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4)
2023(14185)
2022(12405)
2021(11704)
2020(9918)
2019(22889)
2018(23016)
2017(44272)
2016(24184)
2015(27508)
2014(27615)
2013(27064)
2012(24471)
2011(21922)
2010(22166)
2009(20450)
2008(19954)
2007(17513)
2006(15346)
2005(13676)
作者
(69695)
(57871)
(57675)
(54792)
(37043)
(27789)
(26100)
(22709)
(21972)
(20859)
(19772)
(19480)
(18528)
(18355)
(17813)
(17745)
(17351)
(17250)
(16591)
(16557)
(14424)
(14342)
(14008)
(13238)
(12933)
(12927)
(12906)
(12728)
(11695)
(11342)
学科
(94631)
经济(94498)
管理(77455)
(72532)
(62941)
企业(62941)
方法(46242)
数学(40133)
数学方法(39413)
(25787)
(24212)
中国(23597)
业经(21905)
(20795)
技术(20289)
(20101)
理论(17967)
地方(17055)
(16517)
财务(16423)
财务管理(16390)
农业(16001)
(15940)
贸易(15931)
企业财务(15531)
(15505)
(15349)
环境(14892)
(14594)
(14393)
机构
大学(344906)
学院(344182)
管理(138967)
(133322)
经济(130279)
理学(120848)
理学院(119555)
管理学(117165)
管理学院(116548)
研究(110271)
中国(80870)
(73456)
科学(69172)
(62573)
(55054)
(53226)
业大(51832)
(50109)
研究所(50020)
财经(49885)
中心(49880)
北京(46316)
(45235)
(44559)
师范(44119)
农业(41578)
(40635)
(40053)
经济学(39390)
技术(38256)
基金
项目(236897)
科学(186718)
研究(173580)
基金(171257)
(148791)
国家(147581)
科学基金(127653)
社会(107737)
社会科(102154)
社会科学(102125)
(93684)
基金项目(90652)
自然(84079)
自然科(82156)
自然科学(82142)
教育(81353)
自然科学基金(80631)
(78387)
编号(71363)
资助(71333)
成果(57700)
重点(52944)
(52096)
(50331)
课题(49501)
(49239)
创新(46889)
(45267)
科研(45022)
教育部(44933)
期刊
(143918)
经济(143918)
研究(99229)
中国(67228)
学报(53512)
管理(52424)
科学(49666)
(48546)
(47944)
教育(42587)
大学(40987)
学学(38541)
技术(34171)
农业(33389)
(26529)
金融(26529)
财经(24202)
业经(23363)
经济研究(22469)
(20567)
问题(18264)
技术经济(18151)
科技(18143)
(17421)
图书(17317)
理论(16569)
(15650)
统计(15370)
现代(15316)
实践(15190)
共检索到496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培中  田莉  
高级技术工人短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其中激励不足是造成该问题的重要原因。针对目前我国高级技术工人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可运用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我国高级技术工人的胜任能力模型,并探讨胜任能力模型与激励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利于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级技术工人薪酬激励和精神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永泰  
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建立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是关系企业命运的战略性任务。因此,如何培养、激励进而留住技工人是摆在我们面前越来越紧迫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技能人才发展现状的剖析和技能人才激励因素系统分析,构建了基于技能人才需求偏好的激励机制,并提出强化激励机制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提出了与传统激励机制不同的柔性激励机制,具有敏捷性、适应不同情况的能力及灵活性、柔韧性等优势;包括经济激励等正向激励和以威胁激励为代表的负向激励;构建的柔性激励模型包括柔性激励工资和工资模型、威胁激励模型、柔性激励机制的约束模型及有效性检验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柔性激励对企业员工具有诱导性作用,非诱导型员工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变成可诱导型员工。企业激励越高,员工维持激励的积极性就越高。由此可以得出柔性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策略、方式和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莎莎  谢铁军  
针对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基于市场需求为指数形式,分别建立了对称信息下的供应链模型以及以零售商的单位营销支出为类型的非对称信息激励模型。首先,研究了对称信息情况下的集中控制模型和分散模型的最优解;其次,在对称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极值原理得到了激励模型的最优解;最后运用数值仿真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置的激励机制对整个供应链的收益有改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冉翠玲  杨桂元  
针对由单制造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提出了供应链双方需求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双方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运作策略模型。制造商通过折扣,运用激励相容机制使销售商诚实申报需求信息,使得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供应链成员实现双赢。数字试验结果表明:①所提策略是有效的;②该策略不仅能提高制造商利润,而且也能改善销售商的利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和平  
建立了技术工人利用企业冗余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了技术工人同时从事"生产任务"和"冗余创新"行动下的最优激励合同条件。一方面,企业可以按最优激励合同直接奖励技术工人的"冗余创新"成果;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技术工人的"生产任务"与"冗余创新"两行动的成本函数的相互依存性,通过优化对技术工人的"生产任务"的激励合同来间接激励技术工人的"冗余创新"绩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建山  
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利润导向与成长能力导向目标的特征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基于Holmstrom和Milgrom(1991)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了上市公司利润导向与成长能力导向目标的激励机制模型,并探讨了代理人在两个目标上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对委托代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对两个目标的激励因子均为零,即采取固定工资报酬形式,代理人在两个目标上的努力程度和代理能力水平受其行为的自影响系数和交互影响系数的影响。(2)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委托人对两个目标的激励因子不仅受代理人行为的自影响系数和交互影响系数的影响,而且还与两个目标的可衡量程度有关,此时代理人在两个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怡  诸大建  
我国即将出台《循环经济法》,新法明确规定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本文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进行了基于主体—对象—过程模型(SOP模型)的理论建构,并结合理论所揭示的该制度的本质特征,梳理了制度的系统激励要素,从制度适用性激励、责任推进性激励和实施策略性激励三个维度建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激励机制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志明  陈敏  
保险是转移和规避风险的一种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防范风险必不可少的重要选择。在保险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不公平竞争或是不正当竞争,都有可能使保险代理人为了招揽业务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方法。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激励机制模型,让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这一模型的结果对保险代理人进行奖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强  李斌  
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对于风险态度与最优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不确定性等值的概念,具体分析了风险态度对激励效应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代理人的风险态度、企业经营情况与激励系数的关系。利用拉丰的显示原理,分析了代理人能力对于激励机制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与线性契约假设下相同的结论。究其根源,两者都是建立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基础之上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新  龙妙君  
在现代企业中,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而企业能否成功地对员工实施激励,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决定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地位。本文以企业的激励机制为背景,通过对“智猪博弈”模型及其改进的分析,将其与企业激励机制相结合,最后得出改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芬  曹杰  
在借鉴KMRW声誉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单一制造商和n个销售商关于低碳产品交易的非完全信息重复博弈模型,针对销售商之间存在声誉信息共享和不存在声誉信息共享两种情况,分析了声誉对制造商和销售商合作的激励效应,针对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笔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吕玉辉  
在政府公共服务外包中,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与市场的自利性是一对矛盾,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注重公共服务外包中的激励机制设计。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委托-代理的博弈模型,在假设代理人接受委托的前提下,分析了促使代理人努力工作的"激励相容约束"。文中还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公共服务外包,提出政府要设计一种"说真话"信号机制,来消除公共服务外包中信息的不对称。此外,提出了工作成果易度量、监督成本低的公共服务可采取固定单价合同;工作成果不确定、监督成本高的公共服务宜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工作成果不确定、无法监督的公共服务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等激励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文胜  
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实施存在科层激励与市场激励两种路径。地方政府作为扶贫小额信贷项目主要委托人,追求科层激励、集中决策的社会最优理想状态;商业银行和贫困农户作为项目的主要代理人,追求市场激励、分散决策的预期效用最大目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最优激励安排和有效激励架构,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决策的社会最优理想状态实质上是一种隐性激励方式,需要建立在科层激励、促进银政内部科层压力传导和改善银政对接贫困农户的"反科层治理"基础之上;分散决策的预期效用最大模式作为一种显性激励安排,在批量扶贫小额贷款项目的激励中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推进扶贫小额信贷项目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风险:地方政府面临科层激励成本不可控;无风险收益较低导致商业银行参与积极性不高;无风险收益较高又会导致商业银行努力程度不足;项目风险较大抑制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信息不对称和参与方不努力导致项目风险失控;贫困农户信用风险损害项目可持续发展;难以运用法律手段,导致项目风险市场出清成本高等。为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激励目标要瞄准金融排斥的突出问题,降低参与各方努力成本系数;科层激励要增强项目共识、共商、共建、共享,为集中决策创造条件;激励方向要突出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运用科层激励和政府谈判能力形成向贫困农户利益倾斜的扶贫产业链定价机制;激励安排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各方主体的合作水平和努力程度;要加强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协调配合,实现科层激励的短期效应和市场激励的长期效应的有效叠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