质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赖海榕
地方制度多样化的发展是由各地综合条件差异所内在地决定的趋势,中央给定单一的制度模式会严重影响地方政府适应环境的能力。世界各国力图在维护中央统一规定的同时保障地方政府制度结构多样化发展。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做法,增加中央规定的灵活性,在法律和政策上保障和支持地方制度多样化的发展,促进地方的稳定与繁荣。
关键词:
地方制度多样性 中央规则统一性 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世允 刘金华 刘世玉
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义利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义利观具有了科学的内涵 ;在多种所有制条件下 ,有必要和可能形成一元化的义利观 ;探讨在多种所有制条件下社会主义义利观实现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义利观 所有制形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在政府很少干预、发展规模巨大背景下多样化与统一性的集成,是美国高等教育特点的集中表现。然而,这种统一性并不是外显的。本文主要研究了使美国高等教育趋向于统一发展的四种力量,即立法的管理力、认可的规范力、评估的指挥力和市场的引导力。这些力量及其作用与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及其发展状况是不同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统一性美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钢
当前我国高校招生主要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选拔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二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招生考试制度,三是老百姓对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的要求更为强烈。为此,要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建立基础教育与高考改革的联动机制,建立多样化考试评价体系,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招生考试的录取模式,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高考综合改革。
关键词:
多样化 评价 高考 素质教育
[期刊] 求索
[作者]
吕文利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行了深入阐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这是对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基础上的高度凝练,极其鲜明地指出了实现、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国历代都重视实现“大一统”,促成中华民族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传统王朝,其继承前代经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清朝“大一统”的多维实践,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在清代的具体展开,有着丰富的实践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中华文明 统一性 大一统 嵌入式互动
[期刊] 求索
[作者]
虞和平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根据地,有自己的地理区域范围,也有自己特有的区域文化艺术。中国共产党从实行自己抗日主张出发,广泛动员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投入到抗日救亡斗争中来,采取了各种社会动员方法,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文艺宣传,从而形成以宣传抗日为主旨的抗日文艺。这种抗日文艺既因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引领,而有统一的组织系统和共同的主题思想;又因采用各区域的文艺表现形式,而有各自的区域文艺特点,统一性和区域性的密切结合,使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文艺充分发挥了对民众的抗日动员作用;还因有新文艺与旧文艺的结合,而促使区域文艺发生现代性的转变。抗日根据地抗日文艺的这一特质,不仅证明了中共抗日动员方法的正确高效,也显示了文化统一性与区域相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
抗日文艺 统一性 区域性 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