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1)
- 2023(12058)
- 2022(9641)
- 2021(8691)
- 2020(7379)
- 2019(16235)
- 2018(15619)
- 2017(30274)
- 2016(15973)
- 2015(17110)
- 2014(16454)
- 2013(16419)
- 2012(14707)
- 2011(12728)
- 2010(12980)
- 2009(12579)
- 2008(11882)
- 2007(10662)
- 2006(9290)
- 2005(8525)
- 学科
- 业(82067)
- 企(75933)
- 企业(75933)
- 济(69106)
- 经济(69020)
- 管理(63287)
- 方法(30285)
- 业经(28694)
- 财(27200)
- 融(26729)
- 金融(26729)
- 银(24595)
- 银行(24563)
- 农(24493)
- 行(23847)
- 数学(22737)
- 数学方法(22637)
- 务(21770)
- 财务(21756)
- 财务管理(21741)
- 中国(21653)
- 企业财务(20729)
- 制(19174)
- 农业(18814)
- 技术(16411)
- 体(14144)
- 策(13835)
- 划(13408)
- 贸(13252)
- 贸易(13238)
- 机构
- 学院(225884)
- 大学(218076)
- 济(100004)
- 经济(98406)
- 管理(93663)
- 理学(80791)
- 理学院(80098)
- 管理学(79221)
- 管理学院(78837)
- 研究(68082)
- 中国(62598)
- 财(47975)
- 农(44567)
- 京(43729)
- 科学(39804)
- 财经(38437)
- 业大(35457)
- 农业(35382)
- 经(35084)
- 中心(33885)
- 江(33828)
- 所(33765)
- 经济学(30622)
- 研究所(30500)
- 财经大学(28576)
- 商学(28366)
- 商学院(28137)
- 经济学院(28064)
- 州(26901)
- 北京(26646)
- 基金
- 项目(150111)
- 科学(119983)
- 基金(112061)
- 研究(106474)
- 家(98085)
- 国家(97157)
- 科学基金(85386)
- 社会(71915)
- 社会科(68580)
- 社会科学(68562)
- 省(60223)
- 基金项目(60120)
- 自然(55726)
- 自然科(54567)
- 自然科学(54551)
- 自然科学基金(53704)
- 划(48772)
- 教育(46548)
- 资助(44302)
- 编号(40422)
- 业(38139)
- 创(35820)
- 重点(33486)
- 发(32694)
- 创新(32577)
- 部(32517)
- 国家社会(30474)
- 成果(29730)
- 制(29314)
- 科研(29262)
- 期刊
- 济(108186)
- 经济(108186)
- 研究(62046)
- 农(41681)
- 财(40976)
- 中国(40300)
- 管理(38647)
- 融(37138)
- 金融(37138)
- 学报(34087)
- 科学(32227)
- 农业(27640)
- 大学(26129)
- 学学(25780)
- 业经(20612)
- 财经(19613)
- 技术(18869)
- 经济研究(17397)
- 业(17358)
- 经(16850)
- 问题(13987)
- 技术经济(13406)
- 财会(12980)
- 商业(12204)
- 现代(11735)
- 贸(10971)
- 世界(10911)
- 教育(10803)
- 版(10453)
- 科技(10354)
共检索到334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博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研究高管金融联结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管金融联结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与不存在高管金融联结的企业相比,存在高管金融联结的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较低。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的高管金融联结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负向影响更弱;与处在金融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相比,处在金融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高管金融联结对现金持有水平的负向影响更弱。高管金融联结主要通过缓解外部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两个机制来影响现金持有水平。本文从高管关系特征角度研究其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丰富了关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现有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文娟 苗地 郭子玮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5—2019年间241对企业的并购溢价数据,应用实证方法研究企业间高管联结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并购溢价决策上存在组织间的模仿行为。进一步考察信息源、信息流通渠道和信息终端对并购溢价决策模仿行为的调节效应,得出如下结论,目标企业与联结企业关系为内部高管联结时,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目标企业网络联结数量较少时,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目标企业与联结企业发生并购时间差越小,目标企业并购溢价与联结企业并购溢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以上发现在理论和企业具体实践中都对企业了解高管团队和并购活动之间的关系有着正向帮助。
关键词:
高管联结 并购溢价 组织间模仿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艳红
本文以2010—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融资约束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决定作用,研究表明:(1)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控制管理层的非理性行为两个路径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越能够提高其现金持有水平;企业成长性越好、资产负债率越高,越能降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足,越能够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2)企业面临的融资成本越高,融资越困难,内部控制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越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现金持有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若珊
数字化转型是零售企业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作为零售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现金持有水平是否受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上市零售企业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论显示: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零售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且数字化转型对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会通过提高零售企业成长性、增加企业的投资机会,进而增加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据此提出建议:提高对数字技术创新和转化的支持力度,为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适当的数字化转型专项基金,帮助中小型零售企业顺利度过数字化转型风险期;零售企业自身应当从战略层面统筹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纳鹏杰 纳超洪
与现有基于上市公司单个企业的研究不同,本文以股改后2006—2009年沪深股市3958个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实证发现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高,国有集团控股的更高。集团财务管控方式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集团选派CFO使之显著降低,拥有财务公司的集团选派CFO使之降幅更大,高达30%。财务公司对现金持有水平影响不显著,但按CFO选派、ERP、产权性质分组后发现,当集团选派CFO或上市公司有ERP财务系统或民营控股时,财务公司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上市公司ERP财务信息系统能够提升公司现金管理水平,提高其现金持有水平,而集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慧婷 王皓左 吕学振
本文基于监管问询这一创新型监管方式,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监管问询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对现金持有水平的降低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中更显著;年报问询函在降低企业持现水平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监管问询和现金持有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机构加大问询监管力度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问询函 现金持有 代理动机 治理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富碧 邓葛涛
本文以2009年至2015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多元化经营以及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关系,以及多元化经营在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和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国企高管的政治晋升会使得高管倾向于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国企高管在政治晋升时,会加大现金持有水平;国有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负相关,并对国企高管政治晋升和现金持有水平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即弱化了高管政治晋升下的现金持有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蔡卫星 胡志颖
从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出发,我们提出了一个企业集团、产权性质与现金持有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借助于一个外生政策冲击对企业集团的影响,本文通过构造工具变量来克服内生性问题,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研究样本对企业集团、产权性质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与不属于企业集团控制的独立公司相比,作为集团成员的上市公司持有更少的现金,这源于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功能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其次,企业集团对现金持有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所有制差异,企业集团的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产权性质 现金持有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珏荟
本文选取2009-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对银行依赖度与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没有监管企业持有现金,当企业对银行依赖度越大时,营造了企业借款能力的优越性,从而降低了现金持有水平,减少了现金流中现金的储备。
关键词:
银行依赖度 现金持有水平 现金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陈洁 解伶伶
利用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两个假设:(1)高现金持有水平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并购,并且这种关系与持有现金的动机无关,但是相对于预防动机而言,代理动机下的并购绩效更差;(2)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了基于代理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但是对于基于预防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是通过缓解公司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而抑制代理动机下持有现金引发的并购行为。本文不仅提供了现金持有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关系证据,而且揭开了内部控制如何抑制现金持有对企业并购决策影响的机理与路径,从而为改进企业现金持有动机与提升并购决策质量提供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雪丰 王晓亮 陈龙
基于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理论和代理动机理论,从分析师信息中介和监督机制视角,理论推演分析师关注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选取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OLS)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分析师关注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融资约束及代理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下,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分析师关注通过降低企业持有现金的预防性动机和代理动机降低了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能力较强的分析师关注能更好地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分析师关注及现金持有等领域的相关文献,而且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继高 陆正飞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指数",研究了货币政策与企业现金持有的关系。我们发现,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会随着货币政策紧缩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货币政策趋于从紧时,外部融资约束增强,企业会提高现金持有水平;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外部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会降低现金持有水平。在银根紧缩期间,为了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满足未来投资需求,高成长企业会增加更多的现金。我们还发现,高成长企业和低成长企业在增加现金持有的融资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的结论支持了现金持有理论中的预防性动机和权衡理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现金持有 企业成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瞿旭 漆婉霞 王攀
本文运用2000-2013年的样本数据,检验分析了CEO更换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CEO发生变更的当年,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不会显著增加;(2)CEO变更对变更后第一、二个会计年度内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相对于国有企业,CEO变更对现金持有水平增加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4)在CEO变更的当年,相比董事长发生变更的公司,如果董事长没发生变更,CEO变更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增加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探究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机制,剖析企业CEO更换对公司财务行为和资产流动性的影响,优化企业现金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陈洁 解伶伶
利用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两个假设:(1)高现金持有水平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并购,并且这种关系与持有现金的动机无关,但是相对于预防动机而言,代理动机下的并购绩效更差;(2)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了基于代理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但是对于基于预防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是通过缓解公司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而抑制代理动机下持有现金引发的并购行为。本文不仅提供了现金持有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关系证据,而且揭开了内部控制如何抑制现金持有对企业并购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傅顺 王正位 王宇桐 江静琳
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和城市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考察了数字金融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增加了区域内企业的现金持有,且数字金融分指标中除了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外,二级指标中的数字支付和互联网信贷业务均会显著增加企业现金持有。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通过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抑制企业杠杆率和降低债务融资等机制增加了企业现金持有。此外,对于规模较小、民营和弱银企关系的企业而言,数字金融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金融发展的经济后果,也拓展了现金持有理论的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风险投资是否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企业研发创新行为视角
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基于中国“系族企业”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投资机会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选择——基于融资约束路径的分析
高管金融背景与企业现金持有——基于产业政策视角的实证研究
产融结合战略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基于企业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的经验证据
超额现金持有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实证研究
企业控股金融机构与现金持有水平——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学术经历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
纵向一体化如何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客户集中度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