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9)
2023(18126)
2022(15181)
2021(13804)
2020(12002)
2019(27388)
2018(26933)
2017(51986)
2016(28224)
2015(31813)
2014(31740)
2013(31581)
2012(28982)
2011(25845)
2010(25914)
2009(24317)
2008(24418)
2007(22055)
2006(19050)
2005(17321)
作者
(81553)
(68261)
(68006)
(65019)
(43659)
(32600)
(31039)
(26439)
(25818)
(24389)
(23211)
(23136)
(21802)
(21475)
(21363)
(21114)
(20492)
(20226)
(19795)
(19618)
(16816)
(16786)
(16785)
(15553)
(15393)
(15318)
(15312)
(15127)
(13706)
(13516)
学科
(121937)
经济(121777)
(105937)
管理(99665)
(94365)
企业(94365)
方法(59853)
数学(50312)
数学方法(49778)
(40241)
(35597)
业经(34327)
(28862)
(28310)
财务(28252)
财务管理(28199)
中国(28178)
企业财务(26830)
农业(24536)
(21844)
贸易(21829)
技术(21446)
(21247)
理论(20676)
(20500)
银行(20450)
(20410)
地方(19596)
(19588)
(19525)
机构
学院(410414)
大学(407519)
(173010)
经济(169627)
管理(164977)
理学(141795)
理学院(140419)
管理学(138261)
管理学院(137507)
研究(128731)
中国(104335)
(84969)
(83947)
科学(76067)
(69978)
财经(67155)
(64295)
(62858)
中心(61636)
(60976)
业大(60395)
研究所(57578)
农业(55229)
经济学(53296)
北京(51934)
财经大学(49846)
(49165)
经济学院(48366)
(47434)
师范(46897)
基金
项目(269759)
科学(214659)
基金(199230)
研究(195513)
(172456)
国家(171017)
科学基金(149406)
社会(126298)
社会科(120027)
社会科学(119992)
(105624)
基金项目(105230)
自然(97568)
自然科(95399)
自然科学(95374)
自然科学基金(93788)
教育(91122)
(88075)
资助(82177)
编号(77941)
成果(62445)
(60921)
重点(60206)
(58213)
(56232)
创新(53875)
课题(53396)
教育部(52894)
国家社会(52730)
(52652)
期刊
(188267)
经济(188267)
研究(117251)
中国(78739)
(71296)
管理(64767)
(63579)
学报(60205)
科学(56638)
大学(46859)
学学(44711)
(43980)
金融(43980)
农业(43033)
技术(38205)
教育(36255)
财经(34407)
业经(31356)
经济研究(29576)
(29460)
(25784)
问题(24845)
技术经济(22517)
统计(20888)
财会(20687)
(19859)
(19527)
理论(19278)
(19242)
现代(18870)
共检索到60861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文章以2010—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OP方法、LP方法测算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即当货币薪酬处于较低水平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随着货币薪酬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当货币薪酬过高亦会导致高管过度激励,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非国有企业中,过度激励均会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治理效应的有效发挥促进了货币薪酬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上述的研究结论说明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计划以及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OP方法测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检验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上技术创新存在中介效应。在股权激励有效期越长、非国有的上市公司中,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张娅楠  蒋世战  
选取201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市场竞争对高管薪酬差距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竞争强化了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国有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以及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小,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弱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薛龙  张雪蟒  欧阳志刚  
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结合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企业成长性越好,投资机会越充足,越会加深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应。传导渠道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通过降低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和提升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水平两种渠道抑制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浩  吾买尔江·艾山  邓峰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从投资效率角度切入,研究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的拉大,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作用机制表明,非效率投资在两者间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区分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后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主要通过投资过度路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异质性发现,在较大规模董事会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研究结论为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浩  吾买尔江·艾山  邓峰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从投资效率角度切入,研究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的拉大,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作用机制表明,非效率投资在两者间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区分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后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主要通过投资过度路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异质性发现,在较大规模董事会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研究结论为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日东  曹婧博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非线性的,并有异质性表现。以200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加R&D投入等路径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优化和完善人口、教育及劳动政策,积极发掘和创造人口红利,以弱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消极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依赖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转向利用技术红利的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正英  詹乾隆  段姝  
利用厦门大学内控课题组构建的企业内部控制指数,本文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好,企业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企业高管的薪酬粘性越低。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在国有控股的公司以及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等三个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的高管薪酬的契约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制度环境包括公司的产权性质和所处的行业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提高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必须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环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红芸  李强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成为微观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而资本错配作为企业资本配置的一种非效率形式,如何抑制企业资本错配现象也逐渐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探究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能否对企业资本错配问题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文章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资本错配问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在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资本错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在稳健性检验中,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发现文章结论依然稳健。本研究在微观层面可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机制,抑制资本错配现象提供政策建议;在宏观层面上,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婷  王蓉  
本文选取2015年-2019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用薪酬绩效敏感度来体现分成薪酬激励,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分组回归检验,实证考察国有企业不同类型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情况,比较分析不同功能类别和不同层级控制的国有企业在分成薪酬激励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国有上市公司不同类型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均显著为正,但董事长、总经理的分成薪酬激励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不同功能类别和不同层级控制的国有企业在分成薪酬激励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竞争性国有企业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程度显著高于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程度显著高于中央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建军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采用A-C-F方法测度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探讨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高质量中间品有助于企业通过"学习效应"机制、研发与进口中间品质量的"互补效应"机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两种机制在考虑了企业贸易方式、出口状态、所有制类型、进口来源地差异后皆稳健。在全球价值链环境下,提升中国贸易利得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进口高质量中间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阳阳  
以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都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研发补贴的作用效果更强;(2)研发补贴是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补贴是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状况来实现的;(3)研发补贴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而生产补贴仅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激励作用;(4)研发补贴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强,而生产补贴更能促进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要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方式,进而提升补贴政策效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春娜  
本文构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生产函数,并根据企业微观面板数据,采用OP模型和收敛模型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全国层面及区域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显示:2002~2011年中国制造业全国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6%,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11年仅为-2.14%;在地区差异上,东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要低于中西部地区;收敛分析显示,全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既不存在β收敛也不存在σ收敛,但却存在"俱乐部"收敛,即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内部各自收敛;同时,本文的分析还显示,资本增长率和研发投入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正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玫  刘春生  陈飞  
根据广东省制造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集聚指数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出该省产业集聚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广东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应该重视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来促进区域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