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1)
2023(2015)
2022(1742)
2021(1583)
2020(1375)
2019(2970)
2018(2924)
2017(5250)
2016(3066)
2015(3407)
2014(3492)
2013(3341)
2012(3106)
2011(2915)
2010(3147)
2009(3042)
2008(3032)
2007(2836)
2006(2741)
2005(2704)
作者
(8732)
(7058)
(7051)
(6828)
(4505)
(3399)
(3242)
(2735)
(2659)
(2654)
(2437)
(2423)
(2311)
(2301)
(2290)
(2204)
(2144)
(2069)
(2063)
(2056)
(1898)
(1730)
(1709)
(1704)
(1682)
(1674)
(1649)
(1634)
(1494)
(1419)
学科
(9111)
经济(9085)
管理(8887)
(7429)
(6322)
企业(6322)
中国(3769)
(3743)
(3544)
(3208)
教育(2924)
(2865)
银行(2865)
(2831)
(2761)
理论(2748)
业经(2697)
方法(2508)
地方(2490)
农业(2275)
(2195)
金融(2195)
(2148)
制度(2140)
(2140)
教学(1953)
(1907)
(1897)
(1793)
税收(1682)
机构
大学(42281)
学院(40548)
研究(14382)
管理(14375)
(13574)
经济(13090)
中国(12081)
理学(11398)
理学院(11257)
管理学(11016)
管理学院(10926)
(9637)
(8982)
(8712)
科学(8253)
中心(7959)
(7178)
师范(7127)
(6872)
(6684)
财经(6358)
北京(6164)
(6078)
(6010)
研究所(5933)
师范大学(5743)
教育(5706)
(5639)
(5182)
(5164)
基金
项目(23555)
研究(18939)
科学(18320)
基金(16490)
(14033)
国家(13878)
科学基金(11752)
社会(11435)
社会科(10761)
社会科学(10759)
教育(9486)
(8986)
成果(8510)
编号(8390)
基金项目(8011)
(7711)
自然(6889)
自然科(6730)
自然科学(6727)
资助(6688)
自然科学基金(6604)
课题(6173)
(5438)
项目编号(5410)
重点(5350)
(5226)
(5072)
国家社会(4727)
(4700)
教育部(4627)
期刊
(19048)
经济(19048)
研究(15240)
中国(11950)
教育(9726)
(7615)
学报(6458)
(6331)
金融(6331)
管理(6220)
(5993)
科学(5530)
大学(5100)
图书(4809)
学学(4344)
技术(3847)
书馆(3790)
图书馆(3790)
农业(3472)
财经(3238)
业经(2893)
(2808)
(2651)
(2594)
论坛(2594)
职业(2539)
问题(2511)
经济研究(2403)
理论(2342)
会计(2286)
共检索到74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涂韶华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诗歌鉴赏板块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着重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梁云堂  
新课程倡导,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要达到这一目标,只读初中教材中的古诗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增加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而拓展古诗文教学的阅读空间。具体内容可以是不同作家的同一主题作品以及后人对作者、作品的评价等。这些阅读材料拓展了古诗文阅读的外延,有助于学生从更广的层面接触并传承传统文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卫  王昊  邓三鸿  张宝隆  
在跨学科知识范式下,数字人文的研究范畴随着自身学科体系的拓展而不断泛化,采取关键语义技术解析文化对象中的人文内涵与情感知识对于重拾学科"人文性"与"计算性"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古诗文本为例,面向汉语诗文及其鉴赏实现大规模人文情感术语的自动化抽取与分析。首先在无标注集环境下提出一种基于"冷启动"的字序列自动标引方法来获取学习语料,随后在字向量(Char2Vec)指导下将汉字特征(部首、拼音等)和BERT语言学模型分别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并从知识发现的角度定义新术语识别规则。研究发现,将现代鉴赏融入古诗原文显著优化了情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领域术语能够被有效标引。训练的BERT-BiLSTM-CRFs深度学习模型的效果明显优于CRFs机器学习,最佳F1与F1_distinct可分别达到95.63%和85.43%;同时汉字特征的引入也有效提升了传统CRFs效果,以领域特征和基于"竖心旁""心字底"部首约束特征为最优。相较于机器学习抽取出的长篇幅新术语,深度学习能够拓展出更多寄托情感知识的新意象词。源于诗文与鉴赏的情感术语为文学信息资源的情感分析与知识服务提供了参考(人文性),基于汉字语言特征的抽取方案为中文领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深化提供了启迪(计算性)。图11。表6。参考文献3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心宇  高春燕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教育界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积极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素养协调发展。高中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思想和文化,这些优秀的思想和文化是课程思政实施的良好素材,对于课程思政的开展有着先天的自然优势。因此,文章从课程思政的内涵,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乃君  
在每年的新生报名情况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们在计算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如果让他们随口背二、三首古诗,真是拿来就有,脱口而出。经过调查,刚入学的新生92%能熟练背诵古诗,其中最多的新生达21首。可见年轻的父母们在对呀呀学语的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时比较青睐古诗文的诵读,可见古诗文在开发儿童早期的智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优势,利用祖国厚实的诗文资源,满足学生继续探究的愿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课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云翠  
古诗文是古代文化的精华,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文,可以使他们感受汉语的演变历史,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文化,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关键。古诗文学习可以从五方面入手,即了解背景、注重朗读、准确翻译、重视积累、感悟鉴赏。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娄佳  
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多维视角和多元方式,入情入境地体会和品味古诗文中蕴含的“别离”和“登临”,本文以古诗文中的意象“楼”为切入点,谈谈笔者的思考。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诵读回顾,营造氛围诗人们大多都会用诗文表达对友人最深情的送别和祝愿,每逢送别,他们都会登上高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明杰   林通  
通过对《孟子》版本源流的梳理,发现诸版本仅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记载,且“是人”的用法更接近战国时期的文法习惯,而“斯人”之说源自其他文献对《孟子》文本的征引。为了发挥正面导向作用,避免近年频发的古诗文选篇的异文之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亟待进一步优化。不仅要充分利用影印本、整理本等优质文献资源进行版本源流的梳理和异同的比较,从中甄选出最可靠的文本,而且应当标明所选版本与典型异文情况,向中小学生普及文献学常识,传递正确和理性的版本观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春起  
在高等院校非文学专业的古代诗文教学中,长期以来那种“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学状态十分普遍。只注意或满足于具体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教学基本原理和文学作品一般规律的探讨;不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和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结果学生的注意力多放在知识积累方面,而忽视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欲求自学的学生又缺乏必要的指导,找不到适于自身的学习方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依婷  黄娜  杨嘉珈  
中国古诗文历久弥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文章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中蕴含深厚政治、文化内涵的古诗文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尚生、摄生、转生和化生”四生论,探索文本、译者、翻译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精准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时代性政治思想,融通中外话语构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慧涓   陈宋生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已从纯粹的理论构想逐渐演变为现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要素。特别是像Chat 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不仅在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而且在多种应用场景中展示出高度的适应性。然而,当今高度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使用人工智能(AI)可能带来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社会偏见等一系列伦理和社会挑战问题。对AI进行审计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必要措施,而且是确保用户信任与AI应用安全性的关键手段,有助于构建更安全、公平和可持续的AI生态系统。多个国际组织和政府已发布一系列AI审计框架。文章旨在探讨AI审计的必要性,分析已有的多种AI审计框架优缺点,以及对企业在实践中应当如何进行AI审计提出建议,以期为未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冯淑然  
与历史上的众多诗文集一样,顾况诗文经历了一个从结集、散佚,到搜集整理、重新结集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按历史线索系统地考述了顾况诗文的流传和版本源流。顾况诗歌,唐时已经广为流传,为当代诗选选录;并顺利结集二十卷,后亡佚,仅存皇甫湜序。宋元时期,除了书目著录之外,顾况诗文还散见于类书、总集与选集中。到了明代,顾况别集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有三个系统的版本刊刻流传:二卷本,三卷本,四卷本。清代,顾况诗集的刊刻,在明代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增补和完善,三个系统的版本同时流行,其中最为完善的为全唐诗本,此为诸本之集大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世中  
袁枚是清代性灵诗派的代表性人物,一生著述宏富。王英志先生主编的《袁枚全集》,于袁枚诗文搜辑整理方面贡献尤多,为学界研究袁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种种原因,袁氏诗文仍有散佚。笔者最近在研究袁枚的过程中,发现袁枚集外文三篇,集外诗二首,现标点抄录于下,并略作考述,以就教于方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蓝青  
屠隆是明代著名的诗文家、戏曲家,一生著述宏富。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屠隆集》是目前所见搜罗屠隆作品最为完备的集子。然因屠隆交游广泛,所作的题赠诗文颇多,仍有不少作品未收入全集。今新辑得屠隆文4篇、诗2首,这些作品均未为《屠隆集》收录,亦未见其他著述征引,当为屠隆佚作。现将所得整理如下,并对部分诗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史实加以相应说明与考证。这些作品对于全面考察屠隆的生平、交游以及文学思想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康尔琴  
姚广孝为明初著名僧人,策动"靖难之役",成就永乐大业。在诗文方面很有成就,为高启"北郭十友"之一。本文就其诗文集的几个版本进行了考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