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5)
- 2023(3501)
- 2022(2882)
- 2021(2757)
- 2020(2311)
- 2019(5000)
- 2018(4840)
- 2017(8221)
- 2016(4967)
- 2015(5559)
- 2014(5390)
- 2013(5327)
- 2012(5421)
- 2011(4972)
- 2010(5294)
- 2009(4721)
- 2008(4861)
- 2007(4508)
- 2006(3966)
- 2005(3598)
- 学科
- 济(15917)
- 经济(15884)
- 管理(13143)
- 业(12507)
- 企(10387)
- 企业(10387)
- 学(7358)
- 方法(6217)
- 教育(5705)
- 制(5006)
- 数学(4978)
- 农(4936)
- 数学方法(4866)
- 中国(4771)
- 财(4554)
- 研究(4486)
- 生(4181)
- 业经(4063)
- 研究生(3555)
- 理论(3540)
- 农业(3384)
- 技术(3296)
- 地方(3184)
- 度(3182)
- 制度(3176)
- 人事(2938)
- 人事管理(2937)
- 融(2887)
- 金融(2881)
- 及其(2808)
- 机构
- 大学(81523)
- 学院(77344)
- 研究(34043)
- 科学(24771)
- 济(24598)
- 管理(24002)
- 农(23794)
- 经济(23777)
- 中国(21375)
- 理学(20982)
- 理学院(20516)
- 管理学(19816)
- 管理学院(19696)
- 所(19359)
- 农业(19200)
- 京(18493)
- 研究所(17983)
- 业大(17326)
- 中心(13357)
- 江(13100)
- 省(12759)
- 农业大学(12584)
- 院(12266)
- 财(12246)
- 室(12142)
- 范(11727)
- 师范(11481)
- 北京(11356)
- 科学院(10618)
- 实验(10559)
- 基金
- 项目(55434)
- 科学(42501)
- 基金(40208)
- 家(38291)
- 国家(37993)
- 研究(34391)
- 科学基金(30633)
- 自然(22867)
- 省(22525)
- 自然科(22382)
- 自然科学(22363)
- 自然科学基金(22000)
- 基金项目(21292)
- 社会(19961)
- 划(19937)
- 社会科(18674)
- 社会科学(18668)
- 教育(17174)
- 资助(16020)
- 重点(13641)
- 计划(13224)
- 编号(12344)
- 科技(12259)
- 创(11952)
- 部(11843)
- 发(11745)
- 科研(11238)
- 创新(11237)
- 成果(10907)
- 业(10772)
共检索到118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桑源 李光裕 鲁泽宇 玉苏普喀迪尔·孜米尼 朱天奇 黄轶男 许岳飞 刘铁芫
本研究从干旱处理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耐旱和促生性能的根际微生物,并结合植物接种实验探究其促生特性,为增强草坪草耐旱性提供优质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通过平板稀释法从其根际分离纯化出24株细菌,结合形态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促生性能鉴定和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6000,PEG-6000)耐受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筛选出2株兼具有溶磷、解钾能力以及良好的PEG-6000耐受性的根际促生菌——印度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indica)和弗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进行盆栽接种试验。接种结果表明,这两种促生菌能够促进干旱胁迫下高羊茅幼苗的生长,并且两种菌株1:1混合后具有更好的促生效果;同时接种处理能够降低高羊茅品种‘宇宙星’的离体叶片失水率。此外,在干旱胁迫下,菌株Klebsiella indica具有提高高羊茅幼苗脯氨酸含量的能力;而菌株Shigella flexneri具有提高高羊茅种子萌发率并且能够降低高羊茅电解质相对外渗率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Klebsiella indica和Shigella flexneri有较好的耐旱促生性能,为进一步应用根际促生菌研制高效草坪草专用微生物菌肥提供了菌种资源。
关键词:
高羊茅 根际促生菌 促生效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佩 王彬贤 郭思雨 马玉花
【目的】从青海野生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根际土中筛选出具有解钾能力的菌株,并比较其促生能力,为高原地区高效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纯化培养方法从中国沙棘根际土中分离解钾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对解钾菌的解有机磷、解无机磷、解钾、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进行测定;将解钾菌接种于空心菜幼苗以验证其促生效果。【结果】K15、K50和K65三株解钾菌均为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培养3 d后,3株解钾菌溶解有机磷的浑浊圈直径为3.75~7.13 mm,解有机磷菌液中磷的质量浓度为5.12~11.33μg·mL~(-1);溶解无机磷的透明圈直径为3.25~5.31 mm,解无机磷菌液中磷的质量浓度为3.39~6.63μg·mL~(-1);解钾的黄色光圈直径为17.53~25.17 mm,解钾菌液中K~+质量浓度为4.87~7.15μg·mL~(-1);降解纤维素的透明圈直径为8.37~12.07 mm。3株解钾菌均可提高空心菜种子的萌芽率(表现为K65>K50>K15)。施用解钾菌菌液可提高空心菜幼苗的生长发育速度(表现为K65>K50>K15)。其中,K65对幼苗的促生作用最显著,K65处理的幼苗鲜质量达到0.24 g,比CK提高33.3%。【结论】3株解钾菌均具有解有机磷、解无机磷、解钾、降解纤维素的能力;施用解钾菌菌液后空心菜幼苗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其中,K50和K65的促生效果均比K15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谢佳丽 李宝 刘佳 张树武 徐秉良
为获得耐盐性较强的木霉菌株,本试验采用平板分离法从采集的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耐盐性较好的木霉菌株,并设置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以评价其耐盐性。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共获得4株木霉菌株,其中获得1株耐盐性较好的木霉T-B菌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分离获得的木霉T-B菌株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同时,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发现当NaCl溶液浓度为100 mmol·L~(-1)时,在培养时间段(3~7 d)内长枝木霉菌株的生长速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产孢量显著高于对照(P <0.05),较对照增加了9.17%,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该研究结果为利用木霉菌治理土壤盐碱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玥 罗丽芬 王烜东 李梦琪 朱书生 杨敏
为筛选出三七根际具有拮抗促生活性的耐皂苷木霉菌,通过收集一年生健康三七根际土壤进行木霉菌株的分离,并测定三七根系分泌物对木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皂苷对木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筛选获得耐皂苷的菌株,进一步对其分类鉴定后进行拮抗根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以及盆栽促生效果、根际定殖能力及其对连作障碍缓解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到6株木霉菌株,其中2株对三七根系分泌物敏感性较低,经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比对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3和渐绿木霉(T.viridescens)T20。T3和T20菌株对三七主要根腐病病原菌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雪腐镰刀菌(Monographella cucumerina)均具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对恶疫霉菌抑制率分别可达到61.76%和70.59%;T3和T20菌株能促进三七植株的生长,将其接种于三七连作土中,在接种20 d后能够在根际较好的定殖,增加三七植株的存苗率,降低根腐病发病率。该研究结果为缓解三七连作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生防菌资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娟 刘铠鸣 宣明刚 邵佳慧 张瑞福
[目的]本文旨在从根际筛选能够增强植物耐盐胁迫能力的优良菌种,研制盐碱地专用微生物肥料,减轻作物盐胁迫伤害,增加作物产量。[方法]利用稀释涂布方法从9个滨海盐碱地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快速生长的菌株,通过盐胁迫下玉米和小麦的盆栽试验筛选能增强植物耐盐胁迫的功能菌株,对其进行促生特性分析和16S rDNA系统鉴定,将菌剂与腐熟堆肥经二次发酵制成微生物有机肥,并在不同含盐量(3、4、5 g·L~(-1))的盐碱地上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结果]从滩涂植物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出2株能够增强玉米和小麦耐盐胁迫能力的根际促生菌T1-8和T4-9,接种菌株T1-8和T4-9可降低玉米叶片中可溶性总糖(TSS)、丙二醛(MDA)和全钠含量。系统鉴定结果显示:2株菌株皆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分别为副地衣芽胞杆菌和巨大芽胞杆菌。菌株T1-8和T4-9均具有产氨、产吲哚乙酸(IAA)、产嗜铁素、解无机磷等能力,其中菌株T4-9发酵液中IAA含量达到60.82 mg·L~(-1)。田间小区试验测产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含菌株T1-8和T4-9的微生物有机肥在3种含盐量土壤上均能显著增加玉米的产量,其中施加T1-8菌肥处理在含盐量为5 g·L~(-1)地块增产效果最佳,产量增加1 026.2 kg·hm~(-2),增幅为26.70%;施加T4-9菌肥处理在含盐量为4 g·L~(-1)地块效果最佳,产量增加703.6 kg·hm~(-2),增幅为17.04%。[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的根际促生芽胞杆菌T1-8和T4-9均能缓解植物盐胁迫伤害,研制的生物有机肥在盐碱地中能提高玉米的产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天才 周洁尘 段翔 李学信 汪亮 彭皎 钟红艳 吴根深 肖亚琴 吴琴香
【目的】从花榈木根际土壤及根系中分离筛选具有促生功能的根际促生菌,为研制花榈木促生高效肥料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花榈木根际土壤和根系为材料,分离筛选具有固氮、溶磷、分泌生长素(IAA)和产铁载体能力的PGPR菌株,结合形态学和16S rDNA分子鉴定优良菌株。【结果】从花榈木根际土壤和根系中分离出根际促生菌67株,具有固氮能力菌株49株,其中产IAA能力菌株45株,具有解磷效果的菌株20株,分泌铁载体能力的菌株4株。其中菌株GX4-4分泌IAA质量浓度最高达34.68μg·mL~(-1);GX7-6分解无机磷能力最强,GX4-9分解有机磷能力最强,溶磷量分别为3.45±0.14、5.86±3.44 mg·(100 mL)~(-1);GX4-5的铁载体活性最强,达82%。从中选取了解磷、固氮、分泌IAA和产铁载体能力较好、活性较高的根际促生菌GX2-6,结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确定其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该菌株分泌IAA质量浓度为34.51μg·mL~(-1),分解无机磷、有机磷的溶磷量分别为2.24±0.12、3.04±0.09 mg·(100 mL)~(-1),铁载体活性为20%。【结论】从花榈木根系及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高效促生功能细菌GX2-6,为研发花榈木PGPR微生物肥料提供菌种资源。
关键词:
根际促生菌 花榈木 溶磷菌 固氮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佩 马亚琼 何永超 王彬贤 马玉花
【目的】对青海野生中国沙棘根际固氮菌进行分离、鉴定及促生能力比较,为挖掘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根际促生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纯化培养方法从中国沙棘根际土中分离固氮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对固氮菌的解有机磷、解无机磷、解钾、固氮、种子萌发的能力进行测定;将固氮菌接种空心菜幼苗以验证其促生效果。【结果】鉴定出1株哈夫尼菌(N5)、1株不动杆菌(N6)、4株沙雷氏菌(N1、N2、N3、N4)。培养7 d后,6株固氮菌固氮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D/d)为1.23~1.83,N3的D/d最大,较N5提高48.8%;培养3 d后,6株固氮菌溶解有机磷圈直径为6.43~9.65 mm,溶解无机磷圈直径为3.13~5.50 mm,解钾圈直径为8.18~22.17 mm。平板促生试验结果表明,固氮菌可提高空心菜种子萌芽率,并且可显著促进空心菜生长发育。其中,菌株N3和N6促生效果显著,其鲜质量分别为0.24 g和0.26 g,较对照组(CK)增加了33.3%和44.4%。【结论】固氮菌N3和N6分别为沙雷氏菌和不动杆菌,具有较强的解磷、解钾、固氮能力,且均能提高空心菜种子发芽率,促进空心菜幼苗生长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玲 张雯龙 蓝桃菊 陈艳露 覃丽萍 NARISAWA Kazuhiko 刘斌
从不同植物的茎和叶中分离获得204株真菌,通过对白菜的致病性测定筛选获得1株能显著促进白菜生长的内生真菌菌株24L-4。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进行ITS-r DNA和18S-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DevrIeSIA LAgerSTroem。该菌株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株高、叶宽、茎径和干质量分别较未接种对照处理增加33.3%、65.7%、27.3%和45.1%,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同时,盆栽试验表明:D.LAgerSTroem铁皮石斛盆栽苗的茎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较无接种对照增加104.0%、83.9%和114.7%,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显微镜观察发现:D.LAgerSTroem可定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东霞 张要武
研究了番茄根际促生菌——假单胞菌在黄瓜根部的定殖能力以及对黄瓜灰霉病和枯萎病的生防作用。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在浸种和灌根两种情况下均能够定殖在黄瓜根部。拮抗测定表明,一些株系对黄瓜灰霉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89.1%和65.6%。离体及盆栽试验表明,CBT1、CBT3、CBT6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1.1%~62.4%和44.0%~67.7%;CBT1、CBT6、CBT7对黄瓜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5.3%~59.3%和47.7%~55.4%。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生防作用 根际促生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霞 王道本 周启
从棉花根际中分离到的大量细菌,经多次盆栽和田间试验,筛选到6株对棉花具有防病促长作用的菌株,编号为CS85、ZR、PF2、ZS1、18和S14。根据它们的形态和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的鉴定结果,将6株菌分别归属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CS85)、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putidaZR)、假单胞杆菌PF2(Pseudomonassp.PF2)、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ZS1)、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18)和腊状芽孢杆菌(BaciluscereusS14)。
关键词:
棉花 根际促生菌 鉴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 李波 黎柳萍 韦靖 姜明国 周燕
[目的]本文旨在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多种促生性能的菌株,并明确其促生特性和抗病效果。[方法]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固氮、产氨、溶磷、解钾、分泌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 IAA)、产铁载体和产蛋白酶等特性的菌株,通过16S rRNA对菌株分类学鉴定。测定其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冠腐病菌(Fusarium gramiuearum)、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的促生效果。[结果]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191株,固氮及产氨菌171株,解有机磷菌66株,解无机磷菌62株,解钾菌28株,产铁载体菌98株,产IAA菌41株,产蛋白酶菌45株。抑菌试验表明贝莱斯芽胞杆菌C32对6种致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在5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株IAA高产菌株川大肠杆菌0208对番茄和玉米植株促生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玉米盆栽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分别增加21.49%、19.35%、42.98%、19.58%和56.67%,番茄盆栽分别增加53.51%、14.90%、12.28%、43.12%和48.62%。[结论]从广西亚热带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多株具有高效促生和防病功能的菌株,为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优质菌种资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霞 王道本 周启
棉花根际促生菌的分离和筛选王春霞,王道本,周启(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武汉430070)关键词棉花,根际促生菌,菌株,生防ISOLATIONANDSELECTIONOFTHEPLANTGROWTHPROMOT...
关键词:
棉花,根际促生菌,菌株,生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杨 文春燕 赵买琼 张苗 高琦 李荣 沈其荣
[目的]将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与普通育苗基质联合,研制成生物育苗基质,进而促进功能菌株苗期的根际定殖和移苗后促生功能的发挥。[方法]利用从辣椒根际分离筛选的产 IAA 和 ACC 脱氨酶菌株,保活添加至普通育苗基质研制成生物育苗基质,通过比较育苗效果筛选出生物育苗基质的最佳配伍菌株。[结果]从辣椒根际分离获得 6 株 IAA 产生量大于 5 mg·L-1的菌株,其中菌株 NJAU-G10,NJAU-N5 和 NJAU-N1 同时能产 ACC 脱氨酶,且能力高于其他菌株;两季苗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株 NJAU-G...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思雨 李青慧 任青措 沈才睿 冶贵生 马玉花
【目的】从柴达木盆地盐碱地的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具有耐盐和促生能力的微生物,研究其促生特性,为发掘适用于盐碱环境的高效解磷促生菌提供优质菌种。【方法】利用含10%NaCl的LB固体培养基筛选出生长良好的菌株,用平板划线法对菌株进行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比对法鉴定菌株,并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采用菌液浸染油菜种子验证菌株在盐胁迫下对种子发芽率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筛选获得6株具有良好耐盐促生能力的解磷菌,经鉴定,分别为1株肇东氏弗里兰德菌(Vreelandella zhaodongensis)P1,1株耐盐刘志恒菌(Zhihengliuella halotolerans)P2,2株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P3、P5,2株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P4、P6,并对其解有机磷、解无机磷、种子发芽率以及促生能力等指标进行测定。培养5 d,6株菌株溶解有机磷圈为6.70~14.81 mm,溶解无机磷圈为5.95~11.96 mm,解有机磷量2.81~3.61 μg·mL-1,解无机磷量为4.05~12.04 μg·mL-1,以菌株P3的效果最佳,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经促生试验发现,解磷菌可提高油菜种子发芽率,培养5 d后在无胁迫和盐胁迫条件下,P3菌株对油菜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最佳,发芽率分别为90.67%,74.67%,较CK1提高了29.34%,CK2提高了30%。解磷菌可显著提高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其中菌株P3、P5的促生效果显著,P3鲜重为28.48 g,较CK显著增加了120.85%,P5在株高及根长方面效果最佳,株高为104.21 mm,较CK显著增加了42.42%,根长为64.89 mm,较CK显著增加了80.67%。【结论】柴达木盆地获得到的6株解磷菌具有优秀的耐盐促生特性,能在盐胁迫条件下提高油菜发芽率且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高效改良旱区盐渍化土壤的潜力,其中P3、P5效果最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迟冉 王辉 赵新华 李思怡 赵晓爽 曹敏建
通过发芽试验筛选玉米根际土壤中的促生细菌,将初筛获得的菌株分别制成菌悬液拌种处理种子,进行实验室盆栽出苗试验.进而筛选出具有促进生长性能、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提高种子抗旱性的菌株,最终获得2株既有促进生长作用又兼有提高抗旱性菌株B1和B2,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初步鉴定为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研制促生抗旱玉米拌种菌剂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玉米 促生细菌 筛选 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