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7)
- 2023(14129)
- 2022(12115)
- 2021(11403)
- 2020(9840)
- 2019(22646)
- 2018(22297)
- 2017(44146)
- 2016(23717)
- 2015(26361)
- 2014(26360)
- 2013(25840)
- 2012(23876)
- 2011(21271)
- 2010(21274)
- 2009(19478)
- 2008(19339)
- 2007(17037)
- 2006(14477)
- 2005(12753)
- 学科
- 济(93648)
- 经济(93542)
- 管理(70630)
- 业(68718)
- 企(56964)
- 企业(56964)
- 方法(46696)
- 数学(41618)
- 数学方法(41047)
- 财(28168)
- 农(26038)
- 中国(23114)
- 业经(19774)
- 制(19762)
- 贸(18451)
- 贸易(18446)
- 务(18395)
- 学(18350)
- 财务(18333)
- 财务管理(18293)
- 易(17980)
- 企业财务(17426)
- 地方(17359)
- 农业(16950)
- 银(16571)
- 银行(16544)
- 行(15764)
- 融(15419)
- 金融(15416)
- 策(14577)
- 机构
- 学院(331325)
- 大学(329953)
- 济(136149)
- 经济(133353)
- 管理(131248)
- 理学(113767)
- 理学院(112589)
- 管理学(110546)
- 管理学院(109921)
- 研究(106336)
- 中国(81349)
- 京(67337)
- 科学(64991)
- 财(64898)
- 农(54805)
- 所(52952)
- 财经(51834)
- 中心(51174)
- 业大(49421)
- 江(49238)
- 研究所(48126)
- 经(47224)
- 农业(43367)
- 经济学(41753)
- 范(41601)
- 北京(41424)
- 师范(41170)
- 州(38980)
- 财经大学(38706)
- 院(38633)
- 基金
- 项目(225380)
- 科学(178336)
- 基金(165330)
- 研究(163022)
- 家(143920)
- 国家(142744)
- 科学基金(123485)
- 社会(103709)
- 社会科(98466)
- 社会科学(98440)
- 省(88111)
- 基金项目(87256)
- 自然(81290)
- 自然科(79483)
- 自然科学(79458)
- 自然科学基金(78063)
- 教育(76392)
- 划(74287)
- 资助(68475)
- 编号(65939)
- 成果(53298)
- 部(50818)
- 重点(50552)
- 发(47565)
- 创(47067)
- 课题(45057)
- 科研(44201)
- 创新(43967)
- 教育部(43842)
- 国家社会(42937)
共检索到474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林 李维安
从薪酬正当性维护视角考察高管薪酬-业绩倒挂现象对随后高管薪酬调整决策的影响,检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结果发现:上期高管薪酬-业绩倒挂现象会显著影响董事会随后的高管薪酬调整决策,具体为:上期出现高管薪酬-业绩倒挂现象的公司,其随后高管薪酬呈明显的抑制上涨特征,此种抑制特征在业绩好时较强,业绩差时较弱。这表明维护高管薪酬正当性的薪酬调整行为既具有动态性,又富有"相机调整"意味。
关键词:
高管薪酬-业绩倒挂 薪酬调整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闪 王生年
借助2009年国企"限薪令"的实施为薪酬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检验了薪酬管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实证研究发现:薪酬管制政策有效地提升了地方国企高管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但对高管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未产生影响;且薪酬管制政策显著增加了地方国企高管的在职消费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薪酬管制政策提升了高管薪酬内部公平性的价值激励效应,但同时也强化了高管在职消费的价值抑制效应。
关键词:
薪酬管制政策 公平性 在职消费 企业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德仁 林乐 陈运森
本文提出并初步实证检验了"薪酬辩护假说"。首先,本文论证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并基于它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之子假说——当经理人有着薪酬辩护需求和较强能力影响公司薪酬政策制定时,在薪酬辩护净效用增加的情形下会通过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的提高来为薪酬做"结果正当性"辩护。本文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经理人薪酬辩护需求强烈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相对于经理人没有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显著更高,且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与更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之关联主要出现在相对薪酬较高、相对业绩较好和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公司之中,这说明经理人报酬—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闪 王生年
笔者以我国2005年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为背景,分析了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显示,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高管薪酬信息披露降低了薪酬激励不足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提升了薪酬激励过度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信息披露通过薪酬攀比降低薪酬业绩敏感性,通过投资效率提升薪酬激励过度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性。结论表明,高管薪酬信息披露有可能促进高管积极表现提升薪酬激励效率,也有可能导致高管的不作为降低薪酬激励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惠 田蒙蒙 余涛
薪酬委员会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良好的薪酬制度而设立,那么我国薪酬委员会是否促进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验证这一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薪酬粘性加入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中。首先验证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作用,然后检验了薪酬粘性是否存在,并进一步验证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作用。研究发现:(1)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不兼任委员会成员时,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粘性";(3)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并不能抑制高管薪酬粘性现象。可见,目前我国薪酬委员会独立性虽增强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但并未抑制高管薪酬粘性,薪酬委员会对薪酬契约的治理需进一步加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惠 田蒙蒙 余涛
薪酬委员会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良好的薪酬制度而设立,那么我国薪酬委员会是否促进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验证这一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薪酬粘性加入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中。首先验证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作用,然后检验了薪酬粘性是否存在,并进一步验证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作用。研究发现:(1)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不兼任委员会成员时,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粘性";(3)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并不能抑制高管薪酬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维章 王灿 干胜道
笔者从高管薪酬溢价和高管薪酬差距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的费用粘性克服特征,并从市场化程度、行业、股东性质等角度,进一步检验和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的费用粘性克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费用具有明显的粘性特征,高管薪酬激励能有效克服费用粘性;相比落后地区,发达地区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激励的粘性克服效果较差;两种高管激励方式的粘性克服效果存在行业差异;国有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激励的粘性克服效果非常显著,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则不显著。
关键词:
薪酬差距 薪酬溢价 费用粘性 企业性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巫强
本文利用2005至200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36450条高管薪酬数据,检验了高管薪酬锦标赛在中国企业中的存在性和激励性。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的高管薪酬锦标赛机制是存在的,但其存在形态和激励效果与西方企业明显不同。从存在形态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受控股股东性质这样的外生性因素影响较大;从激励效果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种负向关系在有非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更明显,在有纯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则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如果期望高管薪酬产生较好的激励作用,必须建立能将真正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者从企业内甄选出来的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汤谢莹
以2007~200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府干预的视角考察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不同产权配置下的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显著降低了公司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性;进一步发现,在不同的产权属性和层级状况下,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表明,将薪酬与业绩相关联的激励合约其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制度环境,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的公司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将导致高激励强度的薪酬合约并非是最优选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周炜
本文从管理者权利理论出发,以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2006—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超额薪酬和企业绩效在不同性质企业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管薪酬限制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区分所有权性质后发现,超额薪酬的负面作用仅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存在,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超额薪酬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在引入高管薪酬限制政策后发现,"限薪令"颁布后,国有企业的超额薪酬水平显著下降且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非国有企业的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负向关系转变为正相关,缓解了超额薪酬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上述结论表明,在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改革中,要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宁美军 赵西卜 张东旭
政府补助作为企业业绩的组成部分,对业绩导向的高管薪酬契约会产生重要影响。而政府补助作为外生变量并未能体现管理者的努力与才能,那么包含政府补助的薪酬契约是否仍然有效成为有待检验的实证命题。以2007-2016年全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与薪酬业绩敏感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显著提升了高管的薪酬水平,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薪酬契约静态无效,但从长期看,政府补助通过影响未来业绩从而保证薪酬契约的长期有效性。该结论在管理者权力大的样本组中得到验证。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府补助 代理成本 薪酬契约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 张体勤
文章以2007~2011年经过筛选后的411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薪酬个人公平影响因素进行了跨层次分析,实证结果发现:(1)不同阶层因素对高管薪酬水平变异的解释力度略有差异。通过应用阶层线性模型发现,公司之间经济特征的不同是造成高管薪酬差异的主要原因。(2)个体层面上,高管年龄、高管受教育程度、高管任职期限均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3)组织层面上,公司规模和公司业绩均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哲 葛玉辉
文章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以及各公司公布年报的基本数据为依据,并以"真空高管薪酬"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应完善公司高管薪酬结构,以提高公司高管薪酬机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公司绩效 相关性 真空高管薪酬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维安 孙林
高管薪酬问题并不在于"薪酬数额之高",而在于薪酬与公司业绩是否紧密关联。基于2009~2012年A股中存在高管薪酬与业绩脱钩现象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高管薪酬辩护行为对薪酬-业绩脱钩程度有正向影响,即相对报酬低的公司高管薪酬-业绩脱钩程度较高;公司中高管权力越大,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对薪酬-业绩脱钩程度的正向影响越大,即高管相对报酬低与更高的薪酬-业绩脱钩程度间的关联关系,更可能出现在高管权力较大的公司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东升 余振红 连军
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门限面板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并分析了股东控制权、制度变迁对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高管超额薪酬主要发挥利益补偿作用,当超额薪酬超过临界值时,高管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由显著负影响转变成正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超额薪酬主要发挥利益侵占作用,当超过临界值时,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的负影响会减弱,但不显著;股东持股比例只在非国有企业中才对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起到显著正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