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5)
2023(2222)
2022(1919)
2021(1894)
2020(1761)
2019(3844)
2018(3732)
2017(7511)
2016(3816)
2015(4165)
2014(3958)
2013(3976)
2012(3509)
2011(2948)
2010(3035)
2009(2796)
2008(2953)
2007(2580)
2006(2241)
2005(2013)
作者
(9500)
(8063)
(8035)
(7446)
(5222)
(3810)
(3638)
(2956)
(2885)
(2806)
(2772)
(2693)
(2544)
(2517)
(2514)
(2442)
(2431)
(2384)
(2364)
(2173)
(1986)
(1953)
(1924)
(1826)
(1791)
(1785)
(1719)
(1669)
(1660)
(1583)
学科
(21343)
企业(21343)
(21161)
管理(19435)
(15059)
经济(15040)
(9871)
方法(9432)
(9043)
数学(8615)
数学方法(8590)
(7916)
财务(7905)
财务管理(7897)
企业财务(7696)
(7521)
体制(7258)
(4423)
银行(4422)
(4174)
人事(4148)
人事管理(4148)
(4008)
金融(4008)
业经(3598)
技术(3324)
(3144)
经营(2838)
(2798)
技术管理(2754)
机构
大学(52527)
学院(51793)
管理(25686)
理学(22556)
理学院(22413)
管理学(22274)
管理学院(22170)
(22140)
经济(21773)
(14319)
中国(12164)
研究(11940)
财经(11145)
(10332)
(9884)
财经大学(8648)
商学(8348)
商学院(8300)
(6794)
(6748)
金融(6611)
中心(6236)
北京(6202)
经济学(6142)
经济管理(6070)
工商(5700)
(5684)
经济学院(5548)
会计(5489)
科学(5425)
基金
项目(32774)
科学(27509)
基金(26582)
研究(23098)
(22309)
国家(22143)
科学基金(20880)
社会(16311)
社会科(15641)
社会科学(15636)
自然(14546)
基金项目(14492)
自然科(14331)
自然科学(14329)
自然科学基金(14136)
(11687)
教育(10981)
资助(10908)
(9794)
编号(8666)
(8091)
教育部(7565)
人文(7497)
(7462)
创新(6889)
(6803)
重点(6668)
国家社会(6645)
成果(6504)
大学(6494)
期刊
(21545)
经济(21545)
(14765)
研究(14498)
管理(10464)
(9193)
金融(9193)
中国(7745)
财经(6073)
财会(5549)
学报(5448)
科学(5396)
(4986)
大学(4651)
学学(4547)
会计(4411)
经济研究(3718)
通讯(3676)
会通(3675)
业经(3242)
技术(3204)
(2797)
理论(2739)
商业(2676)
(2569)
(2522)
统计(2417)
技术经济(2413)
实践(2401)
(2401)
共检索到74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志杰  郭芳兵  
本文基于行为财务视角,以2014-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管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高管持股比例发挥了不一致部分中介作用,即高管持股能显著抑制高管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因此,高管持股能够抑制高管过度自信带来的决策偏误,这为完善股权激励机制提供了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任  邵帅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并购绩效;高管的过度自信会造成企业并购后绩效的下降;高管过度自信在机构投资者与并购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抑制高管过度自信间接提高企业并购绩效;对于非国有样本,中介效应更为明显,机构投资者更易发挥作用;对于国有样本,则无明显中介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嵇存海  王琳  王孟举  
企业并购长期绩效的影响因素众多。在并购支付多样化和高管层持股增加的背景下,文章研究了高管持股、支付方式和并购长期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相较于现金支付方式,主并方采用股票支付方式有助于获得更优的并购长期绩效;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高管持股会削弱股票支付方式对主并方并购长期绩效的正向影响。同时,从政府降低并购股权融资门槛、公司注重选择股票支付方式和完善高管股权激励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懿丁  
本文以2014年度沪、深A股市场发生扩张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发起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2013年高管持股情况、2014-2016年公司财务状况及其他经营指标的变动,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高管持股、多元化战略和公司长期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长期并购绩效呈非线性关系,公司多元化战略与长期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公司多元化战略对高管持股和并购绩效有负向调节作用。根据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从高管持股比例、多元化战略选择和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对提高企业长期并购绩效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秀群  吕荣胜  
以股改后的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过度自信、过度悲观的非理性行为与股利羊群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存在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心理行为高管的上市公司发生股利羊群行为的可能性较小,而存在适度理性高管的上市公司发生股利羊群行为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对不同产权性质下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中高管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对公司股利羊群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适度理性的高管却总是倾向于股利羊群行为。股利羊群行为是上市公司高管的理性选择。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善民  毛雅娟  赵晶晶  
探讨公司高管发动的并购行为与谋取个人私有收益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并尝试从高级管理层的私有收益角度对公司高管的并购行为进行研究。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及中国高管薪酬管制和公司并购的特殊制度背景,以1999年~200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回归、随机效应回归和分层回归的实证方法,得到一些重要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已经成为高管谋取私有收益的机会主义行为,通过发动并购行动高管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在职消费,而高管发动并购事件谋求在职消费的私有收益动机最为明显。通过分层回归还发现,目前中国的制度环境下管理者持股水平虽然相对较低,但这一股权激励的确能够适当缓解高管以谋取私有收益为目的而发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梅世强  扈菲菲  
抛弃经典财务理论中理性经理人的假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2006—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用管理者的相对薪酬、持股状况和实施并购次数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公司高管的过度自信程度,从公司高管过度自信的视角重新审视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少发放现金股利来增强内部融资;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越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现金股利分配决策的影响越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秀群  谢妍  
本文以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高管过度自信视角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波动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存在过度自信高管的上市公司,存在过度自信高管的上市公司在决定是否支付股利上随意性更大,在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连续性上也更差;而在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的稳定性上,高管的过度自信心理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一结论为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波动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俊奇  
基于非理性或有限理性假设,以2007-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股价信息含量显著负相关;(2)当市场情绪较高时,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股价信息含量的负相关关系会显著降低。研究结论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股价信息含量减少,且高管过度自信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红玲  单卓  
文章将高管选聘机制纳入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研究中,实证分析了我国国有和民营两类上市公司高管过度自信行为及其对公司并购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类公司高管都存在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并购有促动作用,并且国有公司高管比民营公司高管更容易过度自信并促发并购行为;高管来源、个人特征、公司规模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是影响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和并购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对制定科学并购决策、治理盲目并购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倩  辛莹莹  
本文以行为金融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等为基础,手工收集了2012-2015年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预算数,从高管心理因素的角度,运用公开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过度自信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高管,预算松弛程度反而会更低。通过进一步的区分企业性质发现,过度自信与预算松弛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我们的研究,有利于重新认识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管理决策的正面影响,而且对企业聘任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胥朝阳  徐菲  赵晓阳  
基于国有企业并购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文章以2010—2014年期间A股市场上国有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为样本,收集其2009—201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高管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及内部控制对两者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与国有企业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缓解高管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及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并购过程中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相应减少,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得以增强。因此,强化国有企业高管股权激励,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并购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岩  李佳宾  黄良佳  
融资结构是决定公司并购成败的基础和关键,合理的融资结构不仅能提供充裕的并购资金,还可以降低并购方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影响并购方资本结构的变化和控制权的转移。文章选取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6 459个上市公司成功主动并购事件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在高管持股条件下对其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遍采取现金并购的支付方式下,高债权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并购绩效;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采用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弱;另外,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公司并购绩效保持短期持续性正向作用后趋于稳定。本研究认为,有主动并购倾向的国内上市公司在考虑融资时应更多地采取债权融资方式,同时限制高管行为,削弱高管对公司的控制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岩  李佳宾  黄良佳  
融资结构是决定公司并购成败的基础和关键,合理的融资结构不仅能提供充裕的并购资金,还可以降低并购方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影响并购方资本结构的变化和控制权的转移。文章选取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6 459个上市公司成功主动并购事件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在高管持股条件下对其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遍采取现金并购的支付方式下,高债权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并购绩效;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采用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弱;另外,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公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曦  王晓敏  
采用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以企业国际化速度对绩效的影响研究为中心,实证检验高管过度自信和海外背景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将国际化速度按照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进行划分,探讨高管过度自信和海外背景对于双维度国际化速度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其各自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过度自信与基于广度的国际化速度显著正相关;高管海外学习背景与双维度国际化速度均显著负相关;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速度与绩效显著负相关;高管海外学习背景对企业国际化速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倒U型调节作用;高管过度自信则进一步加深了基于广度的国际化速度与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