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6)
2023(3326)
2022(2820)
2021(2624)
2020(2296)
2019(4844)
2018(4723)
2017(8786)
2016(5336)
2015(5625)
2014(5516)
2013(5314)
2012(5011)
2011(4627)
2010(4537)
2009(3985)
2008(4075)
2007(3587)
2006(2929)
2005(2669)
作者
(19110)
(16151)
(15772)
(15114)
(10401)
(7913)
(7232)
(6203)
(5928)
(5891)
(5516)
(5446)
(5445)
(5324)
(5247)
(5034)
(4892)
(4741)
(4683)
(4525)
(4356)
(4093)
(3963)
(3825)
(3700)
(3603)
(3563)
(3532)
(3454)
(3443)
学科
(14895)
经济(14876)
(11928)
管理(10933)
(9534)
企业(9534)
(7728)
方法(7508)
数学(6553)
数学方法(6473)
(4769)
中国(3865)
(3744)
(3421)
(3390)
财务(3386)
财务管理(3379)
企业财务(3313)
(3186)
银行(3151)
(3078)
金融(3075)
技术(3043)
(3010)
业经(2862)
水产(2632)
(2577)
理论(2576)
贸易(2576)
农业(2528)
机构
大学(74072)
学院(73512)
研究(30757)
(26707)
科学(25145)
(22709)
经济(22147)
农业(21912)
管理(20560)
中国(19826)
业大(18696)
(18607)
理学(18261)
理学院(17892)
研究所(17621)
管理学(17310)
管理学院(17183)
(15394)
农业大学(13984)
(13797)
中心(13164)
实验(13121)
实验室(12740)
(12602)
(12333)
重点(12038)
(11312)
(11239)
技术(11066)
科学院(10957)
基金
项目(56411)
科学(42327)
基金(41245)
(40198)
国家(39936)
科学基金(31840)
研究(31392)
自然(24568)
自然科(24045)
自然科学(24027)
(23744)
自然科学基金(23600)
基金项目(21862)
(20564)
社会(18124)
社会科(17171)
社会科学(17164)
资助(16842)
计划(15100)
教育(14607)
科技(14140)
重点(13687)
(12169)
科研(12125)
(11896)
专项(11878)
(11857)
创新(11554)
(11408)
(11379)
期刊
学报(26788)
(24902)
(21591)
经济(21591)
科学(19133)
大学(17674)
学学(17359)
研究(16630)
农业(16401)
中国(14928)
(9006)
(8805)
业大(8601)
农业大学(7583)
管理(7361)
(6571)
(5859)
金融(5859)
中国农业(5413)
教育(5347)
自然(5040)
科技(4946)
林业(4935)
财经(4795)
自然科(4713)
自然科学(4713)
(4099)
经济研究(3972)
农林(3930)
(3930)
共检索到101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慧勇  赵文博  王花云  张福耀  
【目的】对高粱的丝黑穗病菌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进行定位分析,筛选与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为抗丝黑穗病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对高粱丝黑穗病菌1、2、3、4号生理小种均表现免疫的材料961541为母本,以对1、2、3号生理小种免疫、对4号生理小种感病的材料V4B及高感材料PI550607为父本,进行杂交,构建F2群体。采用菌土法在播种时进行田间接种,抽穗后对抗/感亲本、F1及F2群体材料进行发病率调查。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SSR)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对961541/V4B的F2群体进行抗病基因的定位分析。【结果】961541/V4B组合中,抗病亲本961541发病率为0,感病亲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剑秋  李玥莹  朱凯  王艳秋  
【目的】筛选抗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基因的分子标记,从而实现实验室内对抗丝黑穗病的选择,免去在育种中对抗丝黑穗病的田间鉴定。【方法】本研究采用SSR技术,应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分别利用恢复系分离群体(2381R/矮四)和保持系分离群体(Tx622B/7050B),筛选抗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基因的分子标记。【结果】试验得出结果如下,高粱对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属于质量性状遗传,抗性表现为显性,只要亲本之一抗病,F1代即表现抗病;发现了2个在抗病品系中稳定出现、可作为高粱抗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基因标记应用的SSR标记:Xtxp13和Xtxp145。Xtxp13位于B染色体上,Xtxp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永红  张旭  崔福柱  司浩浩  孙毅  张福耀  
为筛选与高粱抗丝黑穗病基因相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实现实验室内对高粱抗病性的选择鉴定,达到真正意义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用高粱感病品种三尺三和抗病品种Tx622B为研究材料,观察了其形态学和农艺性状,筛选了具有多态性的SRAP标记。结果表明:高粱品种三尺三与Tx622B的田间性状有明显的差异,三尺三的株高、茎粗、秆高、地面茎节数、穗长、穗节数、穗粒重和千粒质量均高于Tx622B,穗一级分支数高于Tx622B,而小区穗数低于Tx622B。2个品种产量性状的差异达到极显著的水平。筛选出16对在抗感品种间有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瑞洋  赵随堂  冯未娥  李占录  徐劲松  
抗4、抗7高粱杂交种是由Tx622A不育系和晋粱5号、忻粱7号恢复系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高抗至免疫丝黑穗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增产15%~18%,在人工接菌条件下发病率为0,对照种为82.4%,是目前山西、河北、陕西、甘肃和天津等省市生产上推广的骨干品种。与此同时,结合高粱育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及遗传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现有高粱品种间抗病性存在着显著差异。Tx622A等不育系抗性最强,具有质量性状的遗传特点;Tx3197A等不育系抗性较差,则有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钰  徐秀德  胡兰  徐婧  张明会  
以高粱[Sorghum bicolor(Linn.)Moench]不同抗感品种为试材,接种高粱丝黑穗病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高粱品种植株体内相关防御酶系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高粱品种防御酶系活性明显不同,抗丝黑穗病的高粱品种PAL、SOD、POD等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MDA含量则低于感病品种;人工接种丝黑穗病菌后,发病的高粱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均发生一定的变化,PAL、SOD、EST、PPO活性明显提高,其中PAL提高了67%~216%;而CAT和POD酶活性明显降低,其中CAT降低了41%~57%;高粱雄性不育系和其保持系之间的防御酶活性略有差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玥莹  王天舒  邹剑秋  李南珠  
为了筛选高粱丝黑穗病抗病基因的SSR标记,以高粱抗病亲本(7050B、2381R)和感病亲本(Tx622B、矮四),及其杂交组合后代为材料,用CTAB法从叶片中提取高粱基因组DNA,通过SSR技术对高粱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供试10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且稳定的引物94对。其中1个SSR位点Xtxp80与高粱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抗病基因相关。采用Mapmarker软件,对2381R×矮四组合的98个F2单株的SSR扩增结果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高粱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与SSR位点Xtxp80连锁,距离为8.3c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向齐君  盛宝钦  周益林  段霞瑜  张克诚  
采用基因推导法分析了三个鉴别寄主的抗性基因:白免3号和肯贵阿1号含有Pm4a:小白冬麦的抗性受一对隐性基因的控制,其抗谱不同于所有供试单基因系的抗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屹  张海英  郭绍贵  任毅  张洁  耿丽华  梁志怀  许勇  
【目的】开发与栽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Fon-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开展西瓜抗枯萎病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栽培西瓜抗枯萎病品种Calhoun Gray为父本,感病品种Black Diamond为母本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为供试材料,采用BSA法对Fon-1基因进行区间定位。依据11份栽培西瓜重测序信息,获取位于定位区间内的候选SNP位点。针对候选SNP位点设计CAPS/dCAPS标记,通过F2代分离群体和种质资源验证上述标记与Fon-1基因的连锁关系。【结果】通过BSA法,将Fon-1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15 cM区间内。利用候选SNP位点信息,开发3个CAPS/dC...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  曹如槐  田齐建  穆志新  南城虎  
1996~ 2 0 0 0年 ,采用病圃自然感病鉴定法 ,对我国 7省 518份大豆新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 4号生理小种的鉴定研究 ,筛选出 3个新的抗病品种。这些抗病品种均来自山西 ,种皮为黑色 ,每株平均孢囊数在 0 2~ 0 6之间 ,孢囊指数为 0 4~ 0 6,抗性强而稳定 ,可供抗病育种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增建  刘水芳  刘亦学  
每年选用天津市有代表性的7群11~15个稻瘟生理小种,先后对768个品种(系)进行抗谱测定,抗菌率达80~100%有34个品种(系),占供试品种(系)4.4%,抗菌率在60~79%属中等抗病的品种(系)有109个,占14.2%,其余625个品种(系)属感病类型。另外用7群10个小种对抗菌力较高的74个品种(系)进行抗病类型划分,抗菌率在90%有4个类型,抗菌率在80%有3个类型。根据各地优势小种分布选择抗源和供生产上品种轮换种植的参考。以上结果说明抗谱测定是相对稳定的,对生产与育种有实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文  李吉崇  郭玉海  董学会  
为明确外源Bt基因的导入对玉米抗病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转Bt基因玉米株系和其受体亲本郑58为材料,比较了接种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Kühn)Clint.)后转Bt基因玉米防御酶系统、激素水平及次生代谢的变化情况,探讨了转Bt基因玉米对病害抗性的相关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丝黑穗病菌后,转Bt基因玉米在吐丝期的发病率达到24%,单穗总粒重较对照下降18%,百粒重下降12%,而郑58发病率为15%,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转Bt基因玉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防御酶活性比郑58玉米在抵御病害侵染时表现的较弱,丙二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宏  任小俊  马俊奎  王勇  赵晶云  刘学义  
2002-2005年,对以晋豆23为母本、灰布支为父本的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10群体的2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重组自交系根系孢囊量与小区产量、单株粒重、粒长呈高度负相关,与单株质量、荚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4粒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粒宽、叶宽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抗性的抗孢囊材料,相关性存在差异,高抗材料与株高、开花日数呈高度正相关;中抗材料与主茎节数和生育日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中感材料与29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高感材料与百粒重、2粒荚长、小区产量、茸毛数呈高度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大豆重组自交系质量性状,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蓉  胡建坤  檀根甲  丁云花  华菊玲  黄瑞荣  
依据江西省内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类群分布,分别在婺源县4号小种区域和南昌县9号小种区域设立田间病圃,于2016年9—12月对108个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包菜、萝卜、大白菜、小白菜)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随机选取其中29个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十字花科不同种间蔬菜对根肿菌不同小种的抗性存在差异,种内品种对同一小种的抗性也存在差异;花椰菜、包菜和萝卜对9号小种均有抗性,上海黑叶五月慢、新奶白、京绿乌塌菜3个小白菜品种和京夏王、北京桔红心、京春娃2号等13个大白菜品种对9号小种有抗性;参试品种对4号小种的抗性不如对9号小种的,但仍筛选到紧花6、紧花16、松花2等10个花椰菜品种和满堂红萝卜品种可在4号小种区域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平  田双梅  周苗苗  叶雪玲  陈华保  龚国淑  张敏  
本文采用人工接种方式鉴定了西南地区常用90个玉米品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水平,并通过测定3个不同抗性等级的6个玉米品种在接菌环境和正常环境下的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和POD活性变化情况,对其抗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80%以上的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有较好的抗性,且不同抗性水平的玉米品种与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程度密切相关,表现为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升高程度越高及POD活性下降程度越大,玉米品种抗性水平越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伟成  张绍升  
对采自福建省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3个1号生理小种(Foc1)菌株和17个4号生理小种(Foc4)菌株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将Foc1代表菌株FOCABB361和Foc4代表菌株FOCAAA315的rDNA-ITS序列提交GenBank,获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395428和EU33240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oc4号生理小种的ITS2区长度为151 bp;Foc1号生理小种的ITS2区长度为152 bp;Foc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ITS1区完全一致,长度都为147 bp.Foc1号生理小种与4号生理小种的ITS序列差异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