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8)
- 2023(12618)
- 2022(10940)
- 2021(10246)
- 2020(8298)
- 2019(19321)
- 2018(19283)
- 2017(36732)
- 2016(19928)
- 2015(22423)
- 2014(22171)
- 2013(21837)
- 2012(19872)
- 2011(17852)
- 2010(17706)
- 2009(15865)
- 2008(15507)
- 2007(13179)
- 2006(11489)
- 2005(9821)
- 学科
- 济(78569)
- 经济(78484)
- 管理(62176)
- 业(55198)
- 企(46838)
- 企业(46838)
- 方法(38202)
- 数学(33250)
- 数学方法(32900)
- 中国(20285)
- 农(19844)
- 财(18951)
- 业经(17598)
- 学(16613)
- 地方(16475)
- 理论(14418)
- 和(13835)
- 农业(13660)
- 环境(13616)
- 技术(13360)
- 贸(13134)
- 贸易(13125)
- 制(12818)
- 易(12727)
- 划(12418)
- 务(12059)
- 财务(11996)
- 财务管理(11979)
- 企业财务(11349)
- 人事(10874)
- 机构
- 大学(278472)
- 学院(276340)
- 管理(115636)
- 济(107234)
- 经济(104816)
- 理学(101463)
- 理学院(100390)
- 管理学(98765)
- 管理学院(98255)
- 研究(87962)
- 中国(64413)
- 京(58658)
- 科学(55853)
- 财(47775)
- 所(43032)
- 业大(41120)
- 农(40956)
- 中心(40097)
- 研究所(39626)
- 财经(39210)
- 江(38816)
- 范(36999)
- 北京(36885)
- 师范(36677)
- 经(35810)
- 院(32431)
- 州(32220)
- 农业(31987)
- 经济学(31619)
- 商学(29885)
- 基金
- 项目(198569)
- 科学(156533)
- 研究(146130)
- 基金(144297)
- 家(125031)
- 国家(123996)
- 科学基金(107661)
- 社会(91687)
- 社会科(86946)
- 社会科学(86926)
- 省(77594)
- 基金项目(77300)
- 自然(70422)
- 自然科(68716)
- 自然科学(68704)
- 教育(67637)
- 自然科学基金(67478)
- 划(64882)
- 编号(59881)
- 资助(58837)
- 成果(47344)
- 重点(43853)
- 部(43850)
- 创(41711)
- 发(41662)
- 课题(40595)
- 创新(38735)
- 教育部(37901)
- 科研(37527)
- 国家社会(37513)
- 期刊
- 济(110668)
- 经济(110668)
- 研究(78201)
- 中国(52074)
- 学报(43099)
- 管理(41742)
- 科学(39847)
- 农(35993)
- 财(34858)
- 教育(33191)
- 大学(32253)
- 学学(29927)
- 农业(25824)
- 技术(25174)
- 融(19109)
- 金融(19109)
- 业经(18574)
- 财经(18112)
- 图书(18041)
- 经济研究(17518)
- 经(15416)
- 资源(14493)
- 问题(14356)
- 科技(14207)
- 业(13879)
- 理论(13784)
- 技术经济(13409)
- 实践(12850)
- 践(12850)
- 现代(12180)
共检索到389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娟 张光磊 刘善仕
人力资源实践捆绑及其产生的协同效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者关注的话题。文章以人力资源实践捆绑而形成的协同和互补效应为焦点,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重点探讨哪些人力资源实践捆绑能带来较低员工流失率。研究发现:(1)当组织试图通过能力发展要素投入降低员工流失率时,需将其与动机激发要素捆绑起来实施;(2)将薪酬激励与绩效挂钩的做法对降低组织员工流失率非常有效;(3)组织实施参与机会要素需同时捆绑实施能力发展要素和动机激发要素才能降低员工流失率。研究结果支持了人力资源实践捆绑所能带来的积极效果,并从实证上发现人力资源实践捆绑内部存在着替代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程 郭丽芳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长期积累和投入,有效管理不同代际的员工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难题。本文从新生代成为职场主力军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出发,分析新生代员工的工作特征,以AMO模型(能力Ability、动机MOtivAtiOn和机会OppOrtunity)为理论基础,在技能提升、动机提升和授权提升三大人力资源实践模块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对策,以应对组织管理新生代员工面临的多方挑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仲理峰 王小明 Sandy J.Wayne Robert C.Liden
本文建立和检验了解释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敬业度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潜在机制的模型。通过对来自149家企业的MBA学生、他们的直接领导以及他们所在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共447名被试的研究表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不仅直接而且间接影响员工的角色内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就间接作用而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通过影响组织支持感、工作敬业度来影响员工的工作结果。心理契约实现部分中介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关系。这些结果表明,员工和组织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比如,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契约实现)是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影响员工的工作敬业度和工作绩效的中间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战冬梅 战梦霞 黄璜
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带来了酒店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在酒店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酒店员工流失率却居高不下,暴露出酒店内部管理存在问题。通过对酒店员工流失的三类因素分析,认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不善是引发人员流失的最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应对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酒店应该深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完善员工管理。提出应该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入手,更新理念,加强管理,以促进酒店顺利发展。
关键词:
酒店 员工流失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盈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思想下,企业应从供给端优化资源配置,不仅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更要着眼于挖掘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对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的概念界定,主要通过对经典文献回顾探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并提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宁宁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国内外各研究的证实,但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还需要其他条件配合。愿景构建是人力资源管理增加其影响力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对116家企业的实证考察,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愿景构建水平会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我们的研究扩展了人力资源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研究框架,也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辉 苏勇 王淼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服务管理的研究焦点。本文对62家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和431份员工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流动、结果导向评估和激励性薪酬对员工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满意对角色内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员甄选、广泛培训、内部流动对员工组织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组织认同对角色内绩效和角色外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员工组织关系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和角色内绩效与角色外绩效之间不同中介效应。本研究为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和员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服务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施杨 李南
顺应组织发展要求构建有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已经成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之一。通过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剖析国外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及其构成。从员工态度和行为、组织资本、组织能力等方面指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结果变量。根据实证研究相关文献,梳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戚振东 剧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审计是企业精益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管理协同与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的既往研究,提出了以组织能力培育为目标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审计理论框架,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审计应包括的内容及相应的审计策略。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 管理协同 审计模式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方国
针对现有关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影响的研究结论相互冲突的现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的两个螺旋效应——增值螺旋(Gain Spiral)与丧失螺旋(Loss Spiral),本文通过提供一个研究整合的框架分析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呈现倒U形关系,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方国
针对现有关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影响的研究结论相互冲突的现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的两个螺旋效应——增值螺旋(Gain Spiral)与丧失螺旋(Loss Spiral),本文通过提供一个研究整合的框架分析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呈现倒U形关系,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情感承诺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现有研究贡献了新的知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宇 胡蓓
作为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创造力在近年来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重要的组织环境因素,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却并未得到充分认识。通过对466名企业员工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能够促进员工个体创造力的提升,这种作用受到要求-能力匹配和需要-供给匹配的并行中介作用,同时会因个体特征表现出差异。对于高模糊容忍性的个体而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创造力的促进作用会更强;而对低模糊容忍性的个体而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创造力的影响则十分有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辉 苏勇 吕逸婧
对长三角地区34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智力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智力资本对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修正模型显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组织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介作用模型显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智力资本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呈现层级递进的逻辑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斌 毛艳华
基于中国管理情境和工作特征视角,通过对湖南、广东两省50家企业50名人力资源经理及385名员工进行实证调研,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组织实施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跨层影响以及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组织实施的控制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感显著负相关;组织实施的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显著正相关;挑战性工作要求、阻碍性工作要求、工作自主性、领导支持在组织实施的控制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挑战性工作要求、工作自主性、领导支持在组织实施的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斌 毛艳华
基于中国管理情境和工作特征视角,通过对湖南、广东两省50家企业50名人力资源经理及385名员工进行实证调研,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组织实施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跨层影响以及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组织实施的控制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感显著负相关;组织实施的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显著正相关;挑战性工作要求、阻碍性工作要求、工作自主性、领导支持在组织实施的控制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挑战性工作要求、工作自主性、领导支持在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