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3)
- 2023(4894)
- 2022(4487)
- 2021(4136)
- 2020(3867)
- 2019(9209)
- 2018(9236)
- 2017(18149)
- 2016(10293)
- 2015(11909)
- 2014(12238)
- 2013(12364)
- 2012(11894)
- 2011(10870)
- 2010(11009)
- 2009(10417)
- 2008(10663)
- 2007(9939)
- 2006(8506)
- 2005(7705)
- 学科
- 济(45399)
- 经济(45358)
- 业(26971)
- 管理(26697)
- 方法(23532)
- 数学(21055)
- 数学方法(20887)
- 企(20607)
- 企业(20607)
- 农(13341)
- 财(11383)
- 中国(10993)
- 学(10142)
- 贸(9244)
- 贸易(9242)
- 地方(9076)
- 易(8947)
- 农业(8651)
- 业经(8332)
- 制(8232)
- 和(7095)
- 务(6801)
- 财务(6788)
- 财务管理(6765)
- 银(6744)
- 银行(6716)
- 融(6396)
- 金融(6394)
- 理论(6391)
- 行(6370)
- 机构
- 大学(156469)
- 学院(154839)
- 济(64006)
- 经济(62571)
- 管理(57743)
- 研究(54290)
- 理学(49347)
- 理学院(48748)
- 管理学(47876)
- 管理学院(47580)
- 中国(40488)
- 科学(34693)
- 京(33633)
- 农(32354)
- 所(29452)
- 财(28966)
- 研究所(26844)
- 业大(25870)
- 农业(25828)
- 中心(25520)
- 江(24445)
- 财经(23045)
- 北京(21298)
- 经(20764)
- 范(20671)
- 师范(20439)
- 经济学(19888)
- 州(19142)
- 院(18673)
- 经济学院(18164)
- 基金
- 项目(99876)
- 科学(76554)
- 研究(71595)
- 基金(70604)
- 家(62167)
- 国家(61623)
- 科学基金(50938)
- 社会(43358)
- 社会科(40957)
- 社会科学(40939)
- 省(39728)
- 基金项目(37710)
- 划(33817)
- 教育(33465)
- 自然(33256)
- 自然科(32435)
- 自然科学(32422)
- 自然科学基金(31842)
- 编号(30043)
- 资助(29750)
- 成果(25036)
- 重点(22925)
- 部(22726)
- 发(21972)
- 课题(20683)
- 创(20298)
- 科研(19717)
- 计划(19270)
- 创新(18994)
- 教育部(18874)
共检索到228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荷亭 侯旭东 仪治本 王良群
通过对(3×4)和(4×5)的广义遗传力分析,初步可以看出,杂交种生育期、株高、茎高主要由亲本的加性基因所控制;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角质主要由亲本基因的显性效应和基因互作效应所控制;穗长和穗柄长的遗传控制中,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近于相等。这种情况也为狭义遗传力的估值所证实。因而,运用上述材料与具有特殊性状优良的品系组成群体,进行轮回选择,能够选育出更有价值的材料来。
关键词:
高粱,遗传力,配合力,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巍 王艳秋 邹剑秋 张飞
选用新育成及育种中常用的5个甜高粱不育系、5个甜高粱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生育期,含糖锤度、叶绿素、产量等5个性状用DP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303A,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一般配合力高,是一个较理想的甜高粱不育系,其次为L0202A较好;恢复系LTR108、LTR114表现好,一般配合力高;综合产量和含糖锤度表现,303A/LTR114、L0202A/LTR108及L0202A/LTR114是比较理想的甜高粱杂交组合。本研究为甜高粱的高糖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甜高粱 配合力 农艺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学伟 王培华 张晓春 李泽碧 张志良 唐生佑 马强 谭平
为了筛选出表现优良的杂交糯高粱亲本,科学评价6个引育糯高粱不育系与8个自育糯高粱恢复系育种应用价值。本试验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TX622、TX623、18A、3268A、45A、3307A等6个糯高粱不育系,R864、R865、R867、R870、R872、R874、R880、R882等8个恢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48个F1杂交组合的穗期、株高、穗长、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育性和产量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这14个糯高粱8个主要性状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抽穗期、穗粒重、千粒重、育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最高,分别为50.25%、80.62%、58.87%和79...
关键词:
糯高粱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献林 康明辉 任明全 陈时良
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小麦亲本品种8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有明显差异,亲本品种自身的性状表现与其配合力也不尽相同.百粒重、每穗粒数、穗长等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早代选择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的遗传力偏低,不宜在早代进行严格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万林 吴毅歆 李先平 阎发祥 隋启君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薯形、皮色、肉色、块茎产量等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块茎重的父本遗传力达56.7%,淀粉含量的母本遗传力和亲本间非加性效应分别达40.5%,44.9%,皮色、块茎产量和结薯数的非加性效应分别达69.1%,82.8%,88.8%;肉色、块茎外观和薯形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为42.2%~57.8%,相差不大。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
关键词:
马铃薯 遗传效应 块茎性状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雪 胡学爱 杨荣 梁燕 刘世建 卢双才
以四川省雅安市玉米研究开发中心近年来育成的部分玉米新自交系和骨干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其主要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所表现的配合力不同,同一个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和同一个性状不同自交系间的配合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交系YA3729、YA3237、YA8201和YA8801能显著改进F1的产量,其产量配合力显著高于平均效应,属于高配合力自交系,用其作亲本易组配出高产杂交种。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万林 李先平 吴毅歆 阎发祥 隋启君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晚疫病的亲本加性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等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0%;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效应分别为54.8%,52.1%。双亲(至少有1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亲本配合力可以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德华 吕淑珍 沈文云 霍振荣 李淑菊
以8个高代自交系为试材,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16个组合,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供试8个亲本中,有1个亲本平均单瓜重、瓜把长度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值;有1个亲本瓜粗、心室直径具有较大的负向效应值。在所配的16个组合中,有3个组合的平均单瓜重表现出较大的正向效应值,有3个组合的瓜把长度表现出较大的负向效应值。瓜条粗度和心室大小的特殊配合力在组合间表现出较大差异,瓜把长和平均单瓜重的狭义遗传力较低,而瓜条长度、瓜粗和心室直径的遗传力较高,选择较为有效,也比较容易稳定。
关键词:
黄瓜,配合力分析,品质,遗传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黄安霞 覃永嫒 覃嘉明 时成俏
用NCⅡ遗传设计分析方法,选择10个糯玉米自交系1(SN9-111)、2(SHN1111)、3(SHN321)、4(SN602-111)、5(珍5124)、6(JNF20)、7(DW613)、8(YL6113)、9(SNF611)、10(SN668-211)作为父本,10个糯玉米自交系A(SNM121-1)、B(珍5112)、C(SNHN11)、D(SN紫1)、E(YL6112)、F(YL6114)、G(DW62122)、H(宜糯1-112)、I(SN606-1)和J(CT4211)作为母本,进行几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父本系间和母本系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存...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润秀 黄开健 黄爱花 韦新兴 贺囡囡 邹成林 郑德波 谭华 翟瑞宁
【目的】分析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耐低氮玉米自交系与自育骨干自交系的配合力,有效评估CIMMYT种质的育种潜力,为我国玉米自交系利用途径扩增和强优势玉米组合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NC-Ⅱ设计,以20个CIMMYT耐低氮玉米材料为母本与6个自育骨干自交系为父本组配120个杂交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粒和单株产量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2组亲本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除父本系中的穗粗外,其余性状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下同),其余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亲本A2、17、A5、20和19的综合配合力效应值较高,是具有较大潜力的育种材料,应用这些亲本组配出较高产量杂交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其中A2×20(桂A10341×CLYN463)组合产量的SCA效应值最高。【结论】A2(桂A10341)是最理想的玉米亲本材料,A2×20(桂A10341×CLYN463)是筛选出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素琴
应用NCⅡ设计方法对烤烟7个亲本(3个品质亲本作母本,4个农艺亲本作父本)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除株高和单叶重的特殊配合力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据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讨论了亲本品种(系)有关性状的遗传特点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
烤烟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源 游永亮 赵海明 武瑞鑫 刘贵波
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以19份BMR基因型高粱(Sorghum bicolor)不育系为母本,以3份BMR基因型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为父本,从7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分析了57个F1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株高、主茎叶片数、中部叶片长度、中部叶片宽度4个农艺性状具有正向中亲优势;株高、中部叶片长度2个性状具有正向超亲优势;主茎叶片数、叶片中部长度、叶片中部宽度3个性状具有正向竞争优势;而单株分蘖数、主茎直径、主茎穗长均表现为负向优势。各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区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合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主茎直径、主茎穗长的遗传受基因的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株高、单株分蘖数、主茎叶片数、中部叶片长度、中部叶片宽度的遗传受基因的非加性影响较大;主茎穗长宜在早代选择,而株高、单株分蘖数、主茎叶片数、主茎直径、中部叶片长度5个指标宜在高代选择。综合得出,BMR基因型高粱不育系以AMP454、AMP19、T98A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筛选出配合力较高的杂交组合为AMP19×ZS-102和AMP454×ZS-10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建群 刘光春 任鄄胜 曾桂林 蒋天刚 高方远 陆贤军 任光俊
以5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对水稻12个品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大部分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极显著,说明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作用。②除了糙米率和碱消值级以外,其他10个品质性状受不育系影响较大。③各品质性状狭义遗传力顺序为:粒长>粒长宽比>胶稠度>垩白粒率>垩白度>精米率>碱消值级>整精米率>糙米率>透明度级>水分>直链淀粉。④在对亲本主要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上供试的不育系以川345A、川106A最好,恢复系以HR13、HR19最好。
关键词:
配合力 杂交水稻 遗传力 品质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菊仙 郭孟璧 杨明 张庆滢 陈璇 许艳萍 郭蓉 郭鸿彦
选择9个不同来源的大麻近交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72个杂交F1代5个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株高的除外)、反交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一性状各亲本间及同一亲本各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差异明显;株高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茎粗、分枝率、原麻产量和束纤维断裂比强度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72个杂交组合中初选B145×A001、A001×B198、A005×B111、B145×C197、B172×B198为优良杂交组合,A001、B111、B145和B198为优良亲本。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欣芳 马骏 王延波 刘继国 孟庆国 李明 王金艳 李泉木 姜敏
以农大高诱1号诱导系和辽3162(大斑病感病材料)×A619HtN(大斑病抗病材料)组配的材料为亲本获得的5个DH(doubled haploid)系与辽3162、A619HtN和中106为父本系组配的15个杂交组合为试材,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进行DH系产量和田间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诱导DH系的基础材料决定其诱导后代的类型,利用DH育种技术可以快速改良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组配优良的杂交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