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2)
- 2023(7381)
- 2022(6274)
- 2021(5539)
- 2020(4458)
- 2019(9915)
- 2018(9695)
- 2017(17710)
- 2016(9737)
- 2015(10815)
- 2014(10714)
- 2013(10621)
- 2012(10438)
- 2011(9559)
- 2010(9872)
- 2009(8755)
- 2008(8633)
- 2007(7850)
- 2006(7214)
- 2005(6833)
- 学科
- 济(43407)
- 经济(43367)
- 业(24421)
- 管理(22193)
- 企(17560)
- 企业(17560)
- 地方(17182)
- 中国(16153)
- 农(13787)
- 学(11398)
- 业经(11108)
- 方法(9993)
- 地方经济(9715)
- 农业(9706)
- 发(9172)
- 融(8828)
- 金融(8827)
- 银(8790)
- 银行(8768)
- 行(8647)
- 数学(8210)
- 数学方法(8123)
- 财(8014)
- 制(7870)
- 贸(7460)
- 贸易(7448)
- 环境(7401)
- 易(7088)
- 技术(6873)
- 发展(6802)
- 机构
- 学院(140364)
- 大学(137501)
- 研究(59062)
- 济(54024)
- 经济(52727)
- 管理(45395)
- 中国(44725)
- 科学(39666)
- 理学(37414)
- 理学院(36802)
- 管理学(36010)
- 管理学院(35745)
- 农(32816)
- 所(32529)
- 京(31634)
- 研究所(29596)
- 中心(26243)
- 农业(25719)
- 财(25346)
- 江(24026)
- 业大(23978)
- 省(21501)
- 院(21501)
- 范(21124)
- 师范(20783)
- 北京(20507)
- 州(19404)
- 财经(18929)
- 科学院(18744)
- 技术(17753)
- 基金
- 项目(91151)
- 科学(70233)
- 研究(63777)
- 基金(63278)
- 家(57658)
- 国家(57133)
- 科学基金(46701)
- 社会(38437)
- 省(37893)
- 社会科(36330)
- 社会科学(36323)
- 基金项目(33312)
- 划(32209)
- 自然(30852)
- 自然科(30076)
- 自然科学(30065)
- 自然科学基金(29511)
- 教育(27992)
- 发(26860)
- 编号(25470)
- 资助(25425)
- 重点(21991)
- 成果(21071)
- 发展(20743)
- 展(20360)
- 课题(19587)
- 创(18989)
- 计划(18728)
- 部(18516)
- 创新(17858)
共检索到233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欢 杨东林 陈勇 杨光
本试验旨在在绵羊高精料饲粮(精粗比为65:35)中添加鞣花酸以观察其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鞣花酸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5只健康、平均体重为40 kg左右、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空怀小尾寒羊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试验分为两期,对照期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每天每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鞣花酸10 g。每期适应12 d后连续采集瘤胃内容物3 d,用于分析瘤胃发酵参数;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瘤胃细菌、产甲烷古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结果表明,添加鞣花酸对绵羊采食量以及瘤胃液pH、预测甲烷、NH_3-N、微生物蛋白和原虫数均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鞣花酸后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下降(P 0.05),丙酸、异戊酸摩尔比显著下降,丁酸、戊酸的摩尔比和乙酸/丙酸显著升高(P 0.05),但细菌中小杆菌属、瘤胃球菌2属、互营球菌属和Solobacterium属的相对丰度增加(P 0.05)。由此可见,鞣花酸主要作用于瘤胃细菌厚壁菌门,使菌群结构发生变化,改变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关系,并减少总挥发性脂肪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耿 毛胜勇 朱伟云
通过山羊瘤胃液的体外批次培养,研究延胡索酸对瘤胃混合细菌体外发酵的影响。瘤胃液在含底物(玉米粉、豆粕和黑麦草)和延胡索酸(0、4、8和12 mmol.L-1)条件下发酵24 h。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内,不同浓度的延胡索酸均显著提高了累积产气量,同时显著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其组成,降低乙酸的浓度及比例,增加丙酸的浓度及比例。其中4 mmol.L-1延胡索酸在12~24 h提高了TVFA浓度和丙酸浓度(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美杰 姜君 徐诣轩 李志鹏 申军士 朱伟云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尿素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70只育肥公湖羊(23.6~26.0 kg)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以下日粮:正常豆粕(SBM,170 g·kg~(-1)),低豆粕(40 g·kg~(-1))基础上添加0、10、20和30 g·kg~(-1)尿素(U0、U10、U20、U30)。试验预饲期1周,正试期8周。采集瘤胃液测定发酵参数和功能菌群数量,同时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与U10组相比,U20和U30组瘤胃液pH值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NH_3-N)浓度随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与U0和U30组相比,SBM、U10和U20组总菌、甲烷菌和原虫数量显著升高(P<0.05)。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显示U30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U0和U10组(P0.05)。U10组Bacteroidetes的丰度显著高于SBM、U20和U30组(P<0.05),但Firmicutes却显著降低(P<0.05)。RDA结果显示pH值、NH_3-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对瘤胃不同菌属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pH值的影响最显著(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美杰 姜君 徐诣轩 李志鹏 申军士 朱伟云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尿素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70只育肥公湖羊(24.3±1.7 kg)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以下日粮:标准豆粕[SBM, 170 g·kg~(-1)干物质(DM)],低豆粕(40 g·kg~(-1) DM)基础上添加0、10、20和30 g·kg~(-1)尿素(U0、U10、U20、U30)。试验预饲1周,正试8周。采集瘤胃液测定发酵参数和功能菌群数量,同时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与U10组相比,U20和U30组瘤胃液pH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NH_(3)-N)浓度随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1)。与U0和U30组相比,SBM、U10和U20组总菌、甲烷菌和原虫数量显著升高(P<0.05)。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显示U30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U0和U10组(P0.05)。U10组Bacteroidetes的丰度显著高于SBM、U20和U30组(P<0.05),但Firmicutes却显著降低(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代俊芳 孟庆翔 周振明 崔振亮 任丽萍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明日粮硝态氮含量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参数以及微生物合成效率的影响。【方法】配合硝态氮添加水平分别为0、6%、12%、18%、24%和30%的处理日粮,进行双外流连续培养体外发酵,试验期144h。【结果】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不影响瘤胃pH值、总挥发酸浓度(P>0.05);随日粮硝态氮添加水平的提高,丙酸摩尔比例上升(Q,P<0.01),乙酸摩尔比例(Q,P<0.01)和NH3-N浓度(L,P<0.01)下降,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消化率提高(Q,P<0.01)和微生物合成效率(MOEEF)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Q,P<0.01)。【结论】硝态氮能被瘤胃微生物所利用。随日粮硝态氮添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智 朱伟云
体外法研究了底物精粗比(m(干草)∶m(精料))分别为10∶0、7∶3、5∶5、3∶7时,向发酵液中添加大蒜油(0、30、300和3 000 mg.L-1)对瘤胃微生物厌氧发酵24 h的影响。结果显示:24 h产气量随着大蒜油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30 mg.L-1和300 mg.L-1大蒜油降低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P<0.05),增加丙酸和丁酸比例(P
关键词:
大蒜油 体外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瘤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潘敏慧 黄小乘 田怡豪 孙占微 李成云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添加剂处理柞树叶青贮对延边黄牛体外发酵瘤胃降解率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4头平均体重为(443.3±26.7) kg、装有永久性瘤胃屡管的延边黄牛公牛为瘤胃液供体。将青贮的柞树叶按照添加发酵添加剂的不同分为糖蜜组(M)、乳酸菌组(LAB)、EM菌组(一种混合菌一般包括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类)(EM)、石灰水组(LW)、乳酸菌+糖蜜组(LAB-M)以及EM菌+糖蜜组(EM-M),每组3个重复。体外发酵48 h后,计算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干物质降解率以及粗蛋白质的降解率,并提取瘤胃液中的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后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各青贮柞树叶试验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以及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EM组和EM-M组降解率增加最显著。LW组的干物质降解率、粗蛋白质降解率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余的5个组(P <0.05)。不同发酵添加剂的青贮柞树叶对延边黄牛体外发酵瘤胃微生物菌群无显著影响(P> 0.05)。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以及厚壁菌门是反刍动物瘤胃内的主要微生物菌群。在属水平上,不动杆菌属、普氏菌属、弓形杆菌属是主要微生物菌群。综上所述,不同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瘤胃降解环境,提高瘤胃降解率。其中,EM组和EM-M组效果较好,且各试验组对于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整体区系构成、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的丰度均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舒黎 王加启 胡志勇 李旦 孙宏选
【目的】评价日粮添加植物油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采用3×3拉丁方设计,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肉牛研究不添加油脂(对照组)、添加4%豆油(豆油组)或4%胡麻油(胡麻油组)对瘤胃pH值、NH3-N浓度、VFA以及瘤胃细菌和原虫的影响。3组日粮精粗比均为35﹕65,每期试验为21d,共3期。【结果】添加油脂对瘤胃内pH值没有影响(P>0.05);对照组和胡麻油组瘤胃NH3-N浓度显著高于豆油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豆油组和胡麻油组显著降低了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酸浓度以及总细菌、蛋白分解菌、纤维分解菌及原虫的数量(P<0.05),但对乙酸与丙酸比例以及淀...
关键词:
豆油 胡麻油 瘤胃生理 细菌 原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德泳 朱伟云 毛胜勇
【目的】探讨日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对山羊瘤胃发酵、瘤胃细菌与瘤胃产乳酸菌菌群结构组成,以及瘤胃产乳酸菌、总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健康阉割的长江珠三角白山羊,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共分3期进行,每期15 d,依次饲喂NFC/NDF比值分别为0.42(Ⅰ期)、1.04(Ⅱ期)、2.73(Ⅲ期)的3期日粮,分别于第13、14和15天采集瘤胃内容物。采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采用real-time PCR定量瘤胃内容物中总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陈旭伟 王梦芝
【目的】研究利用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内纤维降解菌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2×4因子体外培养试验设计,因子一为对照组(不添加皂苷)和添加皂苷组(添加0.3%茶皂素和0.03%丝兰皂苷的混合物),因子二为不同精粗比水平(20﹕80、40﹕60、50﹕50及60﹕40),研究不同精粗比以及皂苷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茶皂素和丝兰皂苷的混合物能降低瘤胃pH,且精粗比为20﹕80时差异极显著(P<0.01);能够增加乙酸、丙酸、丁酸以及TVFA的浓度,但从各成分所占比例来看,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的添加降低了乙酸和丁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增加了丙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因此降...
关键词:
茶皂素 丝兰皂苷 瘤胃发酵 瘤胃微生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秦韬 王超
[目的]青蒿素是天然青蒿属植物的提取物,它很早就在中国传统中药中被用作抗疟疾、抗肿瘤和驱虫等药物。为探讨青蒿素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瘤胃内环境及其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循环的影响,确定青蒿素的对瘤胃发酵调控的效果和适宜添加量,为青蒿素作为一种新的瘤胃调控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只带有瘤胃瘘管的徐淮白山羊为试验动物,饲喂以玉米、豆粕和羊草为主组成的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占日粮干物质0,0.2%,0.4%和0.6%的青蒿素,进行4×4拉丁方设计试验,研究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种群变化;采用DTAF荧光染料标记细菌(FLB)的一种新方法测定瘤胃原虫吞噬细菌速率和吞噬量的...
关键词:
青蒿素 瘤胃发酵 微生物氮素循环 山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帅 贾琦珍 陈根元 张玲 马春晖
探讨小花棘豆黄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小花棘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试验组分别按10,30,50 m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黄酮,试验持续35 d。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7 d取瘤胃液,检测瘤胃液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试验羊瘤胃液中总细菌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从第21天开始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总细菌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所有试验羊瘤胃液中厌氧真菌数和瘤胃原虫数均无明显变化,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纤维素降解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试验Ⅲ组可降低白...
关键词:
小花棘豆 绵羊 黄酮 瘤胃 微生物数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牛骁麟 郭涛 周文静 郭龙 李飞 李发弟
为研究日粮粗蛋白质水平(crude protein, CP)对育肥湖羊瘤胃微生物、pH及VFA含量的影响,选取54只4月龄[(32.25±2.50) kg]湖羊公羔,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将试验羊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3个处理组日粮CP水平分别为11.5%、14.0%、16.5%,试验期共70 d,包括7 d预试期,63 d正试期。试验期结束后,每组选择10只试验羊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并采集瘤胃内容物,用于瘤胃微生物DNA提取。结果表明:1)不同CP处理组对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瘤胃总重、瘤胃组织重及尾脂重无显著影响(P> 0.05)。2) 11.5%CP组瘤胃液氨态氮显著低于14.0%CP及16.5%CP组(P 0.05)。瘤胃液p H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P 0.05),其中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戊酸比例均不受CP水平的影响(P>0.05),但异戊酸的比例随日粮中CP水平的增加有增加趋势(P=0.098)。4)在不同CP处理组中,瘤胃内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最高,但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其中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普雷沃氏菌的含量均不受CP水平的影响(P> 0.05),而黄色瘤胃球菌11.5%CP组显著低于14.0%CP组(P <0.05),16.5%CP组与11.5%CP组及14.0%CP组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日粮不同CP水平不影响试验羊屠宰性能,但能够影响瘤胃液pH及氨态氮含量,随CP水平的增加,异戊酸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14.0%CP组黄色瘤胃球菌数最多。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冲 王宏博 王国秀 黄永亮 汪晓娟 王维民
葡萄渣是葡萄酒酿制过程中的副产品,研究葡萄渣对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模式的影响,是研发葡萄渣作为反刍家畜粗饲料来源、提高葡萄酒产业废弃资源再利用的迫切需要。本试验选取18只杜泊(♂)×小尾寒羊(♀) F_1代公羔(90~105日龄),随机分为对照组(CON,饲粮无葡萄渣)和葡萄渣组(GP,用16%葡萄渣替代基础饲粮),单栏饲养70 d后屠宰,分析葡萄渣对育肥羊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氮代谢参数的影响,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瘤胃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GP组瘤胃液pH和总氮浓度有高于CON组趋势(P 0.05)。GP组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ON组(P 0.1%的菌属中,GP组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和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丰度显著低于CON组(P 0.05)。因此,用16%葡萄渣替代基础饲粮抑制了育肥羊瘤胃蛋白质降解并降低了瘤胃乳酸分解菌丰度,但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瘤胃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耀 陈鑫珠 黄勤楼 游小凤 林东文 王华 黄小云 黄秀声
【目的】探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海鲜菇菌糠发酵效果的影响,并研究其在肉羊瘤胃内降解特性。【方法】以海鲜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分别添加0.1%植物乳杆菌、0.1%活菌多复合发酵菌剂、0.1%活菌多复合发酵菌剂+3%糖蜜以及3%糖蜜,以不添加菌剂和糖蜜的处理为对照组。每处理3个重复,室温厌氧发酵45 d后,取样测定其营养成分(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及发酵品质(p H及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取发酵效果最佳处理的发酵菌糠和菌糠原料进行瘤胃降解试验,测定发酵前后海鲜菇菌糠DM、CP、NDF和ADF不同发酵时间点(4,8,12,24,48及72 h)的瘤胃降解率,并计算降解参数及有效降解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CP含量均升高,NDF含量均降低,其中0.1%活菌多复合发酵菌剂+3%糖蜜处理发酵效果最佳,其CP含量提高了9.69%(P<0.05),NDF、ADF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了9.12%(P<0.05),2.66%和28.71%。各试验组p H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均升高,其中0.1%活菌多复合发酵菌剂+3%糖蜜处理组p H值最低,为3.29,乳酸含量最高(7.84%),较对照组提高了33.11%(P<0.05)。0.1%活菌多复合发酵菌剂+3%糖蜜处理组菌糠DM、CP、NDF和ADF的72 h瘤胃降解率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8.61%,8.58%,14.75%和8.93%(P<0.05),有效降解率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7.66%,11.75%,20.74%和3.39%(P>0.05)。【结论】在海鲜菇菌糠中添加0.1%活菌多复合发酵菌剂+3%糖蜜能明显提高其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及其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