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1)
- 2023(6879)
- 2022(6169)
- 2021(5600)
- 2020(5108)
- 2019(12030)
- 2018(11949)
- 2017(22864)
- 2016(13185)
- 2015(15269)
- 2014(15591)
- 2013(15433)
- 2012(14414)
- 2011(13165)
- 2010(13394)
- 2009(12256)
- 2008(12396)
- 2007(11375)
- 2006(9679)
- 2005(8511)
- 学科
- 济(54965)
- 经济(54918)
- 业(34516)
- 管理(34302)
- 方法(29597)
- 企(27322)
- 企业(27322)
- 数学(26656)
- 数学方法(26435)
- 农(15284)
- 中国(13563)
- 财(13024)
- 学(12046)
- 贸(10708)
- 贸易(10708)
- 理论(10433)
- 地方(10430)
- 易(10349)
- 业经(10307)
- 农业(10012)
- 制(8803)
- 技术(8200)
- 和(8057)
- 务(8044)
- 财务(8031)
- 财务管理(8005)
- 教育(7838)
- 企业财务(7565)
- 环境(7454)
- 银(7260)
- 机构
- 大学(194562)
- 学院(193975)
- 济(76332)
- 经济(74600)
- 管理(71689)
- 研究(65283)
- 理学(62410)
- 理学院(61626)
- 管理学(60375)
- 管理学院(60035)
- 中国(46368)
- 科学(42703)
- 京(40776)
- 农(39499)
- 所(34652)
- 财(33415)
- 业大(33389)
- 研究所(31874)
- 农业(31617)
- 江(30042)
- 中心(29874)
- 财经(27222)
- 范(26777)
- 师范(26479)
- 北京(25315)
- 经(24603)
- 经济学(23517)
- 州(23450)
- 技术(23028)
- 院(22836)
- 基金
- 项目(129555)
- 科学(100048)
- 研究(92560)
- 基金(91260)
- 家(80358)
- 国家(79675)
- 科学基金(66820)
- 社会(56157)
- 社会科(53091)
- 社会科学(53068)
- 省(52941)
- 基金项目(49147)
- 教育(45677)
- 划(44484)
- 自然(44097)
- 自然科(43098)
- 自然科学(43083)
- 自然科学基金(42346)
- 编号(38454)
- 资助(37776)
- 成果(31299)
- 重点(29850)
- 部(28937)
- 发(27758)
- 课题(27516)
- 创(27196)
- 创新(25313)
- 科研(25233)
- 计划(24762)
- 教育部(24460)
共检索到277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敏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牢固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并且关涉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问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当强调素质养成,纠正了片面追求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石耀焜
办好高职院校,必须明确"一个目标",正确处理"两个关系",抓好"三个教育",即明确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目标,正确处理高职教育与社会市场的关系、高职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抓好职业道德教育、文化理论与技能教育、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 技能 市场 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海慧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的主旨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能工巧匠。如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就必须要从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工匠精神存在的不足之处入手,通过构建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渗透的路径,在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设置、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平台内容、师生共同培养的文化精神和构建学校自身文化软实力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真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德艺双馨"人才。通过国家强化职业教育理念,政府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社会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学校树立创新创业意识,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 专业教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郭福春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银行业经过不良资产的剥离、市场化的成功改制,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期。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明显提升,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人员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全面了解我国银行业发展对于银行一线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需求情况。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先后在浙江省的主要地市杭州、台州、绍兴、嘉兴、湖州、宁波、衢州等地召开了15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双高建设的目标要求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双高计划改革发展任务关于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基本要求,工字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培养重点,培养工匠精神的新要求和重点培养一批复合技术技能人才,并就如何推动双高建设抓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作者系统的思考。
关键词:
双高计划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小红
实现双"二元"现代学徒制,应政策创新,机制先行。建设一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将实践性环节组成相互渗透、层层递进的阶梯式结构。福建的产业经济中包含着数万家台商投资企业,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同时对福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如何充分发挥闽台双方各自的职业教育资源和优势,将双方多年来的互访交流活动向职业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广军 龙伟 刘跃华 游新娥 胡治民 陈育新
本文解构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起点,提出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能素"结构、理论技术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拓展的体系路径与环节过程,分析界定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教性、区域性、技术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基本特征,并以"应用导向、工学交替、螺旋训练、能力递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个专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实践案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福春 郭延安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学生必须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能够主动适应企业文化。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和融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就业和创业。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依托与浙江省内金融行业的天然血脉关系,充分发挥"金融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办学优势,将优秀的金融文化融于办学实践的全过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优质银行从业人员的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燕 袁二凯 马建华
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任务。伴随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的贯通培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贯通培养目前存在多校分段衔接难、长学制培养学习动力保持难、模式多样管理难、本科落实形成特色难等问题,建议通过一体化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开放性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性衔接职业教育本科等举措完善贯通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浩 马开颜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人”的属性出发,基于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视角,对13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赛项中的获奖选手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技能大赛引领下中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其中,个人因素主要有动机、心理素质、知识与技能储备、思维品质;学校因素主要有宣传引导、指导教师(教练)、竞技平台、常规教学、保障措施;家庭因素主要是家长对选手的关注程度。在中职阶段,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为个人和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影响较小。中职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应重点关注选手动机等个人因素,建立多级竞赛平台,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运
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做法为企业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霓 石伟平
我国学者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理解有"操作性"、"技术性"与"岗位领域性"取向,然而在实践中造成"重技能,轻技术"、"技术性"理解片面与选择教育培养模式困惑的误区。通过比较国外"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急需对我国高技能人才进行"正名":拓宽对"技能"的理解;提升"技术"层次;拓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
关键词:
技能 技术 高技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要求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院校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国家从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大量改革,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发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改革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与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