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7)
2023(10352)
2022(9255)
2021(8778)
2020(7341)
2019(16970)
2018(16938)
2017(32839)
2016(18110)
2015(20040)
2014(20085)
2013(19913)
2012(18125)
2011(16243)
2010(15944)
2009(14338)
2008(13791)
2007(11797)
2006(9971)
2005(8528)
作者
(53408)
(44186)
(43839)
(41780)
(28289)
(21394)
(19998)
(17423)
(16769)
(15769)
(15225)
(14810)
(14026)
(13835)
(13681)
(13612)
(13583)
(13141)
(12653)
(12551)
(11154)
(10784)
(10715)
(9996)
(9912)
(9885)
(9816)
(9665)
(8958)
(8901)
学科
(66584)
经济(66508)
管理(50044)
(48185)
(40611)
企业(40611)
方法(33642)
数学(29127)
数学方法(28788)
(17849)
(17027)
(16923)
中国(16298)
业经(14670)
地方(13253)
理论(11957)
农业(11476)
(11454)
(11448)
贸易(11444)
技术(11413)
财务(11395)
财务管理(11377)
(11361)
(11316)
(11111)
企业财务(10854)
环境(10589)
(9680)
银行(9640)
机构
大学(253218)
学院(250704)
管理(100715)
(92493)
经济(90329)
理学(88601)
理学院(87532)
管理学(85899)
管理学院(85461)
研究(83901)
中国(58713)
科学(56581)
(53537)
(45433)
(43085)
业大(42151)
(41331)
研究所(40027)
中心(37301)
农业(36087)
(34667)
财经(34221)
北京(33256)
(32865)
师范(32456)
(31265)
(30654)
(28748)
技术(27603)
经济学(26869)
基金
项目(182620)
科学(142137)
基金(132210)
研究(128854)
(116878)
国家(115944)
科学基金(98807)
社会(78763)
社会科(74549)
社会科学(74529)
(72154)
基金项目(71267)
自然(67350)
自然科(65771)
自然科学(65746)
自然科学基金(64561)
(61115)
教育(58763)
资助(54646)
编号(51771)
成果(41503)
重点(40720)
(39488)
(38209)
(38132)
科研(35734)
创新(35559)
课题(35500)
计划(35008)
大学(33548)
期刊
(95135)
经济(95135)
研究(69280)
学报(47109)
中国(42691)
科学(41281)
(40573)
管理(35165)
大学(34358)
学学(32595)
(29888)
农业(28775)
教育(26832)
技术(20160)
(17716)
金融(17716)
财经(15890)
业经(15814)
经济研究(15067)
(14287)
图书(13763)
科技(13527)
(13362)
业大(12873)
理论(12709)
(12674)
问题(12378)
实践(11936)
(11936)
技术经济(11381)
共检索到344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园园  徐秀德  徐婧  刘可杰  姜钰  胡兰  
从采自中国不同地区的高粱靶斑病病叶上病斑分离获得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对中国高粱靶斑病原菌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病叶上的病斑形状、大小差异很大,但病原菌在菌落形态和孢子形态却极为相似;通过不同菌株的rDNA ITS序列聚类分析表明,供试菌株与高粱生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ghicola)相似度达99%,病原菌种群多样性不丰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钰  徐婧  徐秀德  胡兰  
为了弄清田间多样的高粱黑穗病症状与病原种类间的关系,将采自我国北方高粱生产田中不同症状的高粱黑穗病菌,通过病菌培养性状与r DNA ITS序列分析,研究病菌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虽然高粱黑穗病症状差异很大,但病菌冬孢子萌发特点、菌落形态特征等无明显差异,且与高粱丝黑穗病的致病菌丝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Kühn)Langdon&Fullerton]的特点相符合;供试菌株r DNA-ITS序列(序列号:KC986979)与Gen Bank中的丝孢堆黑粉菌(S.reilianum)的序列相似度达99%;田间高粱黑穗病的不同症状均由丝黑穗病的致病菌——丝孢堆黑粉菌侵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苇  李宝聚  石延霞  谢学文  
本研究对15株河北青县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形态学特征、分子类群及在不同寄主上致病力分化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由16对ISSR随机引物对15株供试菌株进行ISSR标记分析,得到92个多态性位点,所有菌株划分为2个分子类群,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2。结合形态特征的比较和致病力鉴定结果,发现多主棒孢菌的显微特征和培养性状丰富;所有菌株对黄瓜致病力较强,而在番茄和茄子上的致病力存在显著的差异。ISSR分子类群同菌株的致病力和显微特征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分子类群Ⅰ的菌株多为2009年采集的,以圆柱形孢子为主,对3个寄主的致病力显著高于类群Ⅱ的菌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字典  高增贵  高玉峰  张洋  
采用传统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方法(ITS、TEF序列和UP-PCR)研究了蔬菜保护地土壤中木霉菌种群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提交genbank 11个木霉种的序列,分别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非钩木霉(Trichoderma inhamatu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扬  张小平  陈露遥  黄怀琼  
通过对四川省重点推广的4个花生品种——天府11号、12号、13号和岳易各生育期、各部位内生细菌种群动态的系统研究,分离出内生细菌170株,其中放线菌15株;鉴定结果表明,天府系列花生内生细菌共16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11个种,为花生内生细菌的优势种群。对链霉菌属放线菌进行了抗菌性检测,其中13株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拮抗作用,淡紫灰类群菌株11-02和13-10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钰  徐秀德  刘志恒  董怀玉  赵姝华  
对采自中国9省(市)不同地理来源和不同品种的玉米丝黑穗病菌[Sporisorium reilianum(Kühn)Langdon&Fullerton]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il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22个不同地区菌株的DNA进行扩增,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供试菌株基本分成5组。来自不同地区相同品种上的菌株和同一地区不同品种的菌株的DNA多态性存在差异;同一组内的DNA多态性亦有差异,即玉米丝黑穗病菌具有丰富的种内遗传多态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姜慧明  吕国忠  刘志恒  张志博  
为了解辽宁省花卉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分布特点,2011和2012年的5~10月间在辽宁省凌源、开原、大洼、庄河、东港、熊岳、辽中7个主要设施花卉种植基地采集土壤样品140份,通过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平板法进行土壤真菌的分离和培养,共分离和鉴定出20属31种真菌,其中接合菌3属4种、子囊菌1属2种、无性型真菌16属25种。分离到的部分真菌种类是重要植物病原菌,如Fusarium moniliforme、Fusarium solani和Verticillium dahliae。结果表明: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木霉属Trichoderm和镰孢菌属Fusariu...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盛浩  汪丹丹  李海超  刘西平  
【目的】对杨凌和长武两地小麦根际土壤中能产生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细菌的多样性进行调查比较。【方法】以ACC为唯一氮源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富集和纯化产ACC脱氨酶细菌,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富集产物进行多样性检测,构建16SrDNA基因克隆文库,对所分离的产ACC脱氨酶细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R语言绘图,对两地区该类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长武地区小麦根际土壤2个样品中优化后的序列共计55 715条,基于97%的相似性被划分为35个OTU,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43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瑞先  陈立军  张荣  孙广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贝  周晓云  罗建军  刘琼光  
根据细菌基因组内广泛存在的短重复序列ERIC设计引物,采用Rep-PCR技术对来自广东省主要红掌种植的9个市区27个品种的66个红掌细菌性疫病菌株(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简称Xad)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水平为0.85时,可以分为14个遗传组,其中Ⅰ、Ⅱ和Ⅹ为主要遗传组,这表明广东红掌细菌性疫病菌遗传分化明显且具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锦  王雪峰  苏华楠  李中安  周常勇  
【目的】通过原噬菌体区域高度变异的基因位点研究柑橘黄龙病病原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的种群分化,探讨病原菌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方法】基于2种原噬菌体类型(SC1和SC2)对应的超变异基因区域设计2对引物(Lap-TJ-F/Lap-TJ-R1和Lap-TJ-F/Lap-TJ-R2),对中国不同柑橘产区的224个‘Ca.L.asiaticus’株系进行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PCR扩增的条带类型呈多态性,具有4种条带类型(SC1-1、SC1-2、SC2-1和SC2-2),西南地区以SC1-1型为主,广东、广西地区以SC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萌  赵伟全  于秀梅  杨文香  张汀  刘大群  
【目的】利用16S rDNA序列对来自中国8个省(区)的34株马铃薯疮痂病菌和15株参比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采用链霉菌通用引物对34株测试菌株的基因组进行16S rDNA序列扩增,测序后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比对,选取同源性较高的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34个测试菌株均为链霉菌属,其中Streptomyces scabies12株、S.galilaeus8株、S.bobili6株、S.turgidiscabies1株、S.acidiscabies1株、S.diastatochromogenes2株、S.setonii1株、S.enissocaesilis3株。其中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云燕  陈茂功  孙素丽  武小菲  江凯  朱振东  李洪杰  何月秋  王晓鸣  
【目的】针对近年频繁暴发的玉米南方锈病,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不同地区玉米南方锈病菌的遗传相似性,为研究该病害流行与发生规律和抗病育种提供信息。【方法】利用18对多态性ISSR引物对2011和2012年采集自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个菌株进行扩增,分析种群的遗传结构与特征。【结果】在相似系数0.81水平上,72个菌株被划为2群5亚群10组,亚群间表现出年度与地域的一定差异;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菌株群体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揭示山东与安徽、福建与浙江群体分别具有相对较高的相似性,而海南群体与其它群体遗传距离最远;不同地区病菌群体间缺乏基因交流,遗传相关性较低。【结...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凤丽  
病菌(Stagonospora curtisii)主要危害朱顶兰(Amaryllis vittata)叶片及花梗,其次危害鳞茎。病斑呈椭圆形、纺缍形或半圆形。被害部初期呈鲜红色,后期转赭红色,其上密生黑色小点。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为25℃;适宜pH位为4~9,最适为6左右;菌丝生长对培养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PSA培养基最佳;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葡萄糖最佳,山梨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有机氮及无机氮均能利用,其中以牛肉浸膏和门冬酰胺最佳,尿素最差;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为25℃,高于35℃或低于8℃时孢子均不能萌发。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侯成林  
根据子囊果及无性阶段的特征,三角枫漆斑病病原菌被确定为环纹符氏盘菌(Vladraculaannuliformis)。该菌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三角枫栽培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