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6)
2023(4814)
2022(4437)
2021(4047)
2020(3768)
2019(8910)
2018(8943)
2017(17497)
2016(9996)
2015(11658)
2014(12054)
2013(12096)
2012(11579)
2011(10539)
2010(10682)
2009(10160)
2008(10348)
2007(9675)
2006(8124)
2005(7349)
作者
(31367)
(26607)
(26383)
(25389)
(16774)
(12798)
(12308)
(10539)
(9840)
(9446)
(8990)
(8849)
(8690)
(8446)
(8433)
(8403)
(8358)
(7896)
(7685)
(7666)
(6758)
(6547)
(6496)
(6093)
(6061)
(5984)
(5905)
(5905)
(5511)
(5473)
学科
(43190)
经济(43153)
(26089)
管理(25535)
方法(22884)
数学(20634)
数学方法(20453)
(19951)
企业(19951)
(12669)
(10920)
中国(10307)
(9890)
(8954)
贸易(8953)
地方(8699)
(8676)
农业(8226)
业经(7813)
(7663)
(6820)
(6732)
财务(6718)
财务管理(6696)
(6302)
企业财务(6284)
银行(6276)
理论(5962)
(5936)
(5912)
机构
大学(151608)
学院(150827)
(60978)
经济(59574)
管理(55867)
研究(52289)
理学(47899)
理学院(47314)
管理学(46427)
管理学院(46144)
中国(38929)
科学(34298)
(32531)
(31692)
(28625)
(27202)
研究所(26221)
业大(25566)
农业(25462)
中心(24543)
(23502)
财经(21829)
北京(20586)
(20134)
师范(19910)
(19655)
经济学(18855)
(18612)
(18124)
经济学院(17265)
基金
项目(98060)
科学(74895)
研究(69853)
基金(68976)
(60862)
国家(60332)
科学基金(49745)
社会(41922)
社会科(39589)
社会科学(39572)
(39248)
基金项目(36769)
(33316)
自然(32744)
教育(32669)
自然科(31913)
自然科学(31899)
自然科学基金(31334)
编号(29511)
资助(29178)
成果(24500)
重点(22512)
(22116)
(21548)
课题(20348)
(19785)
科研(19382)
计划(19109)
创新(18543)
大学(18231)
期刊
(65382)
经济(65382)
研究(41164)
(28284)
中国(27614)
学报(27327)
科学(23238)
(21849)
大学(19390)
农业(18971)
学学(18271)
管理(17375)
教育(15215)
技术(13048)
(12558)
金融(12558)
业经(10866)
财经(10764)
(10659)
经济研究(10393)
问题(9343)
(9201)
(8192)
技术经济(8181)
图书(7747)
统计(7732)
(7633)
理论(7550)
商业(7312)
实践(6888)
共检索到218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仪治本  梁小红  
用多元遗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高粱 18个性状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多数性状都与穗粒重呈显著和极显著表型相关。千粒重与旗叶宽相关极显著 ,穗粒数与穗径、穗柄径、茎粗、一级枝梗数、二级枝梗数和旗叶宽都极显著相关。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的方向趋势一致 ,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18个性状分别载荷在 4个主因子上 ,第一主因子为穗部因子 ,包括 8个与穗部结构有关的性状 ;第二因子为生长因子 ,包括生育期、茎粗及有关的 6个性状 ;第三因子为旗叶因子 ,包括旗叶的 3个性状 ;第四因子为穗长因子 ,只有穗长一个性状。聚类分析把 18个数量性状分成三大类 ,第三类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亚类 ,聚类结果与因子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延玲  白晓倩  于澎湃  高建明  裴忠有  罗峰  孙守钧  
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对高粱育种的理论、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通过对高粱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作用方式进行分析,旨在为田间选择稳定遗传的优良株型性状提供理论基础。以粒用高粱引-20和忻梁52杂交所构建的F2遗传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高粱叶夹角、株高、穗长、平均茎节长度、叶长及叶宽6个株型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高粱叶夹角遗传符合B_1模型,即加性-显性-上位性的混合遗传模型,其主基因遗传率为70.15%;株高遗传符合B_2模型,即加性-显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仪治本  梁小红  侯旭东  
运用多元遗传分析法分析了高粱16个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参数。结果表明,多数性状间相关遗传力小于性状遗传力。当选择强度相等时,对一级枝梗数表型的选择可以明显提高二级枝梗数和穗粒数。对其他性状的间接选择相对效率都比性状的直接选择效率要低。相关遗传力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表型对穗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二级枝梗数。各性状通过穗粒数都有最大的正向间接作用。因此,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超过其他性状,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相关遗传力的应用,拓展了遗传力的概念,符合高粱育种实践,对确定杂交育种选择方案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晓倩  于澎湃  李延玲  高建明  裴忠有  罗峰  孙守钧  
通过对高粱F_2群体农艺性状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确定各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并掌握其遗传规律,为田间选育遗传稳定的农艺性状提供参考。以粒用高粱品种忻粱52和美引-20的杂交F_2分离群体为试验材料,根据单个分离世代群体的遗传模型方法 -主-多基因遗传分析模型对F_2世代6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中株高、穗柄长、主茎茎节数、平均茎节长符合遗传模型,受主效基因控制;而穗长和旗叶鞘长不存在主基因,受微效多基因遗传。株高符合Model B_1,受2对主基因控制,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88. 65%;穗柄长和主茎茎节数符合Model A_1,为受1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混合遗传模型,遗传率分别为61. 58%和68. 94%;平均茎节长符合Model A_4,受1对主基因控制,符合负向完全显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9. 24%。株高、穗柄长和主茎茎节数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说明这3个性状在后代遗传中受环境影响较小,遗传较稳定,可以在育种早代直接进行选择;而平均茎节长的遗传率较低,说明该性状在后代中遗传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需在育种高代进行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有忠  叶春秀  董永梅  王志军  谢宗铭  
【目的】本文对北疆复播大豆新品种进行了选育,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1个超早熟大豆新品种(系)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复播大豆单株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8.9%,生育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02%;单株生物产量与单株粒数、主茎节数、茎粗、生育期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单株有效荚数、结荚高度、株高呈负相关;从主成分分析看,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5.2294%。【结论】产量构成的主要性状有生育天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株高、有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明  翟虎渠  
以红花烟草(Nicotianatobaccum)杂交种(亲本为K326×G140)后代F5和F6系谱为材料,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进行田间试验。对F5世代68个家系的第7周株高、开花时株高资料和F6世代128个家系的最后株高资料进行三级、四级巢式结构的方差分析,得到足够的参数估计方程,在二级统计量水平上迭代估计各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并计算狭义遗传力。3个性状基本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第7周株高、开花时株高、最后株高三个性状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78,0.415和0.55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建澎  李金旺  段霞飞  李延玲  李欧静  裴忠有  
耐盐是高粱重要的农艺性状,耐盐遗传分析对于高粱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为选育耐盐高粱新品种、研究耐盐遗传规律,选用耐盐性品种三尺三和盐敏感品种Tx622B杂交得到的482个F_5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法进行栽培,对群体的发芽率、苗高、鲜质量和干质量4个性状进行苗期耐盐性的鉴定,利用单世代联合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方法来进行高粱耐盐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耐盐性品种三尺三和盐敏感品种Tx622B亲本间的耐盐性状差异显著,F_5群体材料耐盐性状发芽率、苗高、鲜质量、干质量的相对平均值均在亲本之间,杂交后代存在不同程度的耐盐性变异,符合数量性状遗传;对4个性状耐盐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性状两两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高粱分离群体的相对发芽率、相对苗高、相对鲜质量和相对干质量均呈单峰偏态分布,可进行单世代遗传分析,存在主基因效应;通过遗传模型分析发现,高粱重组自交系F_5群体耐盐性对盐敏感性为显性,高粱耐盐性状遗传符合2对主基因的完全显性(B-5)遗传模型;在B-5模型中,发芽率主基因遗传率为40. 94%;苗高主基因遗传率为31. 22%;鲜质量主基因遗传率为39. 19%;干质量主基因遗传率为63. 98%。发芽率、苗高、鲜质量和干质量作为高粱耐盐性评价的主要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对于高粱耐盐品种的选择和培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邢世岩  倪国祥  张运吉  李廷涛  
本文对银杏实生成龄优树叶子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3 0个性状指标的F检验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性状的遗传方差、变异系数及重复力 (R)的枝龄有关。 1年生枝段的ECV >GCV ,而 2、3年生枝段恰好相反。 2、3年生枝段叶性状的R >1年生枝段。有 1 0个指标的R大于80 %。 3个重量指标的相对遗传增益达 70 %以上。有 9对性状的遗传相关达 0 80以上。单叶面积与叶宽、单叶鲜重 ;单叶鲜重与干重 ;单叶干重与叶干重 /m·长枝相关遗传力达 70 %以上。银杏叶个体间变异较大。本研究对银杏叶性状指标的直接和间接选择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雷  杨莉  李莉  郝保春  
对8个草莓杂交组合F1的181个株系的果实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和探讨了草莓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一级序果果重、二级序果果重、最大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连续变异。F1果实一级果重、二级果重、最大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都呈现出趋小变异,果实硬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趋向变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爱梅  雷书声  董国靖  
对32个甘薯品种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将32个品种分为9类;并选出了一些综合性状好的亲本材料。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辉明   林辉锋   曹奕鸯   钟琳珊   甘玮欣   林发壮   陈昌铭  
【目的】揭示白掌种质间表型信息及亲缘关系的遗传特性,为白掌种质资源的利用与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8份栽培种和16份杂种品系,共计34份白掌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株高、冠幅、叶长等13个表型数量性状。利用基于白掌株型突变转录组的微卫星(SSR)位点信息,筛选了16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SPSS、NT sys2.10e软件进行数量性状间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5.29%~31.48%,表明多样性水平较高。这些数量性状中,有76对呈现正相关关系(57对呈极显著相关,10对呈显著相关),2对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白掌的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2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贡献率达86.62%。根据13个数量性状进行的表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为7.5时,这34份白掌种质分为5大类,可以有效区分形态差异明显的种质材料,从而反映白掌种质的株型差异。利用16对SSR引物共获得62个SSR位点,平均条带数为3.875条,多态信息含量0.291~0.853。当以相似系数0.74为阈值时,利用SSR的分子标记聚类将这34份白掌种质分为7大类,进一步揭示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结论】两种分类结果并不一致,但均显示白掌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丰光  李妍妍  景希强  于兵  于洪波  卢秉生  王秀凤  姚永祥  
以2个株型不同的玉米自交系自330和PH4CV构成的6世代群体为材料,目测计数玉米不同群体雄穗分枝数量。通过P1、P2、F1、F2、B1和B2共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以玉米雄穗分枝数为性状,研究控制玉米雄穗分枝性状的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性状在F2分离世代群体呈双峰分布,B1和B2群体分离世代呈多峰分布,说明玉米雄穗分枝性状遗传为多基因数量性状控制,且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即C模型)。显性效应起主要作用,多基因遗传力较高,在74.83%~80.42%之间,若选择雄穗分枝较少的自交系必须从基础材料入手。这一研究结果为玉米雄穗分枝选择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明  
以七年生的杉木9×9半双列交配试验林为研究材料,从全部的试验数据资料40个重复区组中,随机地抽取部分资料(即8,16,24及32个区组重复),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分别从随机模型和固定模型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参试子代样本数大小对杉木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利用随机模型,还是利用固定模型进行分析,参试子代样本数大小对遗传分析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研究性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在林木子代试验及其统计分析中,每个处理内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参试子代样本数,其试验分析结果才是正确可靠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慧敏  李道亨  赵凤梧  刘冬成  张爱民  
以旱稻品种远FH 2_1(O.sativa)为母本,高粱(S.bicolor)品种沈农133为父本,进行属间远缘杂交,F1出现双亲没有的紫色芒子、紫色柱头新性状,F5出现紫色单株。对田间F2群体452株调查,芒色的分离比例白色∶有色(紫色-红色)为109∶343,该性状受来自父、母本2对互作基因隐性上位基因控制,χ2检验结果符合12∶4分离比例。但根据色泽由紫-红,表明色素性状除受主效基因控制外,尚有修饰基因存在。柱头颜色分离比例白色∶紫色为260∶192,χ2检验结果符合9∶7分离比例。柱头颜色无中间过渡色,只表现紫色和白色2种颜色,受来自父、母本2对互补基因控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峰  邹剑秋  段有厚  吕香玲  
为探讨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相关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P1)和甜高粱品系Rio(P2)为亲本杂交构建的一组包含4个世代的遗传群体(P1、P2、F1、F2:3),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茎秆含糖量(混合锤度)、出汁率和茎秆鲜重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符合E-1模型,性状是由两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控制的,主基因作用方式包括加性、显性和上位性3种效应。其中多基因效应高于主基因效应,遗传率分别为48.89%和39.52%。环境效应较小,占总表型方差的11.59%;出汁率性状符合B-5模型,即性状表现受2对主基因遗传控制,基因作用方式为完全显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