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5)
- 2023(14239)
- 2022(12031)
- 2021(10965)
- 2020(9538)
- 2019(22023)
- 2018(21569)
- 2017(42170)
- 2016(22519)
- 2015(25546)
- 2014(25633)
- 2013(25621)
- 2012(23946)
- 2011(21599)
- 2010(21628)
- 2009(20194)
- 2008(19851)
- 2007(17571)
- 2006(15369)
- 2005(13780)
- 学科
- 济(118099)
- 经济(117993)
- 管理(66445)
- 业(62671)
- 方法(53026)
- 企(51734)
- 企业(51734)
- 数学(47154)
- 数学方法(46624)
- 财(26701)
- 农(25551)
- 中国(25312)
- 地方(24794)
- 学(21906)
- 业经(21886)
- 制(18301)
- 贸(17592)
- 贸易(17584)
- 农业(17513)
- 务(17062)
- 财务(17018)
- 财务管理(16973)
- 易(16939)
- 企业财务(16148)
- 理论(15747)
- 融(15487)
- 金融(15484)
- 银(15400)
- 银行(15372)
- 和(15319)
- 机构
- 大学(332625)
- 学院(330993)
- 济(148469)
- 经济(145710)
- 管理(130191)
- 理学(112683)
- 理学院(111494)
- 管理学(109560)
- 研究(109161)
- 管理学院(108936)
- 中国(83540)
- 京(68548)
- 财(67065)
- 科学(64239)
- 所(54147)
- 财经(54126)
- 农(51527)
- 中心(51409)
- 经(49232)
- 江(49034)
- 研究所(48885)
- 经济学(47540)
- 业大(47041)
- 经济学院(42793)
- 北京(42666)
- 范(41037)
- 师范(40634)
- 农业(40452)
- 财经大学(40330)
- 院(38854)
- 基金
- 项目(219770)
- 科学(174332)
- 基金(162382)
- 研究(158044)
- 家(140470)
- 国家(139370)
- 科学基金(121274)
- 社会(103298)
- 社会科(98130)
- 社会科学(98106)
- 基金项目(85539)
- 省(84730)
- 自然(78614)
- 自然科(76862)
- 自然科学(76842)
- 自然科学基金(75511)
- 教育(73501)
- 划(71143)
- 资助(68007)
- 编号(62477)
- 成果(49957)
- 部(49796)
- 重点(49339)
- 发(47129)
- 创(45109)
- 教育部(43379)
- 国家社会(43369)
- 课题(42774)
- 科研(42665)
- 创新(42269)
共检索到488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淑琳 王贤彬 黄亮雄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伴随着难以消除的产能过剩,亟需转向高质量发展。本文将经济增长目标作为地方政府激励和动机的代理指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地级市四位数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采用工具变量法考察目标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目标与产能利用率存在“倒U型”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受地方政府干预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重点产业;目标对实际产出的促进作用随着目标的提高逐渐变小,对产能的促进作用保持稳定,导致产能利用率先升后降;目标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通过降低工业用地价格和环保标准实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杨康 江小敏
本文采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数据,分析了中国行业间工资回报与集聚和垄断的关系。结果显示:行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会拉动行业平均工资的上升,但当集聚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其对工资水平出现负向效应;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对于行业平均工资有一定的正向影响,经济规模越大的行业与隶属行政层次越高的行业工资回报也越高。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提高行业的平均工资,并且在服务业中存在一定的工资性别歧视。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 垄断 工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杨康 江小敏
本文采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数据,分析了中国行业间工资回报与集聚和垄断的关系。结果显示:行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会拉动行业平均工资的上升,但当集聚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其对工资水平出现负向效应;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对于行业平均工资有一定的正向影响,经济规模越大的行业与隶属行政层次越高的行业工资回报也越高。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提高行业的平均工资,并且在服务业中存在一定的工资性别歧视。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 垄断 工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石灵云 刘修岩
本文基于2003年中国四位数行业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外部性的两种重要形式——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我们发现,从整个制造业来讲,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我们就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是否存在产业间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地方化经济在大部分产业都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仅有少数技术含量相对高的产业支持城市化经济。
关键词:
地方化经济 城市化经济 外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鹏 曾光
采用衡量空间集聚程度的EG指数,并结合产业集中度指数,测算了2003—2009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17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并从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动趋势、产业集聚特征、原料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考察期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行业集聚程度呈下降态势,行业集中程度主要受原料产地的影响;不同细分行业的集中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由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贤彬 黄亮雄
本文基于政府结构理论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模式进行了理论讨论和实证分析。理论上,本文完整地提出了地方政府实施经济增长目标调整的三元框架,涵盖了时间维度自我纵向调整、空间维度横向竞争以及层级维度对上反应。实证上,本文采用2001—2013年31个省区的实际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目标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本地实际经济增长走势做出显著的正向反应,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做出显著的正向策略性反应,而对全国性的实际经济增长走势做出策略性的逆向反应。同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调整呈现出多维度异质性,具体表现在沿海和内陆区域差异、金融危机前后阶段差异以及党代会年份周期差异。总体来看,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制定呈现激进性、波动性和互动性。本文的发现意味着,中央应当注重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业绩考核的激励相容,以提升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稳定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经济增长目标 官员晋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泳泽 杨晓章
针对中国官员考核中出现的"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现象,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02-2014年230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考察了官员的任期和特征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完成情况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官出数据"的经验证据。研究显示:(1)相对于市长,市委书记对经济增长目标制定的影响更大。市委书记的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制定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2)市委书记在任期内对经济增长目标及完成情况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3)中西部地区和三、四、五线城市市委书记任期的变动对经济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情况的影响更强,东部地区和一、二线城市市长任期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目标及完成情况的影响更明显;(4)党代会的召开和省与国家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丰富了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的经验证据,有助于对政府经济绩效目标制定和考核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泳泽 杨晓章
针对中国官员考核中出现的"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现象,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02-2014年230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考察了官员的任期和特征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完成情况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官出数据"的经验证据。研究显示:(1)相对于市长,市委书记对经济增长目标制定的影响更大。市委书记的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制定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2)市委书记在任期内对经济增长目标及完成情况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3)中西部地区和三、四、五线城市市委书记任期的变动对经济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情况的影响更强,东部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佳宾 孙晓谛
本文阐述了工业效率的提升对增长极形成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选用了城市区域贡献率水平、城市区域增长率水平和城市区域发展水平三个判定条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对2001—2018年中国200个地级市,是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极进行了筛选和识别。本文实证检验了工业效率提升对增长极形成的作用机制,发现工业效率的提升能够显著推动增长极形成,其作用的过程机理是工业效率的提升一方面直接推动增长极形成,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间接地推动增长极的形成。同时发现,道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是通过促进工业效率提升,间接影响增长极的形成。人口规模和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增长极的形成也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增长极 工业效率 核密度估计 基础设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旦 王业斌
本文采用中国2004-2016年全国260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面临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会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干预投资结构和创新行为等渠道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当采用硬约束的方式制定经济增长目标,会显著抑制产业结构升级;而采用软约束的方式制定增长目标,则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当地方政府面临的"省市加码"幅度越大,越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时间、区域和城市异质性。本文为地方政府干预导致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缺乏内在机制提供新解释视角,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民
我国现阶段面临着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碳减排双赢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了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理论框架,基于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采用199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在能源、固定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投入要素中能源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和贡献率最大,分别为0.449和28.37%。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对2011~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降低36.03%,实现减排目标面临着压力。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估算了碳减排目标约束对经济增长...
关键词:
减排目标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春阳 黄子骥
自1995年首个城市商业银行成立至今,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城市商业银行是否有如其成立初衷,对当地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支持作用。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2001-2010年间我国4个直辖市和282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GDP指数及人均GDP指数在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后显著下降,城市商业银行贷款相对规模对当地经济增长呈非显著关系。同时,地区贷款相对规模、工业企业数目增速和工业总产值增速没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经济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使用跨产业面板数据,对中国1999—2016年间中国工业高技术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及25个细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进行测算、对比和分析,运用变异系数、(最大值—最小值)/均值、相对劳动生产率等多种收敛指标对其收敛特征做出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在绝大部分二位码行业和四位码行业中均呈现出显著的收敛性,其中高技术行业的收敛速度要大于中低技术行业。如果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以及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方面做出适当调整,劳动生产率的收敛可以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的收敛。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增长 行业分类 差异 收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萌
本文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居民、贸易与非贸易企业三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演绎了出口贸易、消费品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内生作用机理,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同单位的边际制约效应;出口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拉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与加工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推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出口贸易与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还存在"乘数"现象。本文的发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贸易政策改革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萌
本文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居民、贸易与非贸易企业三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演绎了出口贸易、消费品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内生作用机理,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同单位的边际制约效应;出口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拉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与加工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推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出口贸易与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还存在"乘数"现象。本文的发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影响中国城市增长的因素: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检验
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增长核算法2位数编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亚洲“四小龙”外汇储备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新加坡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地区就业增长的集聚效应: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
带有习惯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型——高增长导致高储蓄的一个理论解说
对外开放是否导致银行业的风险上升?——基于外资持股比例与海外资产占比的实证检验
农旅融合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影响——基于124个地级市的实证检验
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基于223个地级市的实证检验
消费环境改善对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研究——基于内蒙古12个地级市的实证检验
中国内需增长的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来自人口结构变化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