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1)
- 2023(9259)
- 2022(7808)
- 2021(7179)
- 2020(6105)
- 2019(13807)
- 2018(13391)
- 2017(25523)
- 2016(13930)
- 2015(15082)
- 2014(14841)
- 2013(14504)
- 2012(13393)
- 2011(12125)
- 2010(12387)
- 2009(11716)
- 2008(11629)
- 2007(10645)
- 2006(9457)
- 2005(9081)
- 学科
- 济(51584)
- 经济(51484)
- 管理(43868)
- 业(40497)
- 企(33678)
- 企业(33678)
- 方法(20272)
- 财(19614)
- 数学(17516)
- 数学方法(17257)
- 制(17035)
- 贸(15431)
- 贸易(15426)
- 农(15414)
- 易(15218)
- 中国(15038)
- 出(12214)
- 业经(12065)
- 体(11309)
- 银(10990)
- 银行(10977)
- 学(10921)
- 务(10857)
- 财务(10828)
- 财务管理(10794)
- 行(10534)
- 企业财务(10274)
- 融(10107)
- 金融(10105)
- 农业(9872)
- 机构
- 大学(193272)
- 学院(191357)
- 济(81039)
- 经济(79283)
- 管理(70235)
- 研究(65735)
- 理学(59664)
- 理学院(58978)
- 管理学(58010)
- 管理学院(57636)
- 中国(51635)
- 财(43813)
- 京(39932)
- 科学(37619)
- 财经(33451)
- 所(32525)
- 江(31168)
- 中心(31018)
- 农(30872)
- 经(30276)
- 研究所(28942)
- 经济学(26380)
- 业大(26239)
- 北京(24882)
- 财经大学(24815)
- 范(24497)
- 州(24245)
- 师范(24231)
- 院(24067)
- 农业(23904)
- 基金
- 项目(125519)
- 科学(99812)
- 基金(93269)
- 研究(92689)
- 家(81293)
- 国家(80623)
- 科学基金(69055)
- 社会(61441)
- 社会科(58367)
- 社会科学(58356)
- 基金项目(48329)
- 省(47705)
- 教育(43268)
- 自然(43057)
- 自然科(42095)
- 自然科学(42082)
- 自然科学基金(41370)
- 划(40324)
- 资助(37902)
- 编号(36088)
- 成果(31127)
- 制(29162)
- 部(29029)
- 重点(28514)
- 国家社会(26471)
- 性(26419)
- 创(26141)
- 发(26078)
- 课题(25892)
- 教育部(25427)
共检索到303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传松
部分人士将高考制度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基础抽象化,进而抨击高考甚至建议废除高考,反映出高考制度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其合法性也受到质疑。笔者认为,高考合法性及相关理论命题被遮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与人们的认识和观念变化有关。当前,为高考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是高考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
高考制度 合法性 困境 出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温正胞
2012年末,各省(市、区)相继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原本想顺应民众尤其是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及其子女群体对教育公平理想、平等受教育权的诉求,但一些专家意见与属地民众的反对意见的冲突与激扬,在现代发达传媒的推动下,构成了一幅极具象征性的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场境。众多群体的参与,多方意见的表达,对教育公平的期望与对僵硬体制的抨击集中到一起,使得这场以"异地高考"为名的教育改革充满了悬念与张力。但是,这场万众瞩目的演出没有期待中的高潮与掌声,而充满叹息与失望、伤心与痛苦。虽然最高主管部门教育部对各地不同的政策标准与差异表示"理解与尊重",并提出了更为前瞻性的高考改革的目标,但媒体与各个阶层的关注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凌磊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意在打破过去高职招生的"末端"处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扭转高职招生的尴尬地位。从政策布局和要求来看,高职招考模式、生源构成、考试方式、利益主体等关键环节都呈现出了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相关政策举措赋予了我国"职教高考"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同时也给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职教高考"带来了挑战。采用理论分析加访谈深描的方式,提出解决"职教高考"制度困境的策略和方法,将"职教高考"多样性价值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
职教高考 多样性 制度困境 解决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永军 袁潇
职教高考制度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完善职教高考制度。针对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实践中学位制度及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法律制度尚待完善、统筹实施未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本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比例有待提升、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影响因素和困难较多等问题,优化职教高考制度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学位制度及推进立法进程、统筹加强对职教高考制度的类型化实施、扩大相关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的比例、协同解决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多重困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珑
虽然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在一些省区已经进入了高考,但是这并不能保证这门课程在普通高中能有效开设,因为考试并不是衡量研究性学习开设效果的有效手段。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运作机制来保证它的实施:在宏观层面制定适当的政策与督导措施;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转变对学校的指导方式;学校应该开发一套保证研究性学习正常开设的微观运作机制;在教育研究层面注重关注那些在常态环境下能够有效地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的家常经验;高考中适当体现研究性学习的题目。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高中新课程改革 高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更庆
职教高考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具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的工具性、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性、保障职业技能评价和招考计划分配的科学性等内涵特征。目前,职教高考制度建设面临路径依赖、发展短板、体系缺失、功能缺陷、生态失衡等困境,从而制约职教高考改革目标的达成。为此,需要通过构建具有类型特色的统一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办法、建构职普等值同效的“旋转门”机制、实施差异化职业潜能测试、建构与“双减”政策相向而行的职教高考机制等途径来解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种显示。制度化教育以其专制型的知识供应制度,以其管理上的单向行政化,以其教育目的的过度功利化,妨碍了教师的教学自主自由,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个性的发挥。因此,民主型知识供应制度的建构,双向契约型管理关系的建立以及促进人的发展的"质"的评价体系的确立等无疑是教师教学个性脱离困境的理想出路。
关键词:
自我 教师教学个性 制度化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魏小梅
新高考改革在改革实践中遭遇高中学生评价的公平性、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招生录取的科学性等方面的困境。探寻新高考改革困境背后人为的、意识的、伦理的因素,将新高考改革困境归因于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考改革参与者的囚徒困境,高考的工具理性与价值伦理、科学理性与社会伦理的断裂。为此,文章尝试提出如下对策:改革决策者的文化批判与责任伦理建构,树立高考改革意识与坚定改革价值取向,辅以价值伦理与社会伦理为两翼。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改革困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彬
自2014年在上海和浙江试点高考新政,两地以鲜明的政策意图引领改革进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破除基础教育应对传统高考时形成的路径依赖,尊重基层学校在落实高考新政时的教育创新。目前碰到的困境主要是,高考改革呼唤的新做法和学校实际运行的旧模式之争,高考改革育人导向遭遇学生选择利益导向的狙击,高考改革系统设计与项目执行短期博弈的对峙。为此,建议推动高中学校建立与高考新政相适应的育人模式,高考改革从"保障选择权利"向"引领选择结果"转变,加强"育、考、招"的一体化设计,用"教育生态系统重建"的方式来迎接高考新政的落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维利
"选拔"与"导引"功能的矛盾以及保证高考的"公平性"与满足儿童青少年个性化特长发展需要的矛盾,是导致当代高考改革难以走出困境的两对基本矛盾。因而,树立起高考有限功能的理念,并将改革的重心从导引基础教育转向有利于高校个性化选拔,是今后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高考改革应坚定地确立起公平约束测评技术和录取方式,增强高校和学生双向自主选择权利,考察知识水平与考察思维技能兼顾等原则。分设学科基础类和学科专项类考试科目,确定录取入围基准以及高校自主确定录取集合科目等,是新高考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要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延龙
随着教师流动的深入发展,我国现有的教师流动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宰治、制度功能异化和制度伦理遮蔽。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教师流动制度走出困局的出路在于,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流动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实现教师流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深度融合;恢复教师发展在教师流动制度功能实现中的本体地位,以教师需要和教师解放为核心设计教师流动制度功能的实现机制;确保教师流动制度公共利益的实现并彰显制度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教师流动 教师流动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彭隆辉
我国今天的高等教育专业制度总体上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精英高等教育和小科学时代的产物,至今天已处于"两难"困境之中:一方面,科学、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专业种数不断增加,但是按照学科逻辑设置的专业的增加造成了人才培养口径窄、基础薄、发展乏力等问题;另一方面,适应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减少专业种数,但是专业种数的减少又造成了人才培养中的重复建设、就业困难等问题。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之一就是设置跨学科专业。
关键词:
专业制度 困境 跨学科专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沙占华
由工资引发的劳资冲突日益突出,实行工资共决,成为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劳资两利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工资共决的施行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地方政府的政绩观的约束、企业方的约束、工会角色的约束、谈判能力的约束、立法上的约束等。工资共决制度的构建,要从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完善工资共决的相关立法、转变工会角色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工资共决 困境 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学术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置于学术职业的背景之下,对美国社会和学术界关于终身教授制度的质疑和批评进行了梳理,评述了美国高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并重点介绍了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这一改革措施。说明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一些州政府和各高等院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是与美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困境息息相关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辉
教师流动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院校进一步发展。文章从教师流动的社会现状出发,在论述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的困境在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与法规引导,影响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教师流动趋于无序阻碍落后地区建设,近亲繁殖影响学科结构平衡;对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未给予稳定的发展平台导致流动频繁。由此提出应建立规范的教师流动市场,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法规;加大西部等边远地区流入政策的倾斜力度,拓宽流入来源渠道;优化教师发展的学校环境,建立稳定机制,加强培养力度,以更完善的
关键词:
教师流动制度 高职院校 困境 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