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1)
- 2023(8377)
- 2022(6807)
- 2021(6206)
- 2020(5325)
- 2019(11575)
- 2018(11438)
- 2017(22065)
- 2016(11415)
- 2015(12402)
- 2014(11645)
- 2013(11513)
- 2012(10274)
- 2011(8719)
- 2010(9027)
- 2009(8677)
- 2008(8952)
- 2007(8325)
- 2006(7273)
- 2005(6754)
- 学科
- 业(75358)
- 企(72873)
- 企业(72873)
- 管理(57048)
- 济(50834)
- 经济(50775)
- 业经(25605)
- 财(21671)
- 方法(20199)
- 技术(18740)
- 农(18451)
- 务(18379)
- 财务(18375)
- 财务管理(18364)
- 企业财务(17401)
- 农业(14150)
- 制(14112)
- 技术管理(13329)
- 策(12953)
- 数学(12651)
- 数学方法(12584)
- 划(12396)
- 企业经济(12099)
- 中国(11718)
- 经营(11626)
- 体(11530)
- 理论(11464)
- 和(10884)
- 体制(10641)
- 银(9379)
- 机构
- 学院(161081)
- 大学(152881)
- 管理(72470)
- 济(72051)
- 经济(70916)
- 理学(61628)
- 理学院(61174)
- 管理学(60709)
- 管理学院(60398)
- 研究(44490)
- 中国(39964)
- 财(35336)
- 京(30896)
- 财经(27400)
- 江(25971)
- 经(24875)
- 农(23496)
- 科学(23460)
- 商学(22262)
- 商学院(22081)
- 中心(21036)
- 所(20754)
- 经济学(20668)
- 州(20274)
- 业大(20128)
- 财经大学(19996)
- 经济管理(19471)
- 北京(19058)
- 经济学院(18607)
- 农业(18234)
- 基金
- 项目(100349)
- 科学(82751)
- 研究(78027)
- 基金(74276)
- 家(62159)
- 国家(61516)
- 科学基金(56621)
- 社会(52563)
- 社会科(50037)
- 社会科学(50027)
- 省(41803)
- 基金项目(39748)
- 自然(35137)
- 自然科(34462)
- 自然科学(34456)
- 教育(34088)
- 自然科学基金(33976)
- 划(32153)
- 编号(30481)
- 业(29997)
- 创(29197)
- 资助(28024)
- 创新(25984)
- 成果(22895)
- 制(22578)
- 发(22166)
- 部(21941)
- 国家社会(21684)
- 重点(21657)
- 课题(20473)
共检索到24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悦 刘运国 蔡贵龙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及未来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高管薪酬粘性的角度探讨企业如何提高高管研发创新的积极性,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且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更加显著;(2)高管薪酬粘性并非越高越好,只有当业绩下降时对高管轻罚或适当奖励,薪酬粘性才能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资水平;(3)在创新投入后,业绩下降时适当地奖励高管有助于提升创新投资转化为专利产出的效率。本文研究表明,高管薪酬粘性一定程度上是薪酬制定者容忍管理层失败的制度安排,适当地包容或奖励管理层从事冒险活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投资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
高管薪酬粘性 研发 创新 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龚超学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创新对于企业运营及运营管理有十分明显的优化作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创新活动已经引起了企业经营者的普遍关注。企业高管是企业运营的管理者和决策实施的管理人,由于目前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对高管的激励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高管薪酬粘性是一种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改变了高管风险偏好,有效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文章基于最优契约理论,研究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创新热情的影响。
关键词:
最优契约理论 高管薪酬粘性 创新热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丹 郭淑娟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设计薪酬契约以调动管理层创新积极性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基于最优薪酬契约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选取2016~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管理层任期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管理层既有任期对高管薪酬粘性与双元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均呈倒“U”型;管理层预期任期仅对高管薪酬粘性与利用式创新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对高管薪酬粘性与探索式创新的关系并未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和环境不确定性后发现,既有任期的调节效应主要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环境不确定性的企业中显著,预期任期的调节效应则是在非国有企业和低环境不确定性的企业中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步丹璐 文彩虹
文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6-2010年的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数据,考察了高管薪酬粘性对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越大,公司重奖轻罚越严重,高管的冒险精神就越强,从而越可能新增投资。同时,这种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比在民营企业以及在地方政府控股企业比在中央政府控股企业更加显著,说明2004年以来国资委有关央企负责人薪酬的规定以及有关投资规模的规定起到了一定作用。文章为高管薪酬机制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息 李粮
本文以2007~2010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中短期货币性报酬水平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中短期货币性报酬的比例较高时,高管会在业务量下降时迅速调整企业资源,从而导致较低水平的费用粘性;而当高管薪酬结构中短期货币性报酬的比例较低时,面临企业业务量的下降,高管将会延迟企业资源的调整,以待业务量回升。该研究结论表明,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调整高管薪酬结构来影响费用粘性水平,从而为国有企业费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宏 曾永良 刘宝华
代理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费用普遍存在"粘性"的主要成因,而高管薪酬激励被认为是缓解代理问题的重要机制。鉴于此,笔者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企业存在费用粘性,并且该现象主要源自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高管薪酬激励有助于缓和代理问题引起的费用粘性,同时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能够增强高管薪酬激励在降低费用粘性时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作用的发挥因国有企业控制层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易 赵启程 尹玉刚
如何优化收入分配体系和薪酬契约有效性是我国政府、业界和学者共同应对的现实问题。高管薪酬粘性是薪酬契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沪深A股2007—2021年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企业管理数字化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管理数字化会显著降低高管薪酬粘性。管理层权力约束、调整成本削减和大股东与高管合谋行为抑制是重要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外部监督较弱的样本中,企业管理数字化对于高管薪酬粘性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对企业和政府如何优化收入分配体系下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积极推进管理数字化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毛新述 从阓匀 张晨宇 岳新瑜
创新是新发展阶段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如何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事关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本文基于2007—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从企业创新活动视角考察国企高管“另类”薪酬契约设计(薪酬职务倒挂)对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职务倒挂对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效应,表现为创新投入减少、产出降低;而选聘年富力强高管、加强高管任职交流则有助于缓解这一抑制效应;(2)这一影响的作用机理是薪酬职务倒挂降低了国企高管的风险承担水平,使企业创新活动意愿降低;(3)国企高管薪酬职务倒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一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地方国有企业、非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本文为理解国企高管薪酬契约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国资监管部门设计薪酬激励体系、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昆 肖土盛 郑世杰
现有研究认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不足是其创新效率损失的根本原因,但该结论主要基于产权改革和高管单轨薪酬契约的假设前提,忽视了在不改变国有企业性质和地位的情形下,仅通过改变高管团队薪酬契约设计能否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问题。本文立足国有企业双轨薪酬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通过手工收集2007—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究了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增强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机制实现。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创新产出均具有促进作用;当职业经理人担任CEO时,更有利于发挥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地方国有企业、高竞争行业国有企业以及《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政策颁布后,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视角不仅回应了有关“民营化”的理论争议,还拓展了高管薪酬的研究领域,对当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方军雄 于传荣 王若琪 杨棉之
研究高管薪酬契约与公司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公司创新活动越频繁,这表明整体上业绩敏感型薪酬契约有效地激励了企业的创新活动。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敏感型薪酬契约的创新激励作用在高高管持股、高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更为明显,这表明公司治理机制的确会对薪酬契约产生影响。
关键词:
薪酬业绩敏感性 创新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牛建波 李胜楠 杨育龙 董晨悄
高管薪酬差距是一个广受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关注的问题,其对高管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动机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已有关于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锦标赛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分别从相互竞争和公平的视角对薪酬差距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但是,这两种理论主要从薪酬差距对低薪酬获得者的立场,分析薪酬差距与创新的关系,忽视了薪酬差距对高薪酬获得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心理学视角,从CEO自信、企业家精神和CEO的内在激励角度探讨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监督型治理和信任型治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2005年至2016年在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数据,使用Stata 15. 0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专利授予数量有显著影响,表明增加高管的薪酬差距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相对于发明专利,高管薪酬差距增加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监督型治理模式对高管薪酬差距与发明专利授予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但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专利申请数量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信任型治理模式负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申请专利数量之间的关系,却正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专利授予数量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可知,信任型治理模式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的效率。把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信任机制引入委托代理框架,提出监督型治理和信任型治理两种治理模式,并分析治理模式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理解和缓解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代理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即为了促进企业创新,需要构建信任型治理模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越艳 李显君 孟祥莺 魏先华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求汽车行业由大变强的转变,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处于产品创新、生产优化、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有了新的要求。汽车制造企业的高管作为创新决策主体,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梳理了汽车行业创新与高管薪酬关系的相关研究,构建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并选取样本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4年间上市汽车企业的财务数据及相关信息,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汽车行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
关键词:
汽车行业 高管薪酬 创新能力 企业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春华 李开庆
以2009-2017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薪酬差距通过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承担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国有产权性质和高管权力会显著降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较完善的地区市场环境会增强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文章有助于从高管薪酬差距角度考察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对于如何增强企业风险承担从而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管薪酬差距 风险承担水平 企业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晓光 梁慧田 卢宏亮
薪酬业绩敏感性能激励高管做出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决策,然而在公司管理层权力较大时,会干扰这种激励效果,进而影响各项决策。基于此选取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尝试从管理层权力视角研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发现管理层权力对二者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会减弱,但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不明显。因此,企业应结合本公司管理层权力大小和产权性质等因素,制定适当的薪酬契约激励高管做出对企业创新有利的决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佳 查璐璐 李宝礼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路径,并且对比分析了企业环境因素及特有属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关系存在阈值,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高股权激励企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没有超过阈值,可以通过扩大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来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而高融资约束的企业扩大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则会限制企业的创新投入;国有企业的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入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关键词: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 创新投入 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