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1)
2023(13484)
2022(11700)
2021(11114)
2020(9678)
2019(22213)
2018(22067)
2017(42384)
2016(23658)
2015(27031)
2014(27218)
2013(26393)
2012(24722)
2011(22386)
2010(22564)
2009(20921)
2008(20723)
2007(18881)
2006(16565)
2005(14918)
作者
(68751)
(57496)
(57136)
(54773)
(36609)
(27547)
(26328)
(22526)
(22026)
(21053)
(19518)
(19450)
(18416)
(18272)
(18171)
(18148)
(17867)
(17194)
(16813)
(16798)
(14426)
(14279)
(14186)
(13356)
(13162)
(12967)
(12912)
(12911)
(11779)
(11579)
学科
(90944)
经济(90827)
管理(66905)
(63355)
(51276)
企业(51276)
方法(43264)
数学(38429)
数学方法(37829)
(27197)
(26013)
中国(24770)
(19529)
地方(19246)
业经(19022)
(18910)
(18305)
贸易(18296)
(17781)
农业(17738)
(15859)
财务(15802)
财务管理(15759)
(15116)
理论(15106)
银行(15069)
企业财务(14917)
(14324)
(14128)
(14102)
机构
大学(331023)
学院(330490)
(132326)
经济(129243)
管理(125696)
研究(112295)
理学(107397)
理学院(106162)
管理学(104041)
管理学院(103411)
中国(85206)
(70089)
科学(69711)
(63263)
(60637)
(57589)
中心(54223)
(53354)
研究所(52040)
业大(51199)
财经(49050)
农业(47921)
(45283)
师范(44760)
(44362)
北京(44127)
(41771)
(40410)
经济学(39635)
技术(37101)
基金
项目(218067)
科学(170427)
研究(158651)
基金(156093)
(136760)
国家(135550)
科学基金(115254)
社会(97491)
社会科(92244)
社会科学(92217)
(86487)
基金项目(81697)
自然(76285)
教育(75912)
自然科(74500)
自然科学(74468)
(73875)
自然科学基金(73112)
资助(65853)
编号(65732)
成果(54964)
重点(49783)
(48795)
(46924)
课题(46753)
(45153)
科研(42643)
创新(42092)
大学(41776)
教育部(41450)
期刊
(146720)
经济(146720)
研究(98832)
中国(69354)
(54121)
学报(53950)
(50708)
科学(48207)
管理(46054)
教育(44900)
大学(40751)
学学(37935)
农业(36170)
(33365)
金融(33365)
技术(30928)
财经(24246)
业经(24015)
经济研究(23190)
(20867)
问题(19392)
(19303)
图书(17654)
(16473)
统计(16348)
(16274)
技术经济(16149)
理论(15634)
(14452)
实践(14224)
共检索到504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侯定凯  张美娇  李小娜  
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法,分析2008年平行志愿录取政策对上海考生和学校的影响,同时针对平行志愿政策下如何扩大考生利益、如何保证高校之间的有序竞争,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颖  
在高考录取中,公平与效率是必须兼顾的两个原则。长期实行的"志愿优先"录取机制则在公平和效率上都有所缺失。新推行的"平行志愿"机制则能够弥补该不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向改进。为保证新机制发挥实效,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廷斌  
教育部近日发布《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今年高考招生在志愿填报、招生简章发布等方面与去年相比有新变化。鼓励各地采用平行志愿投档为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努力降低新生报到流失率,教育部要求备地进一步改进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方式,科学、合理安排录取批次,优化志愿设置和填报流程,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鼓励各省(区、市)采取平行志愿投档,试行独立学院及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厉浩  
高考平行志愿是一种志愿设置模式,更是一种招生录取机制。江苏等省市通过平行志愿的改革实践,完善了高校招生工作。但目前的平行志愿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应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起"一档多投"、自主选择的招生制度,赋予高校和考生更多的选择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本良  汪成辉  卢致杰  
自2007年上海市高招录取工作一结束,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即着手研究平行志愿的实施方案。在向湖南、江苏、浙江三省学习取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上海情况的操作方案,并广泛做好宣传发动,精心实施操作准备,努力完善每个细节,确保工作流程顺畅。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下,于今年首次实行的平行志愿取得了考生满意、高校满意、整个社会平稳的良好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小娟  孙绍荣  
文章基于传统志愿和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依据考生填报志愿的真实偏好和考生分数名次号,分别建立了传统志愿填报概率模型和平行志愿填报概率模型,考生在信息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计算出被高等学校录取的概率,提高考生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高考录取的可能性。与传统志愿填报模式相比,平行志愿模式增加了被投档的机会和录取几率、提高了考生报考志愿的满意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教育最关民生,高考尤甚。高考改革太过被舆论关注,给教育带来的是难以承受之重。有人就说,现实中,没有比高考更牵动国人的神经,高考之折磨人,不仅在于考试本身,还在于叫人愁肠百结的填报志愿,在于制度设计和执行中的公平公正能否达到至善。尤其是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上大学难的问题基本解决,人们对上好大学的期待更加迫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钰  胡兰  芦秀兰  
自2016年上海市实施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来,学生志愿服务积极有序开展。调查结果表明,中职生志愿服务精神已初步养成,中职校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逐步完善,形成了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和团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学校健全工作机制,探索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凤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比较分析了梯度志愿、平行志愿与实时动态志愿之间的优劣,然后基于经济学理论为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提出了一种改革方向。基本结论如下:(1)不完全信息的梯度志愿应该在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中逐步淘汰。(2)平行志愿推进了公平与效率,但还存在继续改进的空间。(3)实时动态志愿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更重要的是,当赋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时,它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填报模式。因此,实时动态志愿可能将成为我国志愿填报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凤  甘犁  杨小玲  
关于填报志愿的时间,从考生总录取率考虑,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估分填报优于考前填报,但知分填报和估分填报的"高分低录"或"高分落榜"现象比考前填报更严重。从高校招生质量来说,考前填报优于知分填报,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随着分数信息的增多,考生总体录取率在不同录取机制下的差异愈加明显,完全平行志愿优于不完全平行志愿,不完全平行志愿优于梯度志愿,并且"高分低录"或"高分落榜"现象会随着平行志愿的引入有所改善。但在完全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下,考生的第一志愿录取率比不完全平行志愿和梯度志愿更低。考生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的概率在知分填报时最高,在考前填报时最低。改变志愿填报时间比改变录取机制的政策效果更明显,...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网成  曹仕涛  
通过建模分析2017年北京"志愿家庭"调查数据发现,"志愿家庭"的慈善倾向对其在注册后是否参与志愿服务起主要作用,而"志愿家庭"公益活动的组织者能起到的作用是抑制性的、负面的。"静默志愿者"的大量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志愿服务组织缺乏供给能力和意愿。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志愿服务组织改变目前"重动员、轻服务"的行为惯性,尤其是轻视志愿者利益的惯常做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存宽  吕慈仙  杨桂珍  
为了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浙江省和上海市相继发布了实施方案。方案首次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提出了"3+3"的选考科目,并且探索实行"专业+学校"的平行志愿填报模式。新模式在考生价值判断方式上实现了高考志愿从"总分匹配"向"专业导向"的转变,并且符合Gale-Shapley机制,具有公平和抗策略性。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了高中系列课程改革,更重要的是驱动了高校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内涵、凝练专业特色,当然也可能存在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给高中课程标准带来负面影响,以及间接促使区域、城乡教育不公平进一步拉大等弊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处辉  余晓静  
受诸多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高考考生/家长常出现志愿选择上的失误。为了解和改变这一现状,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组织了对2003年应届考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考考生/家长由于缺乏对大学,尤其是对专业的了解,相当一部分考生得不到科学的升学指导;从亲子比较来看,子女对个人事务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道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被大多数家长所忽视,这直接影响到子女价值观的形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治菊  刘和健  
通过客观效果、主观福祉、伦理价值三个指标来评价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都对该政策的知晓度较高,对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认识充分,对政策的实施成效比较认可。不同的是,通过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检验,虽然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都认为该政策比较公平,但与汉族学生相比,作为受益群体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该政策更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增进他们的公共情怀与改善他们的社会心态,认为该政策对政府、社会和民族地区的正面影响更大,对非受益者的负面影响更小,更不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污名化"的感觉。研究发现,无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均认为我国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应继续推行,但推行中应改革"一刀切"的政策标准,完善政策过程监督机制,做好政策解释与政策宣传,健全少数民族学生回乡就业的政策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大红  张彩虹  骆耀峰  
在我国现行高考志愿填报中,存在着偏好和公平性方面的扭曲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现行志愿填报制度和模式存在重要缺陷,本文以尊重偏好、体现公平为立论,在分析和研究现行志愿填报制度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选择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全志愿填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