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0)
- 2023(2347)
- 2022(2067)
- 2021(1848)
- 2020(1763)
- 2019(4087)
- 2018(3976)
- 2017(7150)
- 2016(3809)
- 2015(4062)
- 2014(3949)
- 2013(3950)
- 2012(3760)
- 2011(3443)
- 2010(3814)
- 2009(3700)
- 2008(3708)
- 2007(3472)
- 2006(3389)
- 2005(3397)
- 学科
- 济(15905)
- 经济(15874)
- 管理(10590)
- 业(9030)
- 企(7814)
- 企业(7814)
- 中国(5229)
- 制(4493)
- 农(4290)
- 财(4182)
- 方法(4147)
- 地方(3921)
- 学(3575)
- 关系(3424)
- 银(3339)
- 银行(3336)
- 业经(3267)
- 理论(3231)
- 行(3225)
- 数学(3179)
- 教育(3136)
- 数学方法(3039)
- 融(2842)
- 金融(2842)
- 体(2831)
- 贸(2795)
- 贸易(2789)
- 易(2686)
- 经济关系(2670)
- 对外(2644)
- 机构
- 大学(51990)
- 学院(49592)
- 济(20372)
- 经济(19835)
- 研究(19130)
- 管理(17625)
- 中国(16073)
- 理学(14043)
- 理学院(13864)
- 管理学(13513)
- 管理学院(13392)
- 京(12099)
- 财(12021)
- 江(10263)
- 科学(9971)
- 中心(9523)
- 所(9388)
- 财经(8498)
- 研究所(8092)
- 北京(8043)
- 州(7862)
- 范(7756)
- 师范(7702)
- 经(7603)
- 农(7546)
- 省(7406)
- 院(6905)
- 师范大学(6240)
- 财经大学(6183)
- 经济学(6109)
共检索到95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立峰
本文分析了恢复高考以来各省分数线演化的基本走势,并从高校招生数、高等教育资源和基础教育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原因,认为"倾斜的高考分数线"的形成与各地非均衡发展的经济、人口、文化、就业和教育资源配置及地理位置等息息相关,考试公平是一种理想方向,区域公平则是根据国情做出的现实选择。对于入学机会的分配,要区分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和非社会提供的教育机会,既要采取有效措施调控政府宏观政策带来的区域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也要尊重和保护地理位置等非社会因素提供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关键词:
高考 分数线 演变 成因 入学机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宏利 边帅 孙全亮 吕震宇
准确预测高校高考录取分数对高考志愿填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线上百分位作为录取测度,构建了用于预测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的长短时记忆网络,使用前4年的平均录取百分位和最低录取百分位作为输入,预测得到第5年最低录取分数。在河北本科一批理科2010至2017年各高校录取分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LSTM方法的预测结果大幅优于传统平均排位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建荣
高考形式的改革涉及许多方面。现已开始的一年二次高考应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完善。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更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应将高职高专的招生考试从统一高考中分离出来。今后大学入学考试应在全国统一高考的基础上 ,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给大学多一些自主权
关键词:
高考 形式 统一性 多样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鑫桥
本文关注高考分数线对于高校毕业生薪酬的影响。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中"首都大学生追踪调查"的数据,首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发现,较高的高考分数对高校毕业生薪酬存在显著促进作用",211工程"重点大学的学生相对于普通大学的学生在就业薪酬上存在显著优势;其次,运用清晰断点回归的方法研究发现,高考分数在一本线两侧的学生在本科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薪酬存在明显的跳跃;最后,运用模糊断点回归的方法研究发现,"211工程"重点大学相对于普通大学的高校毕业生在薪酬上不存在明显的跳跃。通过对多元线性回归、清晰断点回归、模糊断点回归的结果综合对比,提出关于分数线效应的假说:特定而明确的分数线存在某种效应,能够促使在该分数线两侧附近的个体在未来的就业薪酬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效应并非分数线两侧个体能力或各类资本的外显,而应将特定分数线当作一种地位性商品,但是模糊的分数线不具备这种效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海峰
异地高考是中国特殊国情下产生的招生考试难题,它与人口流动、户籍管理、高考移民等问题密切相关,由于受制于高校招生指标的分省投放,牵涉到外来考生与本省市考生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聚讼纷纭、意见分歧。观点对立双方唇枪舌剑、各有道理。如何化解异地高考的困境,许多人都开出了自己的药方,有些学者提出要改变高考分省命题、恢复全国统一教材和高考试卷,这样流动人口子女便可以随父母在任何一地或多地接受教育后回乡高考;或者实行统一录取体制,即完全按考试成绩来决定重点大学或部属高校的录取,这样就可以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我认为,上述设想愿望虽好,但实行起来很难。1952年建立统一高考制度的时候,考生只有5.9万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本文在回顾1949年中国大陆高考制度建立和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概述了1997“高考年”有关统一高考制度的争论和改革动向。指出在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择优录取大学生是一种理想,在实践中一时还难以做到,而以统一考试成绩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却行之有效;将高考权最终下放给地方和高校在目前也还是一种理想,只有在各方面配套改革的条件成熟以后才可推行。大学招考制度的演进存在着自身的内在逻辑,体现出某种客观规律。现阶段的高考改革虽要怀有理想,但更重要的是立足现实,坚持统一高考并不断对之加以改进
关键词:
大学,招考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希伟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自2014年正式启动以来,在科目设置上经历了从增强选择性到收紧选择性的发展轨迹。选择性与统一性是高考科目改革的内在矛盾,不应过度推崇选择性、过度批判统一性。当前新高考增强科目选择性引发的大学理工类人才培养困境表明,物理、化学理应成为理工类招生专业的统一考试科目。生物纳入理工类招生专业统一考试科目为一种“不坏”的制度设计。学考科目纳入高校招生评价,具有了类似高考的选拔属性。传统高考文理分科模式,最根本的优势在于保障理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素养,此为其根本合理性与合法性所在。
关键词:
选择性 统一性 高考 学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邹传锋
欧洲统一这个美妙的梦想在欧洲人心中萦绕已有数百年了。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优势,从此以资产阶级文明统一欧洲大陆成为欧洲几代政治家梦寐以求的目标。拿破仑对欧洲的征服和希特勒短命的“千年帝国”曾接近这个目标,但最终都失败了。战后,以法国政治家让·莫内为代表的一批富有远见的欧洲政治家鉴于世界大战中欧洲各个国家和民族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陆一萍 韦小满
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考生高考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必考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三个自选科目的成绩组成。其中,外语科目每年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本文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了现行高考分数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分数体系建构方案:必考科目采用测验等值和量表分数相结合的方式,自选科目采取标准设定和测验等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数报告。最后,本文从考试技术的角度建议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大力推动测验等值技术的应用,抓紧各学科题库的建设,全面优化高考分数报告。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分数体系 测验等值 题库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正确处理科学选才的教育功能与促进公平的社会功能的关系,是深化高考改革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基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高考的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体制机制等。高考承载着促进公平的社会责任,推进高考改革需要多方面改革的协同推进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关键词:
高考改革 科学选才 促进公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边新灿
林林总总的高考改革,它的社会动因和价值取向是什么?其演进遵循着怎样的内在逻辑?政治(经济)动因、教育动因和文化动因是高考改革的三大动因,社会也经历了相应的三个因素驱动阶段;公平选才和科学选是贯穿高考制度完善和改革演进的两条主线,其实质是公平和效益的关系。三个动因和两条主线构成了高考改革的内在逻辑,值取向的分歧点和统一点。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公平选才 科学选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克宁
国务院日前批准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是继《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出台后又一个重要的国土专项规划。战略提升国土资源治理能力"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在"十二五"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基础上,根据"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与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要求,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整治节地"两个战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克宁
国务院日前批准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是继《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出台后又一个重要的国土专项规划。战略提升国土资源治理能力"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在"十二五"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基础上,根据"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与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要求,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整治节地"两个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