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1)
2023(9957)
2022(7726)
2021(6763)
2020(5671)
2019(12253)
2018(12439)
2017(23098)
2016(13181)
2015(14928)
2014(15170)
2013(14315)
2012(12923)
2011(11601)
2010(11847)
2009(11341)
2008(11392)
2007(10506)
2006(9581)
2005(9307)
作者
(37801)
(31673)
(31417)
(30307)
(20118)
(15101)
(14248)
(12092)
(12069)
(11293)
(10997)
(10722)
(10475)
(10313)
(10129)
(9827)
(9339)
(9321)
(9175)
(9099)
(8282)
(7770)
(7711)
(7314)
(7164)
(7127)
(7091)
(7063)
(6356)
(6233)
学科
(48842)
经济(48747)
管理(42842)
(38322)
(31996)
企业(31996)
中国(17383)
(16849)
(16263)
(16259)
方法(15308)
业经(14395)
数学(12272)
数学方法(12036)
(11847)
(11731)
(10536)
银行(10520)
农业(10432)
地方(10283)
(10065)
体制(9626)
(9609)
财务(9571)
财务管理(9541)
(9279)
金融(9277)
企业财务(9104)
理论(8745)
(8384)
机构
大学(186458)
学院(185001)
(73958)
经济(72176)
管理(66574)
研究(66037)
理学(55632)
理学院(54964)
管理学(53947)
管理学院(53601)
中国(51650)
(40206)
(40121)
科学(38883)
(33199)
(31862)
中心(30811)
(30121)
财经(30117)
研究所(29595)
(27118)
(25790)
师范(25534)
业大(25299)
北京(25273)
(24480)
(24347)
农业(23145)
经济学(23065)
(22362)
基金
项目(118981)
科学(94650)
研究(88846)
基金(86607)
(75699)
国家(75059)
科学基金(64163)
社会(57488)
社会科(54349)
社会科学(54338)
(45920)
基金项目(44977)
教育(41301)
自然(39941)
(39121)
自然科(38979)
自然科学(38970)
自然科学基金(38283)
编号(36036)
资助(33961)
成果(31320)
重点(27909)
(27270)
(26435)
课题(26251)
(25910)
国家社会(24316)
(24287)
(23489)
创新(22910)
期刊
(90318)
经济(90318)
研究(60983)
中国(44221)
(32861)
(29128)
学报(29028)
管理(27512)
科学(27303)
教育(25525)
大学(22822)
学学(21156)
(21117)
金融(21117)
农业(18629)
技术(15969)
财经(15637)
业经(14607)
经济研究(13684)
(13438)
问题(12220)
(9641)
(9581)
图书(9383)
(9033)
现代(8874)
理论(8275)
(8122)
科技(8060)
(8057)
共检索到299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木洲  
高考制度现代化是指高考制度现代性不断增长、扩展及实现的历史过程,包括高考制度理念、技术及形态的现代化。从历史与国际的视野来看,良好的科学性、公平性、多样性、自主性、专业性、综合性、民主性及法治性是高考制度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高考制度现代化的目标既包括高考制度设计的合理化安排,也包括高考制度实践的功能性要求,它是国家建设、社会变革、教育改革以及人的发展对高考制度改革的综合诉求,其根本任务是服务与促进学生发展,最终实现高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更庆  
职教高考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具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的工具性、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性、保障职业技能评价和招考计划分配的科学性等内涵特征。目前,职教高考制度建设面临路径依赖、发展短板、体系缺失、功能缺陷、生态失衡等困境,从而制约职教高考改革目标的达成。为此,需要通过构建具有类型特色的统一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办法、建构职普等值同效的“旋转门”机制、实施差异化职业潜能测试、建构与“双减”政策相向而行的职教高考机制等途径来解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印度实行多种考试并存的高考制度,有几种全国性的高校入学考试,地方高校和部分国家重点院校有单独的招生考试。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印度顶级高等院校和公立学院的入学考试竞争激烈。虽然印度高考制度较好地保障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教育公平与效率,但是却丧失了全国统一选拔高校生源的诸多便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蓓佳  
高考起源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要,其形态与国家经济社会背景之间存在强关联性。在精英教育社会阶段,高考以知识资本作为精英识别的符号并促成了精英人才从培养选拔到使用的闭环,而且彼时有效的前置性社会分流成就了该阶段高考竞争的有限性。进入大学扩招的大众教育阶段后,高考从致力于选拔精英到服务于大众升学,其功能发生了被动异化,不仅走向了过度竞争、成为绑架基础教育的“紧箍咒”,而且未顾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质,同时还展现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适应,即技能偏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有效的技术型人才再生产,而现行高考的育人框架不适配技术型人才的识别和再生产。构建与现行高考相协同的职教高考制度,可释放出如下动能:适应新变化——以赛道的拓宽成就高考有边界的竞争;定位协同性——作为现行高考科学性的有益补充;打造增长极——制度牵引促进技能型社会的形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卫平  
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有助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当前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缺失,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指与高职院校所处的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相适应,切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着眼于处理政府、社会与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内部各种关系的规则体系。具有举办与管理分开,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多元参与,治理结构完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等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善学  
以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标志,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进入全面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新时期。职教高考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新生的制度,是具有类型教育特点的一项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分析研究了职教高考相关政策,探讨了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要求下制度改革应关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提出了以"五性一化"为特点、以六种入学通道为主体、以三项机制为突破点的改革建议,勾绘了职教高考改革路线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伍宸  洪成文  
"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问题解决的核心要义在于完善、成熟的制度设计。由于"异地高考"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制度"作为一个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导致"异地高考"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制度风险",本文基于对"制度风险"发生机制的揭示,结合具体实践提出相应规避机制以降低"制度风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以此尽大程度地发挥"异地高考"制度对问题解决的效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苟人民  
中国是创立考试制度取士的发源地,是考试古国,也是当今世界的考试大国。科举考试1300年,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极其丰富、厚重的考试文化。高考文化,包括价值观、观念、制度、态度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受科举考试文化潜在、深入和广泛的影响,结合着现代性的诸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海峰  
高考是我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高考改革涉及社会的许多方面,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和重大民生议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中最复杂、最敏感的改革,具有综合性、系统性。近年来,许多人对高考改革的期望很高,希望通过高考改革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或者将高考改革视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为制订好的高考改革方案,高中教育的许多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然而,实际上高考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是社会矛盾和教育竞争的集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如何改革现行高考制度、完善高等教育招生体制是当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分析现行高考制度所导致的各种教育和社会问题入手。讨论了现行高考制度改革应该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然后。本文基于改革现行高考制度的基本原则,从高考的考试性质、实施方式以及高等学校的招生机制等方面提出改革当前高考的七条具体的改革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博  
选择性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核心。增加选择性为高考制度发展带来机遇。通过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学生的考试选择权,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提高学生与高校的选择适合度,能够加强专门人才培养;通过在试点省市实施外语等科目一年两考,增加学生的考试机会,能够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同时,增加选择性也为高考利益相关者带来挑战。对于学生,多一种选择多一份不确定性,每种选择都有相应的风险;对于高校,根据专业指定选考科目招生可能会扩大专业间的生源差异,也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于中学,实行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探索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德育方式还要走较长的路。为推进选择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小红  
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是进一步改革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积极探索。基于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高考制度的本质,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的本质是以强化职业教育属性特征和类型特色为路径,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技能通道,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选拔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需求—供给”奠定的社会根基、“显性—隐性”催生的外推合力、“历史—未来”激发的内生动力,建设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成为发展必然。建设中国特色职教新高考制度应坚持顺应民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将关注人心作为根本遵循、将分步推进作为基本方略、将加强研究作为不竭动力,引领人民对美好的向往、稳健职教高考改革步伐、提高理论水平指导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建平  
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空话,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为此,提出采取“高考+高中会考”的模式,实行国家层面上的高考和省市(或各中学)会考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高考考试科目只设二门:语文和数学,实行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考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茂东  李政  
文章从公共产品经济理论的视角考察,我国现行高考制度包含着资格因素和价值因素。这两个因素在提供高等教育资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大量的需求者中,运用资格权重高于价值权重的逻辑,选拔出能够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合适人才。同时也存在着难以体现公平和效益等弊端。我们理应从价值付出和资格获取两个层面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立祝  
我国职业教育正进入提质培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已水到渠成。需要着力破解职教高考的多类型生源质量差异显著、考试科目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匹配度不高以及多样化考试招生方式产生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建议实行职教高考统一考试制度、合理设置职教高考科目、试行专业大类"一档多投"录取模式,建立符合类型教育定位、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教高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